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能否緩解種地矛盾
2013-05-06
中國農業信息化信息網10850
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誰來種地”將成為長期縈繞在城鎮化進程中的關鍵問題之一。如何在維護糧食生產的同時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是個兩難選擇。
理論上講,農業規模化經營是走出這個困境的可行選擇,但這涉及土地權益分配這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總閘門。考慮到整體的經濟風險,以及并未完成徹底城鎮化的廣大農民工群體,農村土地集中的速度應當滯后于人口轉移的速度,才算穩妥,規模也不宜太大。 從實踐層面看,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的家庭農場,可能在釋放農業生產力和控制制度風險之間達成相對平衡——土地流轉對象為自耕農,可以限制集中土地搞非農產業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流轉規模一般在200畝以下,期限在5到10年左右,還有村委會居中協調,政策風險相對可控。 近期,本報記者到上海松江、安徽郎溪探訪當地的家庭農場,觀察這一探索對農村利益格局帶來的變化。
新聞背景:什么是家庭農場?
較早推行這一經營模式的上海松江區,提出了這樣的定義:家庭農場是指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家庭(一般為夫妻二人或同戶家庭勞力二三人)為生產單位,從事糧食、生豬養殖等生產活動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家庭農場經營者是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的自耕農。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在解讀2013年中央1號文件時,這樣定義家庭農場:以職業農民為主體,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專業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家庭農場有多少?
近年來,上海松江、湖北武漢、吉林延邊、浙江寧波、安徽郎溪等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截至去年底,經營面積10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有270多萬戶;農業部確定的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范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已有家庭農場6670多個。
家家戶戶種地能否維持?種田的人,從“386199部隊”演變為“老外”
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出現了“家庭農場”這個提法,并且明確為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選擇之一。盡管各地家庭農場的內涵不盡相同,但都包括幾個核心要素: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以職業農民為經營主體。
這是繼“包產到戶”之后又一次值得關注的農村利益格局調整。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村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分離,釋放了農業生產力。而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再度將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能否像預期的那樣刺激農業和農村重現活力?
3月16日,記者在安徽省郎溪縣十字鎮碰見和家人一起收拾農機具的“家庭農場主”關明和,他坦白講:“自己的農場,辛苦點也是快樂的!”關明和說,他的家庭農場起步于2007年,最初是在濤城鎮租種560畝地。后來,他發明了“四代一管”的“保姆式”全程服務,幫助村民代育秧、代耕田、代插秧、代機收、搞田管。去年,關明和的代管范圍達到2700多畝。
“當地有句老話,只有結伙過年,沒有結伙種田。這就決定了只有以家庭為單位,才能使農場經營方便決策,提率。”郎溪縣農委主任包德平說,郎溪的農業經濟一直較為粗放,加之臨近蘇浙,不少人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以老人居多,如果老人身體可以,就種一部分土地,反之土地則直接拋荒,閑置土地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土地效益低或是直接被浪費。一些農民家庭也有將土地流轉出去獲得直接收益的愿望,農民流轉土地可以獲得與自己種地相當的收入,另外還可以再找一份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郎溪縣委書記邵建華說,2007年開始,培育以家庭農場為主要形式的規模化現代農業,成為郎溪一個自覺的政策選擇。
“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為農民擴大經營規模提供了現實條件,也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在上海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看來,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并不完全是消極因素。
“上海的農業發展,與二三產業相比,還很滯后。”盛亞飛說,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使農民成為一份體面的職業。
近年來,松江農村勞動力大量轉向二三產業,至2007年全區非農就業農民占農村總勞動力的90%,直接從事農業的農民減少到1.25萬人,僅占6.6%。種田的人從開始的“386199”部隊,逐漸演變成了“老外”——老人和外地人,粗放種植的現象比較普遍。
“農村勞動力的這種低水平置換,不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盛亞飛2006年主政松江后,決定大力推進家庭農場,“美國每個農民平均耕種440畝土地,中國農民平均只耕種3.2畝,松江更低。種田變成了副業,如何種得好?”
此時,松江72%的農民納入了鎮保或城保,其余基本進了農保,農保水平從2004年的每月75元提高至目前的480元,另有2.9萬名老年農民還額外享受每月150元的到齡退養補助。630元的“退休工資”,讓老年農民脫離土地有了一定的保障。經過幾年發展,如今松江有家庭農場1206戶,經營面積13.66萬畝,占全區糧田面積的80%。
理論上講,農業規模化經營是走出這個困境的可行選擇,但這涉及土地權益分配這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總閘門。考慮到整體的經濟風險,以及并未完成徹底城鎮化的廣大農民工群體,農村土地集中的速度應當滯后于人口轉移的速度,才算穩妥,規模也不宜太大。 從實踐層面看,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的家庭農場,可能在釋放農業生產力和控制制度風險之間達成相對平衡——土地流轉對象為自耕農,可以限制集中土地搞非農產業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流轉規模一般在200畝以下,期限在5到10年左右,還有村委會居中協調,政策風險相對可控。 近期,本報記者到上海松江、安徽郎溪探訪當地的家庭農場,觀察這一探索對農村利益格局帶來的變化。
新聞背景:什么是家庭農場?
較早推行這一經營模式的上海松江區,提出了這樣的定義:家庭農場是指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家庭(一般為夫妻二人或同戶家庭勞力二三人)為生產單位,從事糧食、生豬養殖等生產活動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家庭農場經營者是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的自耕農。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在解讀2013年中央1號文件時,這樣定義家庭農場:以職業農民為主體,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專業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家庭農場有多少?
近年來,上海松江、湖北武漢、吉林延邊、浙江寧波、安徽郎溪等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截至去年底,經營面積10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有270多萬戶;農業部確定的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范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已有家庭農場6670多個。
家家戶戶種地能否維持?種田的人,從“386199部隊”演變為“老外”
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出現了“家庭農場”這個提法,并且明確為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選擇之一。盡管各地家庭農場的內涵不盡相同,但都包括幾個核心要素: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以職業農民為經營主體。
這是繼“包產到戶”之后又一次值得關注的農村利益格局調整。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村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分離,釋放了農業生產力。而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再度將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能否像預期的那樣刺激農業和農村重現活力?
3月16日,記者在安徽省郎溪縣十字鎮碰見和家人一起收拾農機具的“家庭農場主”關明和,他坦白講:“自己的農場,辛苦點也是快樂的!”關明和說,他的家庭農場起步于2007年,最初是在濤城鎮租種560畝地。后來,他發明了“四代一管”的“保姆式”全程服務,幫助村民代育秧、代耕田、代插秧、代機收、搞田管。去年,關明和的代管范圍達到2700多畝。
“當地有句老話,只有結伙過年,沒有結伙種田。這就決定了只有以家庭為單位,才能使農場經營方便決策,提率。”郎溪縣農委主任包德平說,郎溪的農業經濟一直較為粗放,加之臨近蘇浙,不少人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以老人居多,如果老人身體可以,就種一部分土地,反之土地則直接拋荒,閑置土地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土地效益低或是直接被浪費。一些農民家庭也有將土地流轉出去獲得直接收益的愿望,農民流轉土地可以獲得與自己種地相當的收入,另外還可以再找一份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郎溪縣委書記邵建華說,2007年開始,培育以家庭農場為主要形式的規模化現代農業,成為郎溪一個自覺的政策選擇。
“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為農民擴大經營規模提供了現實條件,也有利于推進農業現代化。”在上海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看來,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并不完全是消極因素。
“上海的農業發展,與二三產業相比,還很滯后。”盛亞飛說,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使農民成為一份體面的職業。
近年來,松江農村勞動力大量轉向二三產業,至2007年全區非農就業農民占農村總勞動力的90%,直接從事農業的農民減少到1.25萬人,僅占6.6%。種田的人從開始的“386199”部隊,逐漸演變成了“老外”——老人和外地人,粗放種植的現象比較普遍。
“農村勞動力的這種低水平置換,不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盛亞飛2006年主政松江后,決定大力推進家庭農場,“美國每個農民平均耕種440畝土地,中國農民平均只耕種3.2畝,松江更低。種田變成了副業,如何種得好?”
此時,松江72%的農民納入了鎮保或城保,其余基本進了農保,農保水平從2004年的每月75元提高至目前的480元,另有2.9萬名老年農民還額外享受每月150元的到齡退養補助。630元的“退休工資”,讓老年農民脫離土地有了一定的保障。經過幾年發展,如今松江有家庭農場1206戶,經營面積13.66萬畝,占全區糧田面積的80%。
標簽:
家庭農場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54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71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703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604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25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43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4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69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992024年12月份AMI指數為39.4%,景氣度創全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