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漫天要價轟走2.2億投資,資本與農民就只能“兩敗俱傷”?
一、資本與農民的關系問題很多人都沒整明白!
之所以寫這篇,是這因為這個案例聚焦了資本在下鄉過程中和農民的“種種沖突”,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讓這個問題暴露在公眾的視野之下,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找出其中的根源,才是本文的真正目標。
二、農民漫天要價導致2.2億“到嘴的鴨子飛了”的悲慘非故事!
在這之前,還是有必要簡單交代下事情的概況。這是一個村支書為農村發展殫精竭思,臨近夢想實現而功虧一簣的悲催故(事)事(實)。
貴州興仁縣塘山村(貧困村)村支書根據本村的自然優勢(梯田、山峰、溶洞、天坑)跑斷了腿終于找來一家投資商愿意做旅游開發(總投資預算2.2億),征地300畝(涉及90戶)。消息定下來很多外地務工的年輕人都返鄉回來計劃大干一場,有的買車打算運石料、泥巴。征地過程中2.8萬一畝的土地價格被沒有被所有的村民認可(30多戶釘子戶),有農戶要價至少幾十萬一畝(很多土地已經拋荒多年)。
村支書的溝通工作當然最后是沒有做通,因為很多農民擔心土地流轉后自己的生活咋辦。就這個問題扯了很久,老板決定撤資不干了。此時農民紛紛后悔,委托村主任厚著臉皮去找回投資方,但投資方已經在臨縣投資并已經動工了。
在然后,就是村民后悔的腸子都清了而繼續等待其他投資方到來的孤獨日子。
三、資本下鄉與農民的關系:農民被剝削嚇破了膽!
上文的案例,誰都清楚問題出在哪一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個別農民的觀念根本就與現代社會差別太遠。
作為讀者,你可以說一句“窮山惡水出刁民”然后瀟灑的走開去看其他文章,但小編卻不得不繼續往下寫。
小編想說的有以下六點:
1、驚弓之鳥:農民被剝削怕了,認為資本下鄉就是來廉價搶占自己的土地來了,這種觀念廣泛存在,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分原由的對資本進行“過分”的排斥。就好比你一聽說朋友是賣保險的,就天上的產生警覺性一樣(小黑一下保險行業)。
2、財富分配就是零和游戲:從來不認為多方合作能夠增加財富,認為財富的創造和分配都是零和游戲。所以,只要是要價,喜歡一錘子買賣的思維,一定是要的高到對方出不起,對方只要出的起,就一定是農民吃虧了!
3、對自身土地價值的高估:你的土地賣100萬一畝,你就得給我100萬一畝。根本不知道土地從幾萬到100萬升值,是政策投入、醫院、學校、道路、綠化、深入開發等數十種要素的共同投入的結果,土地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而自己則不分青紅皂白的喜歡獨占所有收益,這根本就與弱勢窮體的不符嘛!
4、對于自身不可替代性的盲目樂觀:農民只所以敢咬住這么高價長時間不松口,只是想當然的認為開發商一定不會撤資,一是前期有投入,二是自己本地的資源。
5、對于自身生計的過分擔憂:很多農民只所以猶豫,是擔心土地沒了自己的以后的生計怎么辦?其實如果你一畝地一年純利潤500元,28000相當于你56年的種地利潤一次給你了。你堅持種地其實還不如拿了這28000來的實惠。(土地承包經營權還剩下10年不到)根本不知道旅游區發展起來了,自己可以有更多的就業和經營機會。(就算你開個小摩的也比種地好?。?/p>
6、抓住機會狠咬一口,盲目要價:不排除有個人釘子戶抱著發財夢獅子大開口,不讓我發財就別想用我的東西,哪怕在我們家是破爛,你要用也必須確保我先發財才行。你自己在土地上經營了一輩子都還貧窮憑什么要求別人讓你發財。這種人在哪里都是攪屎棍。
四、農村的確存在機會,但恐怕能抓住機會的農民寥寥無幾!
作為專注于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的平臺,農地圈見了太多類似的悲催故事。很多投資方這樣描述農民:農民就是看不得別人賺錢,你一賺錢他就提地租。不多給錢你就別經營,因為是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兒的發的財,見著有份!
小編認為,一個事情要分開來看,市場上不少刻意侵占農民利益的事情不在少數,同樣因為農民自身問題而錯失致富機會的也絕非個案。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因為少數人貪心不足而讓大多數人一起“連坐”的悲劇,希望以后能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