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專訪袁隆平: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 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
劃重點
中國差不多14億人口,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要進口的,要進口一部分。2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我總是很擔憂的。3我們的農民現在青壯年很少去搞農業,都是老年人、婦女,叫作“婦老農業”,婦女和老年人,年輕人都不搞農業去了。4我覺得我最近一段身體不行了,我原來很少感冒的,現在搞得不好就感冒,感冒。怎么搞的?下降了。
即使早已超過退休年齡,即使即將迎來90歲高齡,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依然堅持到辦公室“上班”。自從2015年卸任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職務后,他現在的身份是該中心研究員,繼續指導雜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謙虛:英文致辭引發網友點贊袁老卻稱是“破碎英語”
不久前,在長沙舉辦的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獻上了一段英文致辭。在致辭中,他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非常愿意幫助其他發展中,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袁隆平:親愛的非洲朋友們,我們熱情地歡迎你們來到長沙參加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我是雜交水稻研發人袁隆平。我很榮幸能幫助其他發展中研究發展雜交水稻,去克服糧食短缺問題,也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達成目標。
這段并不流利的英文致辭,上傳到網絡后迅速被廣泛傳播,贏得網友的紛紛點贊。不少人表示,“可以看出袁老真的老了,都快90了還在忙碌,重于泰山的一生”,看到這段視頻,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記者:您在網上用英文來致辭的那一段,很多人都豎大拇指。
袁隆平:我的英文就是破碎的英語,英文講的就是破碎的英語。
記者:為什么您要用英文?其實中文也是可以的,在這樣的研討會的致辭上。
袁隆平:如果沒有外賓就用中文,有很多外國人的時候做報告用英文好一點,免得他們去翻譯。
點贊:全球已有40多個和地區大面積種植雜交水稻
引來更多點贊的,是在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努力下,雜交水稻已經種到了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非洲,并在當地不斷創造出高產紀錄,原來每公頃3噸的產量,目前已經刷新到了10.8噸。
在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代表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做出承諾,每年派出青年科學家前往非洲相關,從事雜交水稻的科研、推廣、普及工作,繼續幫助非洲發展農業和水稻,提高糧食產量。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團隊通過開辦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國際班,已經為近80多個發展中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個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
袁隆平:全球有1億6千萬公頃稻田,如果一半有8千萬公頃,按現在的情況每公頃增產2噸,可以增產1億6千萬噸稻谷,可以多養活5億人口。這是我的夢想。有一個叫利比里亞,大米完全靠進口,不大,但是每年進口大米是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