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搞農業,酷斃了
數據
從經驗到數據,現代農業走了很遠的路。2011年時,李文義記得,內蒙古民豐有一塊地種得特別好,是方圓幾百公里其他地塊產量的2倍,“種植的人當時或許也是誤打誤撞,或憑經驗,但他那時干了什么,對應什么氣候、溫濕度、植株生長狀況,都沒有留下數據,當時馬鈴薯主莖多粗、有多少分支、密度也沒記錄”。
由于沒被固定成數據,經驗只是經驗,沒法復制。李文義有些遺憾地提起,第二年時,再也沒有那么漂亮的產量了。
在和一些外國企業的接觸過程中,李文義越來越感受到數據焦慮。“他們有的一個農場就20多萬畝,但都是大數據指導生產,都是五十年的數據。”
內蒙古千里之外的崔靜波,也遇到了經驗帶來的煩惱。2015年,他在山東種了1100畝有機花菜。那一年11月22日,北京開始下起凍雨,他打電話給自己當地的合伙人,“你那邊沒下雨吧?不行先把咱們那些有機花菜砍下來入庫吧。”
“沒事兒,菏澤這個地方,我長這么大,都快50了,這個季節從來沒下過,你放心吧。”合作的朋友用經驗和他保證。
當時400畝地的有機花菜已經長成,入庫顯然會增加成本,一進一出,起碼每斤要增加6分錢的費用。“我當時就大意了,他這么篤定,也沒聽我的,畢竟他從小到大都是在那兒長大的。”
一場大雪覆蓋了所有經驗的僥幸。那是菏澤五十年不遇的雪,四五十厘米的厚度,讓崔靜波的資金鏈瞬間就斷了。近200萬的損失后,他得到教訓:“要盡可能將經驗結構化”。
結構化的方法是通過工具。崔靜波找了14個人,搭起一個團隊,打磨產品和基礎架構,經過方案設計、產品測試和試運營,1年左右的時間,開發出了“慧種地”這個軟件。
2015年,崔靜波拿著自己的36張表格,在農惠網辦的一個論壇上,用中農普惠首席運營官周昕的話說——做了一個“炫酷的演講”,給中農集團的領導留下很深的印象。
中農普惠總經理崔靜波
當時,中農也有意愿轉型做農資電商,雙方在2017年3月見面后20分鐘就談成了合作。崔靜波現在的身份是:中農普惠總經理。
李文義是在一年前接觸到中農普惠的。通過這個軟件,他可以固定耕作時的數據,通過葉片檢測,進行馬鈴薯田間不同階段的葉片營養、土壤養分、水分、溫濕度記錄的匯總,進而進行數據分析,再對比不同基地數據的差距,總結經驗教訓。
80后的李文義十分青睞數據的力量,他也曾因為數據,避免了很多損失。有一次,他們公司想在海拉爾擴展一個農場,但苦于沒有海拉爾的氣候、土壤等數據。后來,他們找了一個合作方。對方給自己提供了那片土地的土壤溫濕度檢測數據。
數據調出來一看,同樣的時間點,海拉爾要比烏蘭察布冷得多。10月12日,海拉爾的那個農場就已經有一米地凍下去了,而烏蘭察布要達到相同的凍土厚度,要一個月之后。通過數據分析,他們放棄了海拉爾的計劃。
如今,打開“慧種地”軟件看上面數據,已固定成李文義的日常習慣。
民豐旗下擁有13個農場,在數據化外,如何管理也一直困擾著李文義。
李文義下屬的領地,最西至鄂爾多斯,最東可達太仆寺旗,來回1100多公里,跑一圈農場,起碼要兩周。他舉例說著可能的漏洞,“一畝地比如應該追肥3公斤,但假如具體執行人在操作過程中肥加少了,或速度快了,灌溉不到位,這些方面,都可能存在問題。”這也是土地集中化后,橫在很多基地主面前的問題。更好的監管意味著更好的執行效果,它們最后都會以數字的方式反映在最終產量上。
在沒有軟件定位員工軌跡前,李文義下屬的一個基地經理也曾想過望遠鏡的方法,用它來觀察附近山坡上的管理人員。一次,通過望遠鏡,基地經理看到一個管理人員在自己負責的地塊,叼著一支煙,一動不動坐了15分鐘,基地經理按捺不住,一個電話打過去。
除了望遠鏡,最常規的辦法就是人肉盯。掌管4個基地、二三百人的李延秋年來到河北廣聚基地時,看到一個負責澆地的20多歲小伙子在地里睡著了,李延秋想著他可能太累了,沒追究。
沒隔幾天,他發現小伙子又在地里睡著了,沒多忍受,李延秋把他解雇了。
見到李延秋時,他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這是最忙的季節。李延秋常年奔波在各個基地巡視,常常來不及回家,他的車里堆著各種生活用品。春種時,他在車里睡了一個多月,秋收時又在里面睡了一個多月。
李延秋也是“慧種地”的用戶。如今,他們可以通過對田間管理人員運動軌跡進行定位,遠程管理基地,與此同時,田間管理人員的每一個操作動作和同步測量到的植物數據都可以上傳到軟件上,經驗在這里內化成了另一種更可執行的方式:在什么時間需要完成哪些工序,以及每道工序的細化的執行標準。
軟件一開始的推廣并不容易。底下的員工、技術人員覺得麻煩、別扭,上了歲數的人用不習慣。為了鼓勵大家用這個軟件,李延秋制定獎勵政策,個用的獎勵500塊錢,后來會使用軟件變成必須的規定。通過備耕前的培訓,人們慢慢接受了這個軟件。
目前中農普惠金服“慧種地”系列工具已覆蓋種植面積842萬畝,涉及種植主體2373個。在各個品種中,馬鈴薯是增長最快的。
“慧種地”所在的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在農村已有了60多年的市場業務沉淀,但如何在實際過程中去解決農民缺錢的痛點,怎么通過金融的方式來增強和農戶之間的黏性,仍困擾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