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85后小伙熟練操控十余種現代農機 獲全省十強農機手
在外事業有成卻選擇回鄉創業
今年32歲的戴隆斌,是奉新縣東風墾殖場的一位普通農民。和多數同齡人不一樣的是,高中畢業后,因種種原因沒去參加高考,而是選擇去江蘇昆山“淘金”。依靠自己的努力,在鋁合金門窗加工、銷售事業上逐步闖出了一片天地。
眷戀故土的父母不愿隨戴隆斌去昆山養老,非得把根留在了家鄉的十幾畝土地。戴隆斌雖說事業有成,卻始終放不下家鄉的父母。此時一系列惠農政策陸續出臺,種田或購買農機都有補貼,糧食收購也有了保護價,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快速提高。隨著不少種糧大戶的出現,他家承包的農田從十幾畝增加到200多畝。于是,戴隆斌的心動了,他決定了返鄉創業。
無師自通迷上農機技術
在外闖蕩不僅給戴隆斌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也開闊了視野。回鄉不久,他發現父輩們依舊采用朝暮傭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勞作方式,雖然這種傳承千年的農耕勞作見證了父輩的辛勞,但在新時代發展的道路上卻顯得落伍。尤其是父親,雖然種田是一把好手,但不會操作花不菲價格購買的農機,還是沒能從辛勤勞作中解放出來。于是,戴隆斌想做的件事就是農耕機械化。
談及從一個門外漢到“全能機王”的華麗轉身,戴隆斌深有感觸地說:“一開始什么都不懂,雖說買農機時廠家會派專業技術人員來指導,但等待的時間較長,且超過了質保期上門服務要收費,尤其是在農忙時節等不起。因此,從那時起,我下定決心要學習農機技術。我先買來農機方面的書,從農機的結構、操控、修理等方面去學。別人吃飯時,我在鉆研機械圖紙,別人休息時,我在操作農機,別人娛樂時,我在和工友們探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我真的迷上了農機,縣里一有培訓,總是時間報名,農機廠家的營銷會也不會錯過。在農機的實際操作中,慢慢地又對育秧機、運秧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收割機、裝載機、烘干機等十余種農機的操作技術了如指掌,日常農機維護、保養都不在話下。”戴隆斌說。
依托農技成為種糧大戶
覺得對農機還沒有“玩”夠的戴隆斌,又拿出多年的積蓄,購買了履帶式聯合收割機等農機。機械化的操作大幅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于是,他很輕松地完成了家中從200畝增至300余畝承包水稻田的耕種收割。嘗到機械化帶來的好處后,他又流轉了500多畝水稻田,并將上年賺取的利潤全部用于購置農業機械。
已積累了豐富農機操作、水稻種植、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經驗,讓戴隆斌有了擴大承包農田面積的底氣與信心。2012年,他承包水稻農田面積達到1400畝,2015達到1700畝,2016年突破2000畝。隨后,新建糧倉、機庫棚、育秧生產車間等累計3000平方米,配套措施樣樣齊全。
期間,戴隆斌擁有的農機完成了“鳥槍換炮”的過程。幾年間,他新購大中型拖拉機3臺、聯合收割機4臺、履帶旋耕機2臺、高速插秧機2臺、大型植保機1臺、自動催芽機1臺、手扶拖拉機3臺、糧食烘干機4臺、育秧流水生產線一套、運糧車7輛。
種糧賺大錢技藝受表彰
為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生產,2013年,戴隆斌牽頭組建了奉新縣隆斌農機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服務面積已達4000余畝。2015年開始,合作社實現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他的團隊在自家農場忙完后,還能去別處的農場幫忙實現創收,年收入可達百萬元以上。
在農友眼中,戴隆斌操控農機技術也堪稱一絕。他可以開著拖拉機玩“漂移”,也就是說,拖拉機到了地頭后,有的農機手打好幾把剎車還掉不過頭來,戴隆斌只要一把剎車就能原地九十度直角甩彎調過頭,就跟在地里玩漂移一般,其工作又快又穩,看著就像一道風景。由此,他榮獲了2015年的全省十強農機手,2016年全省前二十全能農機手等多個稱號。
現在像戴隆斌這樣投身農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成為新時代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業農民。為此,戴隆斌說:“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不但讓我賺了錢,而且也體現了人生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對農業的大力重視,我對未來的農業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