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設備:從制造大國到強國如何轉變?
當前,我國正處于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對農機裝備的需求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農業裝備制造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業機械裝備對提高農業生產率、轉變農業生產盈利方式、推動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意義重大。因而對于農機產品而言,機遇已經來臨,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為農機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宗毅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業現代化是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的重要內容,因此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為目標”的話,農機裝備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支撐成為《中國制造2025》中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是題中應有之義。
事實上,以上只是說明了農機裝備成為重點領域的宏觀原因。
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
“具體而言,農業勞動力快速減量化和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農業生產對農機裝備需求迅速擴大與我國農機裝備及技術供給不足的矛盾,使得農機裝備成為重點領域。”張宗毅表示。
有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業勞動力呈加速下降的趨勢,2013年產業從業人員為2.42億人,比2003年減少了1.20億人,2003年只比1993年減少了0.15億人,1993年比1983年還增加了0.65億人。與此同時,現存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也處于非常嚴重的狀態,1990年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40歲以上農業勞動力所占比例僅為31.20%,而這一數據在2010年人口普查時上升為61.10%,40歲以上的農業勞動力中又有56.52%大于50歲。
張宗毅向記者介紹,無論是農業勞動力的數量還是僅從勞動能力看的平均勞動力質量都處于快速下降的狀態,僅按照目前年均1000多萬的下降速度,10年后我國農業勞動力可能有高達過半的數量減少。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我國農業勞動力和土地兩種要素的相對稀缺性發生重大變化,這也使得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成為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關鍵詞的重要原因。
在目前勞動力下降的背景下,要保障農業生產,就必須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彌補勞動力減量化帶來的生產能力下降,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
農業機械的高度需求只是成為重點領域的一方面原因。更為關鍵的是,農業機械的供給卻沒跟上需求的步伐。
張宗毅告訴記者,“在巨大的需求拉動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部分環節作業補貼等農業機械化扶持政策推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巨大成績。”
記者了解到,2014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除個別環節外已基本實現機械化。
“但是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仍然存在丘陵山區與平原區域發展不平衡、主糧作物與經濟作物發展不平衡、種植業與養殖業發展不平衡等諸多問題。”張宗毅進一步對記者說,而引起這些問題最主要原因,就是技術供給不足,農機裝備制造水平落后,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提升必須依賴于技術瓶頸和制造水平的突破。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對農機裝備需求迅速擴大與我國農機裝備及技術供給不足的矛盾造成我國農機裝備目前的發展現狀,監管層不得不加以思考。
制造水平有待提高
記者在采訪中從業內人士了解到,從制造規模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農機制造大國,但傳統低端產品產能結構性過剩。依靠市場需求的剛性增長和政策的強力推動,中國農機工業連續十年以兩位數高速增長,成為名符其實的農機制造大國。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全球農機工業總產值960億歐元,中國占約占45%,排第二位的歐盟約30%,排第三的北美約20%。然而,前農機行業企業總計約1萬家,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達2400多家,拖拉機、稻麥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等傳統行業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如2014年1-10月,拖拉機制造業同比主營業務收入下降1.4%,而同比利潤下降32.9%。
張宗毅對記者說,“從主要裝備市場占有率來看,主要農機產品國產農機占優勢,但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較低。”
記者了解到,我國大中型拖拉機按銷量排序前3家企業均為本土企業,前10家企業中只有一家外資企業;小麥聯合收割機僅福田雷沃一家本土企業市場占有率就高達60%以上;水稻聯合收割機除了久保田一家日企擁有1/3市場占有率以外,其他市場份額基本為本土企業所占有;玉米收割機的市場占有率排前五的企業,只有一家是外資控股。然而由于受研發能力和制造能力的限制,20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采棉機、10kg/s以上喂入量收割機、高端配套機具等高端農機產品市場幾乎為跨國企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