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機市場 美麗外表下的暗潮涌動
誠然,由于近年來,價格便宜,功能強大,加之秸稈還田的需要,水稻全喂入收獲機的發展確實很快,但是我們不應忽視,全喂入和半喂入的水稻收獲機也有各自不同的優勢。
在南方雙季稻產區,履帶式的全喂入水稻收獲機,兼收稻麥油的多功能性和高通過性,所以會更受歡迎。以江蘇、東北地區為主的長江以北的單季稻產區,破碎率低、脫凈能力更強的半喂入水稻收獲機還是更適合。
展會上,洋馬展出的一臺原裝進口AW6120半喂入水稻收獲機就頗為搶眼。雖然高昂的價格使其暫時還無法占領用戶,但是其配備的履帶自動平衡裝置等領先技術,足以代表當下的技術潮流。
業內專家也表示,半喂入水稻收獲機能夠適應我國廣大的水稻產區,有損失率小,含雜率低,生產效率高,秸稈易處理,通過性能好等特點,特別適應單季稻生產和莖稈較高、收獲季節易倒伏、要求保留完整莖稈的地區。雖然目前造價較高,但通過購機補貼,價格仍可控制在農戶能接受的水平,未來市場仍大有可為。所以,企業不應過度忽視半喂入水稻收獲機的研發和生產。
大,更大?
收獲機的喂入量不可能是無限地向上發展。實際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一般情況下,6—8kg/s喂入量是比較符合我國農田農業生產條件的。水稻收獲機的主流應該是2—3kg/s喂入量這個區間比較合理。
只要步入展館,最搶眼的一定是高大威猛的收獲機械,并且呈現出越來越大的趨勢。當然,所謂的大并不僅僅是指外觀的高大,更確切的是指大喂入量。
不久之前,能夠生產出6kg/s喂入量的谷物收獲機企業已能引領市場風騷,如今短短一兩年的時間,6kg/s喂入量已經發展成為了市場主流。一些大企業更是將目光瞄向了10kg/s以上喂入量。
雷沃重工這次推出了號稱國內喂入量的谷物收獲機GN120,喂入量達到了12kg/s。通過更換不同部件,還可滿足小麥、水稻和油菜等多種作物的收獲。水稻收獲機方面,久保田也推出了4kg/s喂入量的全喂入水稻收獲機。
“這次展會上,收獲機械喂入量進一步向上延伸的特點非常明顯。10多個主要廠商展出的小麥收獲
機,都以6公斤喂入量為主,可以看出收獲機產品進一步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寧學貴說,“當然收獲機的喂入量不可能是無限地向上發展。實際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一般情況下,6—8kg/s喂入量是比較符合我國農田農業生產條件的。我們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也主要集中在6—8kg/s的機型上。水稻收獲機的主流應該是2—3kg/s喂入量這個區間比較合理。”
而與大型化化密不可分的另一個特點則是智能化,一些諸如電控、液壓技術的應用,智能控制技術的升級,使得收獲機械的操控更加的方便、簡單,駕乘體驗更加的舒適,
雷沃重工推出的自走式玉米機就配置了多種行距割臺,還全新設計了圓弧駕駛室及內部人機工程升級,大幅提高了駕乘人員的舒適性。一桿操作等技術,更是主打牌。勇猛公關傳播部部長裴麗琴向記者介紹的一款主打智能豪華的玉米收獲機,采用新型方向機和靜液壓四輪驅動,驅動力強,轉彎速度快,行走平穩、可靠,作業效率高。同時,它的智能操作系統采用CAN總線技術,實現了機電液的集成應用,多功能手柄讓操作更舒適,主要部件實現智能監控及調整,如還田機在作業模式下可自動定茬收獲,倒車、行駛時自動升起,智能操作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玉米籽粒直收哪家強?
“從總體來看,玉米收獲機市場目前來說在東北、西北等適應直收的地區,外資品牌的產品仍占據主導,黃淮海地區目前還看不出哪家產品能從中脫穎而出,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作為玉米收獲機的主要生產企業,玉米籽粒直收產品無疑都是他們進行儲備的技術重點。大家都很看重這類產品和市場,也都紛紛推出玉米籽粒收獲機產品。”寧學貴說。
在展會上數一數,雷沃重工、中聯重機、金億、常林等都展出了籽粒直收機,而少數沒有展出籽粒直收機的玉米收獲機企業卻推出了青飼收獲機或者割草機等,其中含義也頗值得玩味。部分企業還有針對性的推出了基于小麥或水稻收獲機改造后的玉米籽粒直收機,一些小型機非常適合丘陵地區的作業,也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在適應性和可靠性上還有待驗證。
雷沃重工雷沃農業裝備事業部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王桂全向記者介紹,雷沃重工推出的GE60玉米籽粒直收機定位為眾多合作社能買得起的玉米直收機,一桿操作,簡單方便,效率更高。而且配置的還是國三發動機。
由于收獲機械與發動機的適配性問題更加復雜,多數企業都沒有在展會上展出配備國三發動機的收獲機。“幾家主干企業,像福田、勇猛等也都推出了配備國三發動機的新品樣機,表明了我們的制造企業對于這個問題的積極態度。”寧學貴表示。
眾所周知,由于玉米籽粒直收機械的發展除了機械產品本身以外,其與農藝的結合問題更是其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特別是種植品種問題,如何篩選出更適應籽粒直收的品種,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和研發投入。王桂全表示,以籽粒直收技術為代表的谷物收獲機會在一兩年內快速增加。而為了適應多種谷物的收獲,全軸流機型會快速興起,會促進玉米籽粒直收進程的加快。
寧學貴表示,從總體來看,玉米收獲機市場目前來說在東北、西北等適應直收的地區,外資品牌的產品仍占據主導,具有較大的優勢。當然,國內一些重點企業也加緊了跟進的步伐,試圖從中分一杯羹。而在黃淮海地區,玉米具有高含水率情況的地區,由于除了機械產品本身的因素外,還需要與農機的高度融合,因此目前還看不出哪家產品能從中脫穎而出,發展空間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