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飯碗:讓近14億人吃飽吃好 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編者按: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糧食關系安危、人民幸福。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糧食發展之路令矚目,共和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近14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為糧食貢獻著中國方案。
猗猗嘉禾,今盈我倉。糧豐農穩,盛世和安。
正值盛夏。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大糧倉再到東北黑土地,自南向北,田野上展現一派收獲的希望。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日前在河北省南和縣宣告,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
在江南,早稻已收獲、中稻在成長。水稻主產省湖南,享譽國際的超級雜交稻從這里走上國人餐桌,走向。袁隆平院士領銜的超級雜交稻,代表了當今水平,不斷刷新著水稻高產的紀錄。新世紀以來,超級稻不斷從“高產”向“綠色、、品質”邁進,通過推廣稻蝦、稻魚、稻蟹等立體種養模式,節肥節藥、生態綠色,讓人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在中原,豐收的小麥剛剛顆粒歸倉。小麥主產省河南,已發展為國人的“主食廚房”。河南開展小麥整建制高產創建,從統一良種、肥水管理到病蟲防控、機械收獲,逐步推行標準化生產。“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當地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和主食提升工程。如今,中國人每吃4個饅頭,有1個來自河南;每2個速凍水餃,有1個來自河南。
在東北,秋糧作物已完成播種。糧食主產省黑龍江,昔日北大荒已變身北大倉。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渠相連,肥沃黑土上農機縱橫。各類農民合作社在龍江大地開花結果,大農機、大水利、大合作、大科技,黑土地上展現著現代農業的大氣魄。
圖為6月13日,河北清河縣小麥開鐮收割。夏收期間,全縣有400多臺聯合收割機在不同區域展開作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喬金亮攝
長期以來,西方對誰能養活中國人心存疑慮
【在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西方一直存在對中國糧食的擔憂。面對質疑,中國人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不斷實現新突破,糧食產量連年豐收,質量越來越好、結構更加合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新中國誕生之際,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放言:“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同樣,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1974年,次糧食會議在羅馬召開,各國代表聽到了恍若末日的預測。一些專家告訴他們,據測算,由于人多地少等原因,中國絕無可能養活10億人口。
養活中國人的注定是中國人自己。與美國等新大陸相比,中國確實是人多地少,但中國人的能動性卻不可小覷。1978年的一個冬夜,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將村內土地分包到戶,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的先河。到了1979年,小崗村的糧食產量由之前的每年3萬斤一下子增加到13萬斤。
“保證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讓小崗村民沒想到的是,各地的人們蜂擁而至,紛紛來學習“大包干”經驗。從1982年到1984年,中央連續3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對包產到戶給予肯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此正式登上我國農村土地經營制度的舞臺。到1984年,569萬個生產隊中99%以上都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突破8000億斤,人均糧食擁有量達800斤。
在這一年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上,中國政府向宣布:中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對此,西方并不相信,他們對中國糧食的質疑依然不絕于耳。1994年,美國學者布朗在其《誰來養活中國》一書中,表達了對中國糧食供給的擔憂,認為未來以全球的糧食生產也難以滿足中國巨大的需求。多年后,就連布朗本人也不得不承認,“在《誰來養活中國》出版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中國政府為提高谷物的產量采取了許多行動。這么做的結果是,中國成為基本上可以糧食自給自足的”。
按照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一個糧食增產的持續時間越長,出現拐點的幾率就越大。但是,在經歷了多年連續增產之后,中國糧食發展始終高位運行、后勁十足。回顧糧食發展的歷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產糧國中,只有美國在1975年至1979年、印度在1966年至1970年實現過五連增。而中國在2004年至2015年實現了十二連增的奇跡,此后連續穩定在1.2萬億斤的高位上。
“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糧食新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高質量發展之路。
數字最有說服力。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3大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遠遠高于布朗預測的42.5%的糧食自給率。糧食總產連續7年超過1.2萬億斤,去年達到13158億斤;人均占有量超過940斤,高于平均水平。韓長賦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是8億人吃不飽,現在是近14億人吃不完。”
市場最有發言權。近年來,不僅糧食市場供給充分,肉蛋菜果魚等產銷量也穩居,人均占有量均超過平均水平。從城鎮超市到鄉村集市,粗糧細糧一應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菜籃子”豐富,“米袋子”充實,“果盤子”多彩,成就了時和年豐的中國。
中國始終是維護糧食的積極力量。2011年,時任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總干事撰文指出:“當我在各地訪問時,人們問我為什么有信心可以在我們這一代饑餓,中國就是我的答案。”2016年,時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勞倫特·托馬斯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年來,糧農組織非常自豪地見證了中國以僅占9%的可耕地面積和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22%人口的矚目成就;欣喜地看到中國從早年的糧食受援國轉變為向許多南半球提供技術援助和其他糧食解決方案的主要援助國。
中國人碗里裝的主要是中國糧,靠的就是中國的種子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能否很好地掌握種子的選育、生產、加工技術,能否把優質品種推廣到田間地頭,關乎一國的糧食和百姓能否吃飽飯】
在北京北三環聯想橋東南角,有塊占地150畝的“最貴農田”。與高昂的商品房價相比,這塊地皮彌足珍貴。這些年來,從中國農科院的這塊試驗田里,科學家培育出中單2號、豐抗系列冬小麥等多個主力品種,單品種累計在推廣面積均過億畝,價值不可估量。
距“最貴農田”2公里多的中國農科院大院里,有一座不起眼的3層紅磚小樓。推開厚重的金屬密閉門,立著一排排高大的架子,上面擺放著許多貼著標簽的鐵盒,40多萬份種質資源在此沉睡。這座小樓是始建于1986年的作物種質庫,堪稱農作物的“諾亞方舟”。在零下18攝氏度、相對濕度低于50%的貯存條件下,種子壽命可延長到50年以上。這是中國種業創新的“根據地”和“保險箱”。
這些種子是從哪里來的呢?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位于三亞的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都會迎來700多家科研單位的“育種候鳥”。得益于獨特的光溫熱資源,通過在海南加種一代,育種周期可以縮短一半時間。對于育種科學家來說,不斷繁育出新的種子是其使命。60多年來,一代代中國育種家們遠離家鄉專心搞科研,選育出了無數良種。
今年4月份一天的正午,正是三亞氣溫的時候,83歲高齡的玉米育種家程相文依然在南繁基地緊張地工作著。面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詢問,他說,“玉米授粉時間是在中午時段,這些年來我已經習慣了”。他頭頂烈日,吃住都在玉米地邊搭建的簡易板房里。程相文連續53年的春節都是在南繁基地度過的。他引進和選育了39個玉米新品種,推廣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在程相文等專家們的努力下,改革開放之初玉米畝產只有不到360斤,本世紀初已達640斤。
然而,一場種子戰在范圍內展開。我國種業剛剛市場化并開放市場,而恰逢跨國種業公司全球擴張之時,民族種業發展遭遇巨大壓力。
在種業新政的支持下,育種成果加快從高校院所向種業企業轉移和農民大田應用。目前,我國水稻、小麥、大豆、油菜全部為自主品種,玉米自主品種占85%以上、蔬菜占87%以上,做到了“中國糧用中國種”。遼寧省昌圖縣寶力鎮種糧大戶張強說,“前些年,我的玉米用的是美國先鋒公司的種子,現在1萬多畝地都已經換成國產種子了。一開始也不信,國產種子能比國外的強?2012年試種了600畝,結果發現國產品種不僅抗大小葉斑病,還抗倒伏”。
今年2月份,新的作物種質庫項目在中國農科院破土動工。新種質庫設計容量為150萬份,是現有種質庫容量的近4倍,設施條件更好,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新的種質庫建成后,將與現有的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農作物基因資源和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等一起,構成系統完整的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鑒定評價、創新研究和開發利用體系,為現代種業奠定堅實基礎。
翻開農作物育種領域論文數量排行榜,中國連年穩居榜首,超過美國、日本等,占全的20%。這些年來,程相文內心始終有個信念,“我們有最豐富的種質資源,也應該有競爭力的現代育種產業”。中國種子協會專家顧問組組長李立秋說,截至目前,選育農作物品種4萬多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達到2.7萬個,授權品種超過1.1萬個。據統計,2018年品種權申請量4854件,居。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育種家們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利用我國優質種質資源,培育出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一批國際領先的革命性品種,推動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了5至6次,每次更新都增產10%以上。在廣袤農田里,他們一次又一次創造了人類糧食生產的新高度。我們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和品種:袁隆平和超級雜交水稻、李振聲和遠緣雜交小麥、李登海和緊湊型雜交玉米……
創造中國糧食生產奇跡,離不開農業科技
【如果說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那么一項技術則能創造一個奇跡,創造中國糧食奇跡的正是中國農業科技的快速進步】
如今,我國已邁入農業科技大國行列,水稻、小麥、玉米3大主糧原生質體培養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超級稻研究與新品種選育更是。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改革開放初的27%,提高到2018年的58.3%。1978年我國糧食平均畝產僅337斤,1982年突破400斤,1998年突破600斤,2018年達749.4斤。
現代農業技術同樣降低自然災害的影響。澇是一條線、旱是一大片,“龍口奪糧”靠的是旱作農業技術。我國有近一半的耕地在非灌區,由于資源性缺水嚴重,西北旱作農業區飽受干旱困擾。但該區域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而且降水期和秋糧作物生長期同步,適宜采用旱作技術發展玉米、馬鈴薯等。以覆膜雙壟溝播技術為代表,西北旱作農業的潛力得以充分挖掘,打造了我國糧食生產新的增長極。
病蟲害是糧食增產的克星,“蟲口奪糧”則要靠現代植保技術。如果沒有過硬的植保技術,遷飛性的草地貪夜蛾會讓所過之處玉米幾近絕產;稻瘟病可引起水稻大幅度減產40%以上。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王振營說,我國在病蟲害防控方面經驗豐富,有完善的監測預警體系、專業的統防統治隊伍、實用的各類植保器械,有效減少了病蟲害可能帶來的損失。以今年為例,小麥赤霉病防控面積同比增加28%,發病面積同比減少68%,為小麥增產贏得了主動。
農機是農業科技的物質載體。今年6月份,河北邢臺清河縣小麥開鐮,400多臺聯合收割機在不同區域展開作業。據了解,全縣共播種小麥29萬畝,一周時間即可收獲完畢。
中國已是農機制造和使用大國,拖拉機和收獲機數量遙遙領先。近年的“三夏”,有1萬多個農機作業服務隊搶收搶種。如果天氣晴好,3.4億畝冬小麥只需兩周就能基本收完。如今,帶有計畝測產功能的無人駕駛收割機、帶有漏播監控功能的高速玉米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越來越多地得以應用。
先進技術在廣闊田野發揮作用靠的是大力推廣,“藏糧于技”。據測算,在生產條件相同、投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僅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提高幅度便可在10%以上。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說,“藏糧于技”既要“頂天”,注重科研成果的創新;也要“立地”,把先進技術推廣到戶。圍繞農民需求,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推動將專家的試驗產量變成農民的大田產量。
依托農業科技,在增產的同時,農業綠色發展有了新進展,農業資源利用的強度降下來了,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緩下來了。
重視“三農”投入,方能確保產區“糧倉”安穩
【即使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依然對糧食和農業高度重視,通過加大“三農”投入,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保護糧食主產區積極性】
2018年9月25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剛過,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黑龍江農墾考察。他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這八個字,字字千鈞,體現著我們黨和對國情農情的深刻洞察。
中央始終對糧食有清醒認識:糧食歷來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上真正強大的、沒有軟肋的,都是能確保自己糧食的。決不能因為當前糧食供求寬裕,就簡單地認為今后糧食可以高枕無憂;決不能因為國際市場糧價一時下滑,就簡單地以為可以靠買糧吃過日子;決不能因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縮糧食生產。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確保糧食這根弦時刻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