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的四項對策
2015-06-02
中國農業新聞網6300
核心提示: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治理農業污染,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并強調要“發展綠色產業”,“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這些都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是保護和修善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對保障和維護社會穩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業生態系統與人類關系最密切,受人類影響也,它是在特定生物群落與其生態環境之間能量和物質交換及其相互作用上,構成的一種人工+自然的生態系統,是人類開發最早、依賴度和破壞最嚴重的生態系統。加強農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整體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建設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生態農業是改善我國農產品品質,確保食品,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美麗鄉村夢想的戰略高度認識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有效發揮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保證和維護生態系統中物種的多樣性,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條件,必須大幅減少農用化學投入品,建立自然資源利用,且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有機生態農業。形成農業生態良性循環機制,才能大幅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才能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
生態農業可以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有利于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設生態農業,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大突破,是現代農業的必經途徑。生態農業建設可以加速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利于構建生態型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生產條件,也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994年農業部等七部委在《關于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報告》中指出:“我國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綜合農業體系”。生態農業強調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是在良好生態條件下所從事的高產量、高質量、益的“三高農業”,使整個農業生產可持續的良性循環發展。一要因地制宜。各地依據本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當地農業生產。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使各產業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二要優化結構。以大農業為基點,按“整體籌劃、協調發展、良性循環、再生利用”的原則,將農、林、牧、副、漁各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結合起來,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三要節能降耗。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效益,通過物質循環和系列化深加工,使農村大量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既實現經濟增值,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四要防治污染。把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限度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需求的同時,保護并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障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既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也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學習和借鑒上成功經驗,首先健全和完善生態農業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生產者的行為。我國在生態農業上的法規建設起步晚,行動慢,急需進行深入的經濟分析和農民意愿調研,制定出符合我國實際的,能引導和保障現代生態農業快速發展的政策法規,并盡快形成有效機制。其次是抓住當前農村土地改革的大好時機,因勢利導指引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用規模化的運營模式建設生態農業。規模化是現代生態農業的前提,既可以促進專業化生產,集約化投入,規模化產出;又可以保障農業生態系統各子系統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有效抵御各大自然災害。當前,正在加快城鎮化步伐,一些條件成熟的地方,可提前規劃,積極引導,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生態農業培訓教育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提升農業生產能力。生態農業建設是宏大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綜合性強,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廣,勞動、技術和資金等密集,且具有一定地域性。因此,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尊重科學,并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農民群眾和基層組織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要以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為指導,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以提高和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為出發點,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將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分類施策的原則,確定了不同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優化發展區是在節約、集約使用資源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適度發展區資源環境條件有限,在保護好資源條件下實現適度發展;保護發展區側重于休養生息,重點發揮生態保護功能。必須摒棄粗放型增長方式,以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為基礎,統籌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充分保證糧食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各地傳統產業優勢,促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選擇適合資源條件的生產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關鍵,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強化生產基地建設。
采取強有力措施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達開始通過源頭控制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技術替代原有技術,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護區,研究和制定限定性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通過技術與政策的結合,廣泛推行農田養分管理,限制水源保護區農田作物類型、輪作類型、施肥量、施肥時期、肥料品種和施肥方式,實行全流域氮、磷總量控制,削減農業面源污染排放量。20多年來,農用化學品用量較高的歐盟氮、磷化肥用量分別下降了大約30%和50%,曾經十分嚴重的地下水硝酸鹽污染有所緩解,湖泊和近海域水體富營養化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農藥使用風險的防控和減量措施更加嚴厲。這些成功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策略和技術值得我國借鑒。
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人民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要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切入點,建立起健全的農村環境治理體制與機制,盡快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和農業生態狀況。抓好以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提高現有水利設施的效益。抓好土地整治改造工程建設,減少水土和養分的流失。科學用地和養地,大幅削減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機肥,提高農田地力。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圍,尤其是要逐步禁止高毒高風險長殘效農藥的使用,防止農藥污染農田和農產品,危害農業生態系統。治理農業面源污染艱巨而復雜,必須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務求取得實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提出的各項目標。農業部2015年4月印發的《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圍繞節水農業、化肥農藥使用規模控制、養殖污染防治、解決農田殘膜污染、秸稈資源化利用和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具體目標,即“一控兩減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確保農業灌溉用水總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用水水質達標;“兩減”是指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加大科研開發力度,推廣和普及新技術。科技是現代生態農業的核心支撐,現代農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研發和推廣普及生態農業的各種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一方面注重挖掘傳統農業的技術精髓,另一方面要不斷集成創新現代農業技術。挖掘并汲取傳統農業精耕細作,重視資源環境與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技術精髓,采用現代農業技術彌補其生產規模小、效率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等缺陷,使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的生態農業。
我國傳統優良的用地和養地相結合的耕作理念有利于發展生態農業,采用立體多熟制和種養殖復合式,推廣間套種立體種植、秸稈覆蓋栽培、精耕細播與保護地栽培等技術,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滴灌節水技術、抗旱保水技術,旱作節水農業等新技術。在植保上,重點研究和推廣農藥污染防治技術,如農藥減量,使用農藝、物理、生物等綜合防治農作物病蟲草害的技術,用低毒低風險環境友好型農藥替代高毒高風險型農藥技術,以及農藥殘留生物降解技術等。在施肥方面,要嚴控化肥使用量,推廣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術,大力使用農家有機肥等,減輕土壤和水體污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耕地質量。要以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為紐帶,進行農村廁所改造、廚房改造、畜禽場圈改造。推廣農村人畜糞便發酵除臭技術、畜禽糞便生物處理技術、規模化畜禽場圈糞便高溫連續發酵技術、農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肥料化、能源化和飼料化)技術等。還要下大力氣減少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和殘留量,使用新型可降解液膜替代技術,普及農膜回收利用技術,從源頭阻斷難降解型農用覆蓋塑料膜造成的有機化合物的污染。
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由于農民受文化知識教育相對偏少,整體素質不高,普遍缺乏科技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長期形成的一些落后生產和生活方式,接受各項新技術的能力差,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廣應用,有限的資源不能充分利用,使生態農業建設進展相當緩慢。因此,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已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迫切任務。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現代媒體,對農民進行宣傳教育和培訓,推動農民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推廣和普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農民自覺保護環境,形成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強化培養一批現代農民骨干,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廣大農民掌握各種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生態農業種植、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步伐。
建設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生態農業是改善我國農產品品質,確保食品,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美麗鄉村夢想的戰略高度認識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生態農業,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有效發揮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保證和維護生態系統中物種的多樣性,為有害生物防控提供天然條件,必須大幅減少農用化學投入品,建立自然資源利用,且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有機生態農業。形成農業生態良性循環機制,才能大幅提高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才能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
生態農業可以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有利于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設生態農業,是農業生產上的一大突破,是現代農業的必經途徑。生態農業建設可以加速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有利于構建生態型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生產條件,也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994年農業部等七部委在《關于加快發展生態農業報告》中指出:“我國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應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規劃、設計和組織實施的綜合農業體系”。生態農業強調的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是在良好生態條件下所從事的高產量、高質量、益的“三高農業”,使整個農業生產可持續的良性循環發展。一要因地制宜。各地依據本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當地農業生產。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使各產業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二要優化結構。以大農業為基點,按“整體籌劃、協調發展、良性循環、再生利用”的原則,將農、林、牧、副、漁各業與農村一、二、三產業結合起來,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升綜合生產能力。三要節能降耗。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效益,通過物質循環和系列化深加工,使農村大量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既實現經濟增值,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四要防治污染。把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限度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需求的同時,保護并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障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既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也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學習和借鑒上成功經驗,首先健全和完善生態農業建設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生產者的行為。我國在生態農業上的法規建設起步晚,行動慢,急需進行深入的經濟分析和農民意愿調研,制定出符合我國實際的,能引導和保障現代生態農業快速發展的政策法規,并盡快形成有效機制。其次是抓住當前農村土地改革的大好時機,因勢利導指引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用規模化的運營模式建設生態農業。規模化是現代生態農業的前提,既可以促進專業化生產,集約化投入,規模化產出;又可以保障農業生態系統各子系統間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有效抵御各大自然災害。當前,正在加快城鎮化步伐,一些條件成熟的地方,可提前規劃,積極引導,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生態農業培訓教育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提升農業生產能力。生態農業建設是宏大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綜合性強,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廣,勞動、技術和資金等密集,且具有一定地域性。因此,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尊重科學,并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農民群眾和基層組織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要以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為指導,以加快經濟發展為主題,以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以提高和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質量為出發點,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將劃分為優化發展區、適度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分類施策的原則,確定了不同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優化發展區是在節約、集約使用資源的前提下,實現農業的穩定發展;適度發展區資源環境條件有限,在保護好資源條件下實現適度發展;保護發展區側重于休養生息,重點發揮生態保護功能。必須摒棄粗放型增長方式,以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為基礎,統籌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充分保證糧食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各地傳統產業優勢,促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選擇適合資源條件的生產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關鍵,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強化生產基地建設。
采取強有力措施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達開始通過源頭控制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發展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技術替代原有技術,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護區,研究和制定限定性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通過技術與政策的結合,廣泛推行農田養分管理,限制水源保護區農田作物類型、輪作類型、施肥量、施肥時期、肥料品種和施肥方式,實行全流域氮、磷總量控制,削減農業面源污染排放量。20多年來,農用化學品用量較高的歐盟氮、磷化肥用量分別下降了大約30%和50%,曾經十分嚴重的地下水硝酸鹽污染有所緩解,湖泊和近海域水體富營養化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農藥使用風險的防控和減量措施更加嚴厲。這些成功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策略和技術值得我國借鑒。
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人民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要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切入點,建立起健全的農村環境治理體制與機制,盡快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和農業生態狀況。抓好以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田基本建設,提高現有水利設施的效益。抓好土地整治改造工程建設,減少水土和養分的流失。科學用地和養地,大幅削減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機肥,提高農田地力。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圍,尤其是要逐步禁止高毒高風險長殘效農藥的使用,防止農藥污染農田和農產品,危害農業生態系統。治理農業面源污染艱巨而復雜,必須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務求取得實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提出的各項目標。農業部2015年4月印發的《關于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圍繞節水農業、化肥農藥使用規模控制、養殖污染防治、解決農田殘膜污染、秸稈資源化利用和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具體目標,即“一控兩減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確保農業灌溉用水總量保持在372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用水水質達標;“兩減”是指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加大科研開發力度,推廣和普及新技術。科技是現代生態農業的核心支撐,現代農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研發和推廣普及生態農業的各種生產技術,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一方面注重挖掘傳統農業的技術精髓,另一方面要不斷集成創新現代農業技術。挖掘并汲取傳統農業精耕細作,重視資源環境與生態系統的保護等技術精髓,采用現代農業技術彌補其生產規模小、效率低、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等缺陷,使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的生態農業。
我國傳統優良的用地和養地相結合的耕作理念有利于發展生態農業,采用立體多熟制和種養殖復合式,推廣間套種立體種植、秸稈覆蓋栽培、精耕細播與保護地栽培等技術,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滴灌節水技術、抗旱保水技術,旱作節水農業等新技術。在植保上,重點研究和推廣農藥污染防治技術,如農藥減量,使用農藝、物理、生物等綜合防治農作物病蟲草害的技術,用低毒低風險環境友好型農藥替代高毒高風險型農藥技術,以及農藥殘留生物降解技術等。在施肥方面,要嚴控化肥使用量,推廣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術,大力使用農家有機肥等,減輕土壤和水體污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耕地質量。要以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為紐帶,進行農村廁所改造、廚房改造、畜禽場圈改造。推廣農村人畜糞便發酵除臭技術、畜禽糞便生物處理技術、規模化畜禽場圈糞便高溫連續發酵技術、農作物秸稈等資源化利用(肥料化、能源化和飼料化)技術等。還要下大力氣減少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和殘留量,使用新型可降解液膜替代技術,普及農膜回收利用技術,從源頭阻斷難降解型農用覆蓋塑料膜造成的有機化合物的污染。
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由于農民受文化知識教育相對偏少,整體素質不高,普遍缺乏科技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長期形成的一些落后生產和生活方式,接受各項新技術的能力差,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廣應用,有限的資源不能充分利用,使生態農業建設進展相當緩慢。因此,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已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迫切任務。要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現代媒體,對農民進行宣傳教育和培訓,推動農民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推廣和普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廣大農民自覺保護環境,形成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習慣。并強化培養一批現代農民骨干,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廣大農民掌握各種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生態農業種植、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加快生態農業的建設步伐。
標簽:
生態農業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13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03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61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73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98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4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38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3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