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戶Vs農場主,14畝玉米與2000畝水稻的考量
遼寧省盤錦市于臺村。中午12點多,66歲的李廣伶開著農用三輪,拉著一車玉米棒回家,卸下玉米棒后,又開著車出門,路過村里的商店時,李廣伶停車買了點散裝的餅干,兩瓶水,又回到地里,妻子還在地里等他。隨手拽一把曬干的玉米稈墊著,兩個人席地而坐,開始了他們的午餐。
中午時分,66歲的李廣伶坐在秸稈上吃著從村里商店里買來的散裝餅干。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李廣伶種的14畝地,全是玉米,收獲時,先把玉米砍倒在地里,曬五六天,等曬干了,再一個個把玉米棒子掰下來,裝車送回家,之后再把玉米稈打捆拉回家,以備冬天燒火做飯取暖。這一番收獲的工作,從10初開始,一直到10月底才能結束。
就在李廣伶的玉米地斜對面,一片200多畝的水稻也快收割完了,水稻的主人姓劉,在周邊總共租了2000多畝地種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收獲的時候,四臺收割機,每臺每天能收三四十畝,這片大約200多畝的未收稻田是最后一批,這一兩天,就徹底收完了。
他用古老的方式生產
李廣伶夫妻倆每天早晨7點左右出門,晚上五六點回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著古老的生產方式——家庭生產、手工種植,使用機器的時候,是春播前請人用機器翻地起壟,除此之外,14畝地的玉米全靠人力完成生產。
李廣伶種的14畝地,全是玉米。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這片細長條的地大概有10畝,三四十米寬,一百多米長,占了李廣伶家14畝耕地的絕大部分。以前種過大棚蔬菜、香瓜,后來有點兒種不動了,就不種了。這些年來,一直種玉米,一年一季,主要的活兒,都是李廣伶一個人干。
事實上,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家里就只有他一個人。
李廣伶有兩個兒子,都在城里打工,也都成家了,大兒子已經生了孩子,李廣伶的妻子去城里幫忙看孩子,小兒子剛結婚不久,還沒孩子,暫時不用操心。
每年“五一”前后,李廣伶會請開農機的人來幫忙翻地起壟,順便把前一年留下的秸稈茬兒鏟平,“人干起來不容易,機器就很簡單,一趟過去,秸稈茬兒就旋平了,壟也起好了,再用手持的點種器點種,我一個人,一天能種三四畝,14畝地,四五天就種完了”,他說。
種糧食,不只是春種秋收,播種前要施底肥,中間要追肥,打農藥,倘若遇到旱情,還要澆水抗旱……
李廣伶開著他的農用三輪車,一個人下地,一個人回家,每年種一季,近六個月,侍弄著他的14畝玉米,只有秋收的最后一個月,妻子會回來一起收。
他用機器耕耘大地
玉米地邊上,是一條四五米寬的土路,一臺大車就把路占滿了,路中間有深深的車轍,幾臺廂式貨車穿過這條小路,停在不遠處的稻田邊上,這是一片200多畝的水稻田,頭一天還有四臺收割機一起收割,第二天只剩下一臺。
收割機沒有駕駛艙,駕駛員穿著厚衣服、戴著口罩站在小小的操作平臺上,一站就是一天,費用按面積算,收一畝70塊錢,一天能收三四十畝。
農機手駕駛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3米多寬的切割刀,輕松地將水稻卷進收割機,秸稈被粉碎,揚到身后的地里,留下未脫殼的稻谷,用輸送管傾倒到貨車里。
貨車來自糧庫,裝滿后直接拉到糧庫,過秤、入庫。
水稻的主人姓劉,并不是本村人,七八年前,他在這里租了2000多畝地種水稻,這塊地是最小的一片。
2000多畝水稻從種植到收獲,劉師傅幾乎不用自己動手,全部由機器完成,他只要出錢雇用就行。甚至賣糧也不用太操心,規模上去了,自然有糧庫的人來地頭收糧。
貨車來自糧庫,裝滿后直接拉到糧庫,過秤、入庫。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劉師傅是專業的種植戶,2000多畝水稻是他的產業,水稻品種不錯,又因為地塊在盤錦,大米產業成熟,基本上不愁銷售。相對來說,天氣情況、病蟲害等因素對水稻生產有影響,這也是農業生產必須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