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困局:市場化的快刀劈不開農村這塊鈍柴!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啊!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國人喜歡舶來品。規模化農業就是其中之一,聽起來很美好,農民一邊收地租一邊掙工錢,則是媒體用來吹捧土地流轉的標準八股套!
顯然,媒體只說了半句話,或者只采訪了某個村民。稍微一想就能看出其中的邏輯謬誤:既然規模化可以大幅減少勞動力,那么有何來這么多領工錢的農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土地流轉的確數據顯示超過了35%,但這個數據還是只說了一半,另一半是90%都是同村之間流轉。
看來喜歡說半截話,是媒體的通病。婚禮上的新娘子沒有丑的,能理解。
當然了,大喇叭之下必有勇夫,一批人滿懷熱情或懷揣心思的沖進農村,流轉土地打算大干一場,遺憾的是無不灰頭土臉的從哪里來回哪里去了。
理論上,市場化是美好的,現實中,農業市場化真是個噩夢。
二、沒有巨額財政補貼和小農經濟,農業早死了不知多少回了!
農地圈以為,或許是當時可行性研究沒有搞扎實。其實農村大田作物的市場化,掰掰手指頭都能算出來:沒戲。
土地規模流轉把地租顯性化、把勞動力顯性化,這兩項農民自己根本就不算成本,也僅僅剛能夠維持生計。你進來一畝地加1000元成本能賺錢?是理論上你農資、農機環節之類的可以節省部分成本,但是你農機不要買嗎?不花錢嗎?一畝節省200,又搭上1000塊錢成本,整體還是虧800。
糧價改革把糧食定價市場化,但是2016年玉米價格一項,就把農民打懵了。這還是在玉米價格有生產者補貼的情況下,2017年一年玉米就減種了3000萬畝。
農地圈團隊測算過,國內糧食一斤的生產成本在2塊出頭,賣價只有1塊錢,中間的每斤一塊誰承擔了?農民地租、勞動力不算成本,無形中承擔了巨額的生產成本,另一塊就是海量的農業補貼。沒有巨額財政補貼和小農經濟,農業早就死了九九八十一回了!
三、農村的市場化之痛:市場化的快刀劈不開農村這塊鈍柴!
那么農村可以進行市場化改革嗎?
在主糧生產領域,推行市場化改革難度較大,沒有可行性。只能是政策性補助+部分環節的市場化改革。農業生產本身就是虧損的,虧損的行業,何談市場化改革?
在農村土地領域,恰恰應該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富裕農民土地、房產等的財產權,并通過建立市場給予農民變現的通道。
其實農村改革就是三句話:人要出來,錢要進去,貨要上架。因為只有農民出來了,耕地才能集中,適度規模經營才有可能;只有錢進去了,資本化經營才有可能,農民財產權才有落地的通道;只有農產品標準化和上檔次從而可以上架,資本化經營才有利可圖。
對了,好像老大說過一句:農村改革,社會效益要排在位。
言外之意,就是經濟效益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