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外來資本大量涌進農業
2014-06-10
金融界網站6480
核心提示:在政策的引導及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影響下,近段時間,外來資本大量涌進農業。格蘭仕也宣布將進軍生態農業,利用原有渠道銷售農產品。
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年聚焦農業,今年來出臺的系列文件更是體現了進一步放活農村經濟,允許資本下鄉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導向。在政策的引導及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的影響下,近段時間,外來資本大量涌進農業。格蘭仕也宣布將進軍生態農業,利用原有渠道銷售農產品。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鄭宇潔指出,在人口、資源、環境的重壓之下,傳統農業經營發展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人們對農副產品數量和質量的需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產業化發展之路,生產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延長農業生產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趨勢。
發展生態農業的關鍵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在一號文件利好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具備潛在投資價值及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其發展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機遇:正如格蘭仕宣布將進軍生態農業一樣,業外資本的進入將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資金的支持。生態農業屬于弱質產業,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多,同時需要2-3年的時間來積蓄力量。其投資回報周期長,地方政府、農戶或農業合作組織往往缺乏必要的發展資金,而企業的進入則能夠為其緩解這一難題。
消費觀念和社會風氣的轉變,彰顯了生態農業發展的潛在價值。去年年底,禮品市場有所變化。在倡導勤儉節約、限制三公消費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煙酒等產品的銷量有所下降。同時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不斷深入,人們對產品的質量也更加關注。在此氛圍下,一些農產品、地方土特產成為消費者新的選擇。而生產無污染、質量有保障的農產品也正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挑戰:外來資本涌入生態農業,加大對其的投資,本是既利于生態農業發展,也有利于企業開拓市場,增加新的、長期盈利點的雙贏之事,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一些企業未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態。生態農業投資回報周期長,為了盡快取得盈利或者增加盈利,企業并未踏踏實實的進行生態農業產前基礎設施投入和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而是把主要的精力和資金放在終端產品的營銷上,甚至希望通過炒作來提高土特農產品價格,謀取一時的豐厚利潤,這顯然不利于生態農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中投顧問發布的《農業產業化競爭情報分析及點評》指出,截至目前,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生態農業建設試點已達3000多個,其中試點縣51個,省級試點縣100多個,其中11個榮獲全球500佳稱號,生態農業建設示范面積已達666.67萬hm2,約占耕地面積的7.生態農業將會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毋庸置疑,但是在具體發展過程中還需政府加強引導,企業長遠規劃,農戶積極參與。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