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蟲災可能影響來年玉米收獲機企業
[導讀]蟲害在各地蔓延導致農藥價格大漲,進一步增加了種植成本,有的農民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打藥。
受蟲害影響,我國北方局部地區玉米已經出現絕收。
昨日 (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民政部網站公布的數據獲悉,截至當天上午9時,東北三省農作物受災面積73.25萬公頃 (合1098.75萬畝),其中絕收面積4.23萬公頃 (合63.45萬畝)。隨著災情蔓延,這一數據還可能會上升,而機構也開始下調玉米產量。
東北三省受災面積逾千萬畝
目前,受蟲災的地區遍及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天津等地。據農業部消息,截至8月14日,黏蟲發生面積近5000萬畝,嚴重發生面積650萬畝,發生面積之大、危害程度之重為近十年來之最。
民政部網站同時也公布了各地蟲害損失的數據。據遼寧省民政廳報告,截至8月16日9時,蟲災已造成沈陽、阜新、錦州3市7個縣(市)78.8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211.4千公頃,其中絕收24.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
吉林省民政廳報告,蟲災造成長春、白城、松原、四平4市22個縣(區、市)152.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48.9千公頃,其中絕收14.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3億元。黑龍江省農作物受災面積為72.2千公頃,其中絕收2.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億元。
盡管官方尚未就蟲災對玉米總體產量的影響作出評估,但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受損量還處于可控范圍。
眼下,蟲害重災區的政府部門正進行一場防蟲攻堅戰。8月15日,吉林省召開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吉林省農委主任稱,將拿出9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各地及時開展防控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吉林各級財政已投入二代黏蟲、玉米大斑病防控資金達2000多萬元。為了控制蟲害,吉林全省有6800多名農業農村干部和農技推廣人員奮戰在防治工作線,全省每天出動防蟲人員20多萬人,動用各種植保機械近15萬臺(套)。
不過,四平市梨樹縣農民劉立文告訴記者,政府組織高架車或飛機統一噴散施藥,效果并不會立竿見影,一些蟲碰到農藥掉到地上后又會爬起來,這給防蟲增加了一定難度,當地不少農民還是自己打藥補救。
病蟲害對秋糧生產構成威脅
由于蟲害在各地的迅速蔓延,導致農藥價格大漲,進一步增加了種植成本,有的農民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打藥。
在遼寧鐵嶺市昌圖縣等地,當地多數地區已經完成頭次打藥,部分受災相對嚴重的地塊正進行第二、三次藥物噴灑,有些地方甚至要進行第四次噴藥。
眼下黏蟲陸續進入暴食期,而暴食期的黏蟲對玉米危害更大,植保專家建議,當前正值防治最適合的時期,要因地制宜,分輕重、有重點地開展防治,對達到防治指標的田塊,要及時開展藥劑防治。
除了北方大面積爆發黏蟲危害,南方中晚稻和東北一季稻區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害發生程度也重于常年,已累計發生3億畝次。據農業部消息,當前部分地區農作物病蟲害呈加重態勢,對秋糧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目前正是主要農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防控的重要時期。
此前,美國農業部在其公布的8月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中,大幅上調中國玉米產量,由7月份預估的1.95億噸上調至2億噸,中國玉米總需求量維持在2.01億噸的規模。與此同時,上述供需平衡表還大幅下調了美國玉米產量,由3.29億噸下調至2.74億噸。
不過,這場突如其來的病蟲害可能將導致對上述產量預期進行下調,玉米價格上漲的預期也隨之產生。在國際糧價飆升的背景下,保證我國玉米產量對維護糧食和穩定意義重大。但糧食局原局長聶振邦昨日表示,國際糧價傳導后的價格上漲對中國CPI不會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