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搞農業,酷斃了
供應鏈
4月播種,6月中耕,8月收獲,和市場對接的銷售渠道,看起來是漫長鏈接中的最后一環。對大部分農戶來說,這最后一環并不容易。
盡管是當地種植的大戶,孟金龍也常常會有一種無法掌控馬鈴薯價格的無力感。孟金龍今年種的“希森6號”,能賣到0.64元每斤,這和當地其他農戶相比,已經是還不錯的價格。但孟金龍覺得,在現有市場上,價格被土豆販子控制。“他們高興了就收你的,不高興就走了,不收你的。”在孟金龍看來,種地像是一種賭博,“今年這個東西價格好,明年那個東西價格好,這就像押寶一樣,也是運氣。”盡管有軟件的輔助,在中國現有的農業發展階段和水平下,大多數農民仍沒辦法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宿命。
過去幾年,馬鈴薯的命運在政策的變動下,大起大落。這個在一萬年前就被南美安第斯山脈原住民采摘的作物,曾在漫長的歲月中,幫人類抵抗饑餓。
歷史上,一場土豆疫情就讓愛爾蘭出現大面積饑荒,數百萬人逃到美國,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肯尼迪、里根的先祖。
2015年起,農業部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馬鈴薯和它的種植者,迎來命運的轉折。主糧化后,各地興起一窩蜂種馬鈴薯的高潮,市場很快飽和,價格又開始大跌,形勢今年看起來仍不樂觀,信息壁壘仍擋在農戶的致富夢想前。
民豐的李文義認同種地是賭博的比喻。選擇并沒有看起來那么多。“現在淀粉廠屬于面對市場剝削性的要價,正好趕在那個節骨眼上,大家貨都銷售不了,再加上環保比較嚴格,能開淀粉廠的不多,所以淀粉廠的價格就特別低,農戶不賣給它就得扔。一進淀粉廠肯定賠很多錢,但不進淀粉廠又賣不了。”李文義說。
李文義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烏蘭察布種馬鈴薯四百萬畝地,從一百畝到五十畝的人到處都是,這些人從哪里得到信息和反饋、在哪兒發布信息、有誰能從他們這里買貨,非常受限制。”
在“大土豆一賣,小土豆往淀粉廠一拉”的傳統格局之外,李延秋所在的河北廣聚,開始琢磨出更細化的分類:“沒凍的,租庫大概存4000噸;小薯再分,把大青頭子和機械傷的,做削皮;2-3兩的,可以專門賣出做進出口外貿的;實在沒利用價值的,再進淀粉廠。”
32歲的李延秋從不掩飾自己對種植馬鈴薯的喜歡。他的微信頭像就是幾個金黃的馬鈴薯。父親是供銷社主任,退休以后,一直做農資,這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李延秋。“記事時,我就開始接觸馬鈴薯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后,他就回到老家,天天和父親在一起“搗鼓土豆這些東西”,并且和這個外表樸素抗旱耐寒的作物養成了深厚的感情,他驕傲地提起自己“在土豆行業當中也算小有名氣,尤其是今年,我所有的商品賣的價格在壩上地區是的。”
如今,對一個農民來說,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這樣的問題,或許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法找到答案。
今年8月份,內蒙古民豐230畝地的馬鈴薯,還在地里時,就找到了主人。通過合作,中農普惠把民豐的這些馬鈴薯,賣到了千里之外的廣州,用每斤1.3元的價格。
對農戶來說,這是從過去盲目等待被市場挑選,到主動通過分選分級分銷,在地頭提前實現農產品商品化的一部分嘗試。對中農普惠來說,這是他們對去年一年沉淀的慧種地產品予以變現,嘗試以數據驅動供應鏈服務的一部分努力。“接下來我們將通過下游的明確需求計劃,去反向驅動從種植源頭開始的供應鏈服務”,中農普惠首席運營官周昕規劃。
如今,慧種地已和13家下游經銷商達成合作,為他們提供穩定的標準規格商品。并將訂單信息,比如價格、數量、品級要求等推送給慧種地客戶,他們可以通過慧種地上的采收管理管理模塊,規劃銷售和入庫安排,以效率完成貨源組織和發運。
伴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的發展,在李文義看來,未來的故事充滿想象力。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通過像美國那樣的飛機勘測,利用紅外線技術去進行葉片顏色檢查,大的企業可以集中在一起,成立一個專門的馬鈴薯實驗室,進行病蟲害檢測,用科技去抵抗更多的未知和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