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
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思路
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發展新理念為統領,實施新形勢下糧食戰略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市場導向、科技支撐、生態優先,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走產出、產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底線思維,確保糧食。種植業結構調整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糧情,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的戰略底線。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2.堅持市場導向,推進產業融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引導農民安排好生產和種植結構。以關聯產業升級轉型為契機,推進農牧結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擴展農業多功能,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業效益。
3.堅持突出重點,做到有保有壓。根據資源稟賦及區域差異,做到保壓有序、取舍有度。優化品種結構,重點是保口糧、保谷物,兼顧棉油糖菜等生產,發展適銷對路的優質品種。優化區域布局,發揮比較優勢,鞏固提升優勢區,適當調減非優勢區。優化作物結構,建立糧經飼三元結構。
4.堅持創新驅動,注重提質增效。推進科技創新,強化農業科技基礎條件和裝備保障能力建設,提升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科技水平。推進機制創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升集約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
5.堅持生態保護,促進持續發展。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節約和利用農業資源,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建立耕地輪作制度,實現用地養地結合,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生產生態協調發展。
6.堅持著眼全球,統籌兩個市場。在保障糧食底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產品市場,保持部分短缺品種的適度進口,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引導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布局產業,提升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
(三)發展目標
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目標,主要是“兩保、三穩、兩協調”。
“兩保”,即保口糧、保谷物。到2020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5億畝左右,其中稻谷、小麥口糧品種面積穩定在8億畝,谷物面積穩定在14億畝。
“三穩”,即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給水平。到2020年,力爭棉花面積穩定在5000萬畝左右,油料面積穩定在2億畝左右,糖料面積穩定在2400萬畝左右。
“兩協調”,即蔬菜生產與需求協調發展、飼草生產與畜牧養殖協調發展。到2020年,蔬菜面積穩定在3.2億畝左右,飼草面積達到9500萬畝。
(四)調整任務
1.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作物結構。適應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建立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草作物三元結構。糧食作物: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建設一批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不斷夯實糧食產能。經濟作物:穩定棉花、油料、糖料作物種植面積,建設一批穩定的商品生產基地。穩定蔬菜面積,發展設施生產,實現均衡供應。飼草作物:按照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的原則,積極發展優質飼草作物。
2.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消費結構升級,需要農業提供數量充足、品質優良的產品。發展優質農產品,優先發展優質稻米、強筋弱筋小麥、“雙低”油菜、高蛋白大豆、高油花生、高產高糖甘蔗等優質農產品。發展專用農產品,積極發展甜糯玉米、加工型早秈稻、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馬鈴薯等加工型專用品種,發展生物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粗纖維含量低的苜蓿和青貯玉米。發展特色農產品,因地制宜發展傳承農耕文明、保護特色種質資源的水稻,有區域特色的雜糧雜豆,風味獨特的小宗油料,有地理標識的農產品。培育知名品牌,擴大市場影響,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質量的放心農產品。
3.構建生產生態協調的區域結構。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力、環境容量、生態類型和發展基礎等因素,確定不同區域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分類施策、梯次推進,構建科學合理、專業化的生產格局。提升主產區,重點是發展東北平原、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平原等糧油優勢產區,新疆內陸棉區,桂滇粵甘蔗優勢區,發展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提升產能。建立功能區,優先將水土資源匹配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的小麥、水稻田劃定為糧食生產功能區,特別是將非主產區的杭嘉湖平原、關中平原、河西走廊、河套灌區、西南多熟區等區域劃定為糧食生產功能區。建立保護區,加快將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的重要農產品優先列入保護區,重點是發展東北大豆、長江流域“雙低”油菜、新疆棉花、廣西“雙高”甘蔗等重要產品保護區。
4.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條件和生態特點,建立耕地輪作制度,促進可持續發展。東北冷涼區,實行玉米大豆輪作、玉米苜蓿輪作、小麥大豆輪作等生態友好型耕作制度,發揮生物固氮和養地肥田作用。北方農牧交錯區,重點發展節水、耐旱、抗逆性強等作物和牧草,防止水土流失,實現生態恢復與生產發展共贏。西北風沙干旱區,依據降水和灌溉條件,以水定種,改種耗水少的雜糧雜豆和耐旱牧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南方多熟地區,發展禾本科與豆科、高稈與矮稈、水田與旱田等多種形式的間作、套種模式,有效利用光溫資源,實現永續發展。此外,以保障糧食和農民種植收入基本穩定為前提,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開展休耕試點。禁止棄耕、嚴禁廢耕,鼓勵農民對休耕地采取保護措施。
- (1) 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