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住,這就是今年農戶面臨的現狀(后附水稻價格)
有農民稱:如今,投身農業4、5年了,除了一身的疲累,的“收獲”就是滿滿的一屁股債。每年都在投入,每年都在失望,然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年,結果,4、5年下來,債越來越多。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只有投入,收獲零星。那么,到底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
1.農業是受到了重視,但不是主流
我想,作為農民的我們,這一點肯定深有感觸。
2.農業還處在轉折點的初期
現在農業的生產狀況是:一群60歲左右的老農民和各種機器相配合在支撐。雖說各種可租賃的農機和農業服務,可以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但是,想讓農民徹底放棄土地,10年內估計不太現實。我們這些種植戶要種植,就得流轉土地,得要錢。而我們這些土地承包者,才是實際上的佃戶。
3.農業技術欠缺
很多流轉的種植戶,實際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進行過農業生產。對種植品種、人力工資、社會關系,風土人情、種植常識一點都不了解,頭腦發熱就一頭扎了進來。
4.急功近利,準備不足
都計劃著2、3年要掙錢,要回本,結果越干希望越遙遠。前期資金已經投進去,產出還完全看不見,真是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借錢也得熬。
5.農業周期性長,風險大
農業周期性長,風險大,而且農業的滯后性決定了它的表現期比較長。現在的過剩是過去5~8年積累的結果,而現在還沒有進入盛產期的果樹,至少影響3、5年。有種植戶反應:我們這里200畝以上的地主已經跑完了,最早跑的是流轉了1500畝地的家伙,兩年直接撂倒。
6.銷售問題
如果你的地里種了一些西瓜、朝天椒之類可能還好些,但種的如果是地瓜、山藥蛋子之類就有些麻煩了,堆放會發熱,攤開易凍壞,壞的還出奇的快。不僅難存儲,價錢還不上去,搬進搬出得要人工,這些都是成本。還有就是咱們種植水稻的,價格越來越低,農資卻越來越漲,收成不如賠的多。越來越迷茫,農業的未來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