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

   2014-06-25 開封日報11920
 
  推動全市都市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要多策并舉、多方協同
 
  一是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近年,市委、市政府對農業產業化工作極為重視,多策并舉,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農業產業化組織4622個,固定資產174億元,生產基地種植面積470萬畝,帶動農戶195萬戶。其中,龍頭企業1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9家、市重點龍頭企業124家。2013年,124家市重點龍頭企業固定資產76.3億元,帶動本地農戶106萬戶,帶動農民直接就業3.5萬多人,帶動農民增收38.4億元,銷售收入256.4億元,利潤13.5億元,上繳稅金4.5億元。其中,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的有61家,超5億元的17家,超10億元的3家;有66家企業建有專門研發機構,以多種形式與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等聯合,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品種;在質檢、產品質量認證、檢疫等方面投入28.9億元,以保障產品質量。全市規劃培育的18個產業化集群(獲省政府命名集群5個,市培育集群13個),2013年實現銷售總收入302億元,集群內就業人員2.3萬人,帶動農戶20.5萬戶。5個省級產業集群2013年銷售收入99.9億元,集群內就業人員0.8萬人,帶動農戶14.3萬戶。目前,全市規劃培育集群中在建項目13個,投資總額18.9億元。
 
  從整體情況看,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很多困難和挑戰。一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居多,在做大過程中出現明顯的資金瓶頸;二是整體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實力相對弱,產業鏈不完整,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低附加值多、高附加值少;三是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基地利益聯結關系不強,自建基地少、訂單收購少、經紀人采購多,對農民增收拉動作用有限;四是缺乏頂層規劃設計,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財政扶持不足。
 
  有學者認為,農業強的突出表現是農業產業化程度高。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是農產品加工能力強,沒有發達的農產品加工業就沒有發達的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我市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和根本出路。
 
  因此,加快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要做到:1.強化規劃設計和支撐保障。我市可以構建以初加工、精深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為主要內容,以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建設為主要補充的規劃體系,分別明確發展的指導思想、形勢任務、目標方向、產業布局、戰略重點和保障措施,為行業發展描繪出清晰的路線圖,發揮指向明確、穩定有力的引領作用。2.構建“一主多元”的農產品加工業政策支持框架。研究制定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綜合政策意見,明確農產品加工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以財稅政策為主要支持手段,通過補貼補助、直接投資等辦法,充分發揮其支撐帶動和杠桿調節作用,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等多種力量進入和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鼓勵和調動多種主體積極參與和投身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不斷增強針對性、精準性、實效性、科學性,深入組織開展專題研究,認真借鑒國內外經驗,對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專用加工原料基地建設、先進節能環保型加工裝備研究推廣、優質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品牌建設等加強政策謀劃,積極出臺我市農村出現的扶持政策意見,為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發揮政策支撐作用。
 
  二是加快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都市現代農業,要依靠兩個創新,一個是科技創新,一個是體制創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快、農民就業機會多、人地矛盾突出,客觀上對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要求更為迫切。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主要把握5個方面:
 
  維護好農民的土地權益。一方面,要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城市建設要盡量不占、少占基本農田,特別是花很大代價建成的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和城郊的稻田、菜地。另一方面,要維護好農民的土地財產權益。土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經濟權益、的一塊財產。城市土地資源稀缺,市場價值高,增值潛力大,農民對土地更珍惜、更看重。要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把承包權更加明確地落實到農戶,讓農民吃上“定心丸”。這項工作我市已在通許縣完成性試點,正在擴大試點范圍,穩步推進。
 
  積極穩妥引導土地有序流轉。據調查,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累計流轉土地總面積100.1萬畝,比上年增加34.3萬畝,增幅達52%,流轉率為18.9%。其中,轉包62.8萬畝,出租28萬畝,轉讓3.3萬畝,互換2.3萬畝,股份合作1.7萬畝,其他形式1.9萬畝。在土地流轉的去向上,轉入農戶的面積為46.4萬畝,轉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面積為19.6萬畝,轉入涉農企業的面積為20萬畝,轉入其他經營主體的面積為14萬畝。簽訂土地流轉合同237417份,占全市流轉土地農戶的77.6%。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流轉土地1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68家,規模經營總面積147338畝。這里要強調的是,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的目的是發展規模經營,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不能脫離我市人多地少的基本市情,應當與農民轉移速度相適應,與當地農業技術裝備水平相適應,與社會化服務和主體經營能力相適應,不是規模越大越好,更不是進度越快越好,處理不好容易引起矛盾和糾紛。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據調查統計,全市共有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5152個(含蘭考縣),其中:種植大戶340個,家庭農場220個,農民合作社4468個,市級龍頭企業124個;全市流轉土地1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68家,規模經營總面積14.7畝,其中種植大戶6家,企業12家,農民合作社5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明顯比一般傳統農戶要強。專業大戶農業凈收益平均水平為兩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凈收益平均為15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凈收益為260萬元,而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6270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市場導向明顯。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產品商品率的提高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加面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組織生產并且參與市場競爭。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平均80%的產品是針對市場需求生產的,農業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90%是通過市場銷售的。
 
  但是,都市農業的功能布局、產業結構與一般農區有所不同,往往既有糧食功能區、果蔬功能區,也有養殖功能區、加工流通功能區,滿足城市多樣化的需求。從目前看,我市主要是糧食等大田作物生產,適宜搞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蔬菜水果生產適宜搞“農戶+合作社”模式,畜禽水產養殖適宜搞“龍頭企業+規模農戶”模式,農產品加工流通適宜搞“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這些經營主體各有優勢,代表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
 
  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都市現代農業是一二三產融合的新型業態,領域更廣闊、主體有規模,對社會化服務需求更高、更迫切。要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方向,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都市農業組織化、標準化、市場化程度高,有條件加快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重點支持發展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機作業、農資供應、農產品貯運保鮮、流通營銷等專業化服務。
 
  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據抽樣調查匡算,開封市全年從事農業勞動180天以上的農業生產中堅力量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以上,其中文盲半文盲占31%,小學36%,初中25%,高中7.5%,大專以上約為0.5%。在全年從事農業勞動時間1個月~2個月的農業從業人員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約為90%,其中文盲半文盲12%,小學35%,初中38%,高中以上10%左右。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含量高,規?;N養業發展快,需要有一支職業化的新型農民隊伍。因此,應充分發揮城市教育資源集聚的優勢,統籌利用好各類教育資源,加大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力度,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依靠力量。
 
  扎實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
 
  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落實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菜籃子”產品穩定供給,保障和改善市民生活,是中央對城市工作的要求,也是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重中之重。2013年,開封全市蔬菜累計播種面積200.46萬畝,比上年減9.68萬畝,全年蔬菜總產量488.65萬噸,比上年減少1.79萬噸。其中,大宗蔬菜大蒜65萬畝,產量87.48萬噸;胡蘿卜16.31萬畝,產量53.58萬噸;花椰菜13.4萬畝,產量37.03萬噸;大白菜10.93萬畝,產量39.84萬噸;辣椒32.01萬畝,產量72.61萬噸;番茄6.26萬畝,產量22.18萬噸;大蔥6.01萬畝,產量17.32萬噸;蘿卜6.96萬畝,產量26.58萬噸。初步形成以杞縣葛崗、高陽、蘇木、邢口、付集,通許朱砂、四所樓、豎崗、馮莊,開封縣仇樓、半坡店、西姜寨及金明區為主的大蒜種植區域;以開封縣興隆、半坡店、陳留、范村、朱仙鎮、西姜寨,通許孫營等鄉為主的胡蘿卜種植區域;以通許孫營、馮莊、厲莊,開封縣仇樓、杞縣蘇木等鄉為主的花椰菜種植區域;以杞縣裴村店、高陽、宗店、坂木,通許練成、邸閣、大崗里、豎崗,尉氏永興、南曹、大橋等鄉為主的露地辣椒和以尉氏小陳、水坡等鄉為主的大棚辣椒種植區域;以通許練成,尉氏十八里、朱曲、永興等鄉為主的溫室、大棚和以通許馮莊,杞縣葛崗、高陽等鄉為主的露地黃瓜種植區域;以開封縣八里灣、劉店、曲興、西姜寨、陳留、朱仙鎮,尉氏十八里、永興,杞縣城郊等鄉為主的溫室、大棚、小拱棚番茄及通許朱砂、杞縣葛崗、高陽等鄉為主的露地番茄種植區域;以開封縣朱仙鎮、興隆,蘭考城關鎮等鄉為主的大蔥種植區域;以通許馮莊、厲莊,尉氏水波、大橋、十八里,開封縣陳留、朱仙鎮、半坡店等鄉為主的大白菜種植區域;以通許馮莊,孫營等鄉鎮為主的土豆種植區域。
 
  從上述實際情況看,要進一步推進開封市的“菜籃子”工程建設,應著重抓好以下5項工作。1.確保菜地面積穩定。要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優先將城市郊區菜地劃入基本農田,確保菜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力爭人均不低于1分菜地,蔬菜供給率超過90%。2.強化生產能力建設。在確保糧食生產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重點抓好蔬菜、禽蛋、鮮奶等鮮活農產品生產,加強基地建設,穩步提高自給能力。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農副產品,推進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加強畜禽、水產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強化新品種繁育與推廣,推行工廠化育苗,開展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提升“菜籃子”生產管理水平。3.強化質量監管。農產品質量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要堅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食品。要堅持生產和監管兩手抓,在生產上,重點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從投入品到采收全過程都做到依標生產、可靠;在監管上,重點加快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確保從田間到餐桌各環節的責任可追究。4.完善市場流通體系?,F在“菜籃子”產品生產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城市居民買得貴,而農民賣得賤,兩頭都不滿意,其主要原因在于流通成本太高。要加強“菜籃子”產品產銷全過程監測預警,及時發布動態產銷信息,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風導致的價格暴漲暴跌。統籌規劃批發市場建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落實好“綠色通道”政策,發展農社、農校、農超對接和社區便民菜市,促進貨暢其流,切實把流通成本降下來。5.完善調控保障機制。保障“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要綜合運用財政、價格、保險等手段,引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到“菜籃子”產品產銷的各個環節。探索建立重要“菜籃子”產品調控目錄制度,進一步發揮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作用,價格過低時補生產者,價格過高時補市民。完善重要“菜籃子”產品儲備制度和應急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菜籃子”產品災害、價格保險制度。
 
  深入踐行群眾路線,牢牢抓住“牛鼻子”
 
  如何立足本職,服務好農業發展,為推進全市都市現代農業建設進程,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穩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重要抓手。農業系統是黨和政府聯系“三農”的窗口,與農民群眾打交道最多的部門,群眾觀樹得牢不牢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政府的聲譽和人民的利益。全市農林系統將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實際,找準著力點和關鍵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以教育實踐活動促進都市現代農業跨越發展。一是結合思想實際,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圍繞“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等問題,著力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依靠和服務群眾。二是結合轉變作風,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把反對“四風”貫穿整個活動始終,著力解決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繼續踐行一線工作法,把工作重心放在農村線,撲下身子深入農業生產一線加強工作指導。全體農技人員進駐企業、大戶等開展一對一技術服務,建立樣板田,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瓶頸,樹立農林系統黨員干部求真務實、苦干實干的良好形象。三是結合農業中心工作,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按照穩定政策、改革創新、持續發展的總要求,以“穩糧、保供、提質、增效”為導向,強抓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兩個重點”,實現設施農業、農業招商引資和農業科技創新“三個突破”,夯實高產穩產、生態農業、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產品質量建設“四個基礎”,做強糧食、油料、棉花、大蒜、畜禽、木業、花卉、蔬菜、淡水養殖、食用菌等“十大產業”,努力實現都市現代農業新跨越。四是結合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主動虛心聽取群眾對農林系統自身能力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以求真務實的態度,著力強化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職能建設,加強農業綜合執法、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質量監管等方面的服務。
 
  擴大對外開放,為都市現代農業注入活力
 
  市農林局要抓住開封正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橋頭堡的歷史性機遇,在擁有區位、交通、資源各方面優勢的情況下,充分結合我市打好農業產業化提升攻堅戰的總部署,同歐亞開展廣泛的農業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為開封農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提出新要求,賦予新使命。作為首批24個開放城市,我市在新亞歐大陸橋頭堡布局中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開封同歐亞的農業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一是農耕文化方面合作:通過古絲綢之路,現在開封廣泛種植的石榴、大蒜、葡萄等相繼從西域傳入內地,伴隨著屯田士兵而傳入的還有西域先進的經驗和農業經驗;同時,中國的絲綢和絲織品也傳入西域并經此傳到歐洲。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共通農耕文化為紐帶,進一步加大與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其他地區的農耕文化的交流,加深感情上的聯系,推動開封絲綢之路農業發展的橋頭堡建設。二是重點產業方面合作:我市現階段正重點打造糧食、油料、棉花、大蒜、畜禽、木業、花卉、蔬菜、淡水養殖、食用菌十大產業鏈,培育糧食加工業、棉花加工業、油脂加工業、木材加工業、畜禽養殖和加工業、特色種植、香精香料業、菊花產業八大類農業產業化集群。目前,全市農業產業化集群達到9個。經省政府驗收核準,我市農業產業化集群達標命名的有6個,帶動農戶31萬戶。以我市十大產業鏈為重點,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農業產業的特色,開展積極的交流與合作,將我市產業鏈條通過絲綢之路延伸至國外,開辟新的市場。三是生態休閑旅游方面合作:以絲綢之路城市之間農耕文化相互聯系為切入點,借助開封八朝古都旅游的吸客能力,利用中國菊花文化節和清明文化節的舞臺,搭乘開封交通的快車,開展形式多樣的有關生態休閑旅游的合作。借力花卉王國荷蘭先進的花卉管理經驗及在以花卉為主題的各式鄉村旅游的模式,尋求合作,以進一步提升我市、科學的菊花種植展示模式,提高盆景、精品藝菊技術。進一步豐富中國菊花文化節的活動,打造更多的亮點景區。四是農業重點領域方面合作:我市將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帶動,依據開封農業優勢,做好開封農業對外開放的重點工作,是加強與歐亞的農業技術交流,重點做好借力法國里昂成熟的葡萄種植加工技術,提升我市葡萄產業發展;借力以色列節水技術,緩解我市沙化地的灌溉瓶頸,提升蔬菜產業,保障糧食生產;借力外國市場,打開歐亞農業貿易大門,開辟一條銷售我市優質農產品的新途徑。第二是利用我市特色農業的技術優勢尤其是棉花深加工和西瓜種子培育,結合甘肅、新疆等地域及資源優勢,開展多方位的合作,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開封是一個農業大市,各縣區、鄉鎮情況千差萬別,但基本情況是地少人多,也沒有雄厚的財力來支撐都市現代農業快速實現。因此,開封應當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封市農業和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加快農業和農村綜合改革步伐,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解放和釋放開封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活力;立足開封農業資源稟賦,發揮好開封的地域和區位比較優勢,按照都市現代農業規劃擺好農業生產、流通布局,推進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大力推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組織化、合作化,在此基礎上,積極倡導生產的機械化、標準化,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商品率;繼續加強農村和農業基礎設施、科技培訓和推廣、農產品質量和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使全市農業發展基礎和配套措施趕上先進水平。
 
  財力和需求永遠是矛盾的。在發展都市現代農業過程中,財政部門應當圍繞全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對投融資體制、產業結構調整、保障體系建設以及績效評估等方面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深入探索和把握都市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律,及時把調研結果向各級黨委和政府進行匯報,引入政府決策,重點安排財政資金,強力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