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業保險現“冰火兩重天”地方補貼不一
2014-07-02
經濟參考報10480
核心提示:位于中俄界江黑龍江沿線的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去年遭遇洪水侵襲,很多農作物受災,農民周俊民種的200多畝水稻幾乎顆粒無收。幸好他參加了農業保險,按照當地農業保險補償標準每公頃三千元,得到了賠償。
位于中俄界江黑龍江沿線的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去年遭遇洪水侵襲,很多農作物受災,農民周俊民種的200多畝水稻幾乎顆粒無收。幸好他參加了農業保險,按照當地農業保險補償標準每公頃三千元,得到了賠償。
同樣是水稻絕產,與他家相鄰地塊的黑龍江墾區290農場的種植戶,卻能按照每公頃1萬元左右的標準得到保險賠償。周俊民說,一公頃就差7000元,我家的地少得賠款四五萬元。統計顯示,290農場絕產作物畝均賠款高達439元,而與之鄰近的綏濱縣絕產作物畝均賠款只有194元,不足墾區一半。
農險補償標準相差數倍
盡管“地挨地”“壟挨壟”,但農業保險補償標準卻相差數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調查了解到,這種情況在我國產糧大省黑龍江省非常普遍。
孫吳縣沿江鄉大樺樹林子村樺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上萬畝農田,地塊挨著黑龍江墾區紅色邊疆農場,但受災后的賠償卻大不一樣。理事長吳德顯說,去年受災后,合作社參加農業保險的地,一畝地賠償了100多塊錢,而旁邊紅色邊疆農場的地,一畝地就賠了四五百元,相差了三四倍。
黑龍江墾區是我國的國有農場群,其所轄的100多個農場分布在黑龍江省70多個縣市區內。由于墾區農業現代化水平高,糧食生產效率也遠高于當地農村地區。雖然墾區僅擁有耕地4000萬畝,不足黑龍江全省耕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但2013年糧食總產已經達到400億斤,占全省1200億斤糧食總產的三分之一。
黑龍江墾區和地方縣市行政區劃相互交叉,經常是地挨地、壟挨壟,一個縣范圍內有三四個農場,一個農場又分布在三四個縣的縣區內。正是由于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劃和系統,很多農業補貼政策執行的標準也不一樣,導致農戶的受益程度相差很多。比如兩個系統內參加農業保險的農戶,實際享受到的賠付標準最多相差四五倍。
保監會黑龍江省監管局有關人士介紹,去年290農場畝賠付額水稻達738元,玉米達441元,大豆達333元,完全與直接生產成本持平,從根本上發揮出了現行政策性種植業保險的再生產保障作用。
但在黑龍江省一些農村地區,農業保險賠償標準卻遠低于生產成本。中國人保財險黑龍江省分公司總經理、黑龍江省保險學會會長張偉等專家介紹,黑龍江省地方農村種植業保險補償金額仍然停留在2008年測算的物化成本水平,隨著物價的上漲,地方種植業保額與物化成本之比僅為30%左右,無法保障實際損失的物化成本,也影響了試點農戶投保的積極性。
地方財力不足致補貼不一
談到當前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張偉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黑龍江是農業大省,糧食總產、商品量、調出量都是,但黑龍江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所得到的政策支持卻不一樣。
黑龍江省保險學會副秘書長夏晚秋介紹,黑龍江地方縣市發展農業保險,中央補40%,省、縣兩級財政拿40%,農民拿20%。一般農民每畝出3元保費,三大作物絕產時,保額分別為每畝水稻200元、玉米145元、大豆120元,每畝的平均保障金額賠付為150元左右,只達到直接物化成本的三分之一,屬于低保費低保障的農業保險產品。
“但墾區內推行農業保險政策,中央補65%,農場補10%,種植戶需拿25%。”夏晚秋說,農戶每畝大約拿三四十元保費,檔保額是地方縣市的2.6倍,檔基本達到作物物化成本,屬于高保費、高保障的農業保險產品。
本文導航:
- (1) 盡管保險公司有不同保障標準的產品可供墾區種植戶和農民選擇,但地方縣市財政緊張,只愿意選擇最低檔次的低繳費低保障保險種類,而農墾地區推行的則是高繳費高保障農業保險種類。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