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桃林在全國農機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五)拓領域重融合,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積極開展農機科技創新,舉辦了多次農機化技術交流活動,玉米籽實收獲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大型拖拉機動力換擋技術、大喂入量聯合收割機技術等科研項目取得重大成果。組織多學科專家研究農機農藝融合難點問題,制定發布了甘蔗、玉米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啟動了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基地建設,著力構建農機農藝融合長效工作機制。各地相繼成立農機農藝融合專家組,河南、吉林等地農業、農機部門共同制定了主要作物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細則,為進一步推動標準化種植、機械化作業創造了條件。各地圍繞優勢農產品布局和主導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機械化向產前、產后延伸,向經濟作物、養殖業等領域拓展。山東、江蘇推進經濟作物、農業生產機械化。山西新建15個檸條機械化平茬收割示范縣。福建、浙江等地積極發展茶葉采摘和加工機械化。陜西大力發展秸稈飼草加工機械化和果品貯藏設施化。江西大力實施“農機上山”果業機械化工程。廣西推廣甘蔗種植、聯合收獲機械;云南、貴州等地大力推廣烤煙移栽機械化技術。內蒙古、甘肅等地發展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農機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力促進了主導產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六)強隊伍重素質,深入開展農機化教育培訓。實施了農機化教育培訓大行動,組織“春耕、三夏、三秋”農機化技術專項培訓、新購機農民培訓和政企聯動培訓等活動,全年共培訓各類農機人員618.7萬人次,其中培訓新購機農民118.6萬人次,陽光工程農機培訓35萬人。舉辦首屆農機技能競賽,29個省區市近1000名選手參加了選拔活動,在檢驗培訓成果的同時,激發了機手學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熱情,各地培訓工作呈現出了你追我趕、齊頭并進的生動局面。江蘇實施“361”人才培訓計劃,加強基層農機人員培訓工作。遼寧以糧食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為突破口,爭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用于加強水稻插秧機和玉米收獲機手的操作技能培訓。湖北省農機局聯合農業高等院校舉辦了7期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培訓班。新疆實施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機行業人才培訓建設項目,著力提高農機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創新能力和技能水平。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為建設現代農業和推動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七)盡職責重成效,加強農機監督管理。完善了《農業機械監督管理條例》配套制度,制定修訂了農業機械事故處理辦法、實地檢驗辦法、事故應急管理意見等規章。組織開展了農機監管知識競賽活動。加強了農機監理工作宏觀指導,提出并分解落實“十二五”期末將拖拉機上牌率、檢驗率、持證率提高到70%以上的目標。積極爭取農機監理惠農政策,寧夏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補助縣區開展農機免費管理,北京、江蘇、上海等地實施農機保險保費補貼,甘肅白銀、遼寧大連等地實行了免費發放牌證,浙江、江蘇等地開展了免費實地檢驗試點工作。深入開展了設施農業裝備監管專項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事故增多的勢頭。規范拖拉機牌證管理,嚴厲打擊個別地方超范圍、跨地區違規發放牌照的現象。規范開展農機試驗鑒定、質量認證工作,公布了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進一步加強農機產品質量、作業質量、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監督管理,開展補貼機具質量保障督導,及時處理農機質量投訴,促進了農機產品質量的改進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總的看,一年來的工作卓有成效,農機化發展形勢喜人。展望明年及今后一個時期,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民收入增長仍將保持較快步伐,農機化法律保障、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工業支撐將更加有力,我國農業機械化整體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仍存在較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農機化扶持政策力度加大、關注度增高,對農機化系統規范落實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對拓展農機化服務領域、快速提升農機化的裝備支撐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農機總動力持續較快增長,對加強宏觀調控引導、穩定提高機具利用效率效益、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積極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適應農機化發展新形勢、順應農民群眾新期待,對提升農機鑒定、推廣、監理機構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機遇與挑戰并存,農機化工作任務繁重。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滿懷信心、堅定決心,堅持抓發展的勁頭不能弱、發展的措施不能減、發展的速度不能緩、發展的質量不能降,進一步鞏固農機化發展的好形勢。
二、依靠科技進步,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支撐引領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作用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農業工作會議,對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特別是農業科技進步工作做出了部署,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科技是關鍵。在糧食產量連續八年增加、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基礎上,我國農業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風險挑戰更加嚴峻。農業資源剛性約束進一步加劇,依靠大量消耗資源的傳統生產方式難以為繼;農業勞動力成本迅速上漲,依靠大量低成本勞動力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空間逐漸縮小;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農業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繼續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科技進步是最重大、最關鍵、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和每一個農機工作者,都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上來,把工作舉措落實在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具體行動中。
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發展與農業科技進步息息相關。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直接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規模化、標準化應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農業科技每向前發展一步,其在農業中的擴散與應用,也帶來了對農業機械化的新需求和發揮農機化作用的新空間。農業機械化正深刻影響著作物品種選育方向、耕作制度變革方向、栽培模式改進方向。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日益從以生物技術為主向生物技術與機械化技術并重轉變。深耕深松、精量播種、精準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統防統治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離開現代農業機械光靠傳統的人畜力根本無法實現。在農業勞動力數量、素質結構性下降的今天,良種、良法的推廣和使用,必然要以農業機械為載體,要與輕簡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相匹配,否則難以有效推廣實施。農業機械化將工程技術和農業種植要求固化在農業機械產品和作業使用上,將面向千萬單個農戶的農業技術示范推廣過程轉變為以標準化的形式集中在具有較高技能的農機手或農機合作社成員身上。農機合作社等服務組織開展從良種購置使用及耕種管防收全環節統一作業服務,科技入社就意味著科技直接到田,顯著縮短了技術應用的傳導鏈條,提升了農業技術推廣到位質量。以農機作業能手為代表的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先進農業科技的需求主體和應用主體。可以說,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科技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入、這樣緊迫。
在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農業機械化過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未來更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農業機械化要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進一步發揮關鍵載體作用,要在培育新型農民中進一步發揮核心紐帶作用,要在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中進一步發揮基礎支撐作用,要在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中進一步發揮重要推力作用。著眼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全局,當前,最主要的矛盾是日益增長的農業機械化需求與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的“短板”和“瓶頸”在科技進步,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科技進步。面對建設現代農業和農機化快速發展的迫切需求,我們要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真正把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農機化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期間,要力爭實現適宜不同區域的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基本形成,油菜、棉花、甘蔗、花生、薯類和果蔬茶類等作物關鍵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基本定型并在主產區推廣應用,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裝備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節約型農機化技術進一步熟化,農機化技術有效供給能力和推廣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農民應用農機化技術裝備的素質顯著提高,農業機械化對推動農業科技進步、建設現代農業的支撐引領作用明顯增強。實現以上目標,重點要做到“四個圍繞,四個著力”:
,圍繞滿足農業生產實際需求,著力加快“三型”農機化裝備技術研發推廣。立足建設高產、優質、、生態、的現代農業需求,大力研發推廣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針對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需求,以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經濟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為目標,重點突破水稻、玉米、馬鈴薯、油菜、棉花、花生、甘蔗等機械化技術瓶頸,形成適宜不同區域、農機農藝融合的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針對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重點研發推廣果蔬茶、設施園藝、設施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關鍵技術與裝備。針對丘陵山區種植制度多樣、規模小、種植分散的特點,大力研發推廣小型、輕簡型農機化技術與裝備。針對有效保護和開發草原的戰略需求,重點發展草業生產機械化技術與裝備;針對促進節能減排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研發以精準變量作業技術為核心的農機裝備,加快普及保護性耕作、旱作節水、土地深松、秸稈還田、施肥施藥等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節地農機化技術。積極謀劃糧油作物機械化生產體系示范工程、經濟作物機械化關鍵技術創新工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機械化技術示范工程等,努力改善農機化科技保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