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楊慶云:“瘋話”成真
我也在納悶:這里地處蘇北水鄉,河溝交錯,水網密布。全鄉陸路與世隔絕,出門不是步行就是船,農活不是人工就是牛。你看啊:
耕作一靠老牛拉梨耙,二靠人工鍬挖耙翻。收割時,女的一把鐮刀彎下腰,男的一根扁擔使勁挑,個個腰酸背痛汗水冒,用船運到場上。脫粒小麥全靠人工摜,打稻布在場上,老牛拉著石滾來回碾壓,趕牛人一邊牽著韁繩跟在老牛后面轉悠,一邊哼起牛號子疲勞,睛天不著慌,雨天著了忙,到手的糧食不知霉爛有多少。
據?廉貽鎮志?記載:1971年夏收,老天不作美,眼睛一睜,今天又下雨,造成近7成糧食霉爛,喂豬都不吃,何況人呢。
農村多少代人,都是沿襲這樣的生產方式,你說,這位副縣長說的不是“瘋話”嗎?哎,但愿哪天能成真,那農民種田就不愁啦,也快活多了。
時光飛躍,變化真快。1975年,生產隊里買了一臺脫粒機,這家伙真神氣,旁邊出糧,前邊出草,大伙兒稱為“小老虎”。盡管機械化,但還得要十人才完成,灰塵滿天飛揚。為了搶季節,我這個做機工的日以繼夜,人不離機,機不離人,幾天下來就像大病一場。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85年1月,全鄉通往縣城的公路建成通車,隨后實現公路村村通。路通機多,村里重視機耕道建設,規劃,分步實施。機耕道一條條筑起路,路面從2米寬的泥路提升到4米的砂石路,目前不少的地方改成6米的水泥路。水泥橋一座座建成,改變農機具轉運靠船裝,不被河溝所困。路橋建成,推動農機的發展,機多了,做機工的也沒有那么忙得屁猴子似的。
2004年,出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后,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買農機具的積極性,有獨購的,也有合買的,出現井噴式發展。農業機械種類也發生質的變化,從東風-12型手扶拖拉機到東方紅系列方向盤拖拉機;從人工喂入式脫粒機到大型聯合收割機,農機具更新換代實現新的飛躍。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出現一大批剩余勞動力,他們不再死守那“一畝三分地”,陸續從農村走向城市,務工、經商、創業,增加收入發家致富,加快農村小康進程。
這幾年,出去發了家、有眼光的農民又返鄉,購買先進的農機具,涌現出大批的農機大戶、種田大戶。現在干農活真省勁,耕作大型拖拉機耕田、平田、播種一氣呵成;施肥有施肥機,既快又均勻;植保治蟲用上無人機,只按電開關,規范用藥,降低成本,減少污染。不用將農藥倒在桶里,一舀一舀地澆;特別是收割季節,“洋馬”奔馳,“谷神”現靈,”聯合”出力,穿梭田間,耀武揚威,這邊出糧裝袋,那邊出草粉碎,就地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運糧回家不用船、不要挑,拖拉機、農用車,直接送到家。即使幾天陰雨天也不愁,全鎮有5家種田大戶購買糧食烘干機,運去烘干,一會兒工夫,潮的進去干的出來。
改革開放40年,副縣長的“瘋話”全成真。農田作業,一樣樣地在突變,古老的農具被遺忘,傳統的農活漸消失,先進的農業機械一個一個地顯現,給農民帶來歡樂的笑,給農村帶來新的喜,但愿更多的“瘋話”成現行。
組委會點評:
老楊是個特例。參加工作以來,在生產隊開過手扶拖拉機,在鄉鎮任過通訊報道組長,做過組織人事工作,在市、省、中央級新聞單位發稿500多篇次,獲獎狀獎章50多份,被10多家新聞單位聘為特約通訊員,多次評為通訊員,當選過東臺市新聞學會會員,現己退休,仍愛筆耕。可以說,這是一個老農機手在另外一個頻道的發聲,意味深長。“瘋話”成真!一個蘇北水鄉小鎮的農機化生活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改革開放將促使更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