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雖好,可不能貪多
據統計,除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一線品牌,其它的許多品牌產品的違約率都超過了30%,可以說是融資租賃讓工程機械行業累積起來的財富化為烏有,曾經的千萬、億萬富翁,現在都是終身追究責任的千萬、億萬“負翁”。
國內農機行業引入融資租賃也快十年時間了,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克拉斯等跨國公司進口大型高端設備大部分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銷售。國內企業最先使用是2009年一拖東方紅在新疆建設兵團銷售180-200馬力拖拉機時嘗試,之后福田雷沃重工也將工程機械業務上的融資租賃工具延伸到農機產品。
據統計,歐美成熟市場裝備制造業融資租賃滲透率為20-30%,而國內僅僅5%,在農機行業這個比率就更低了,據估計連1%都不到,但這么低的比率,其中用戶違約率和逾期率卻遠遠高于國外。
據業內一位知情人士介紹,2015年、2016年是國內農機融資租賃發展較快的兩年,北京信達、哈銀、海爾金融、三井住友、宜信等力度都很大,推動了融資租賃在行業的普及與發展,但某些公司急于求成,為了追求銷售規模,人為放寬了用戶準入門檻和放松了對用戶的審核,雖然業績做得很大,但風險也隨之放大。
據知情人士反映,2015年A租賃公司在吉林省做了一個多億的業務,主要是玉米收獲機,為了爭奪用戶,A公司放低了用戶首付的比例,有的用戶首付只有20%、10%,據說個別用戶甚至零首付就可以提機,其結果是2016年國家主導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之后,購機戶收入銳減,隨之出現了大面積的逾期和違約,據說光A公司就拖回了200多臺舊玉米機子,價值近5000萬。
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這家公司的這種做法不由得讓我想起了2008年—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的情形,當時,也是為了爭奪用戶,融資租賃公司和工程機械廠商串通起來就是這么干的,是終導致了整個行業雪崩式的信用違約,并讓行業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據說,因為A公司大面積的違約現象出現,曾一度讓整個農機融資租賃行業都很緊張,好幾家公司一度暫停發展新用戶。
分析農機行業逾期率和違約率較大的幾家公司,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特征:急于擴大業務量,人為地放松對用戶資質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