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來化解“農機之渴”
要解決“誰來種地”和“如何種地”的問題,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近日,某縣農業局的局長在參加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會后向筆者介紹,農業部將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力爭到2020年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8%以上,他說:“我所在的縣是全省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縣,所以我很關注農業機械的推廣運用。但是,當前國內農機產業發展不均衡,個別生產環節存在大型農機‘缺位’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時值早稻生產時節,筆者在江西省宜春市一些農村地區調研時的所見所聞,也印證了這個局長的擔憂。比如,上高縣匯農種植業合作社總經理劉功紹就告訴筆者,他們購置了大量農機,為社員提供水稻生產社會化服務,但由于插秧機、植保機等大型農機的長期“缺位”,機插、機防這兩塊沒有做大,生產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十幾年來,江西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像旋耕機這樣的小型農機基本在農村家庭普及。但是,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農機“喊渴”的現象,制約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農機之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一些生產環節中存在大型農機“掉鏈子”的情況。比如,在農機聚集度較高的水稻生產中,由于插秧機技術不過關、性能不穩定以及大型植保機的研發生產滯后,機插、機防成為遲滯種糧大戶、合作社發展生產的一大瓶頸。在園藝和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養殖生產機械化等方面,機械裝備則存在更多空白。其二,一些大型國產農機裝備的科技含量不高。不少農業專家和農機銷售商反映,由于農機生產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現有大部分產品以經驗型設計和仿制國外產品為主,缺乏核心競爭力,像聯合收割機這樣的大型農機,一些國產的維修率較高,增加了農戶的經濟負擔,耗費了農業生產的時間成本。
當前,在農業規模化經營快速推進的大背景下,要解決“誰來種地”和“如何種地”的問題,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化解“農機之渴”,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要加強頂層設計,將提升農業裝備質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農業機械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制造業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我們要科學制定農業機械化長遠發展規劃,謀劃好農機產業布局、推廣體系等事關長遠的工作,推動農業機械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制造水平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
要強化協同創新。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農機企業有2000余家,但研發平均投入不足1%,產值排名前50位的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不足2%,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偏低。因此,要建立完善協同創新機制,以市場為需求、政府為主導、項目為紐帶、產業為依托,推動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集聚各方優勢突破技術瓶頸,提升農業裝備的整體水平。
要確保政策落地。科學的農機產業配套政策有“四兩撥千斤”之功效。采用政策杠桿,可有效撬動農機企業在研發生產、市場推廣等方面的積極性,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填補產業鏈空白。同時,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拓寬農機補貼范圍,比如,在發放購置補貼外,實行燃油補貼、技術培訓補助、推廣應用項目資金扶持等,使更多的農機使用者受益,進而帶動全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農業現代化增添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