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老司機暢談“踩坑史” 前半生最頭疼的事兒被隔壁老王解決了
此時,外面的一片忙亂提醒所有賴床的人要整裝出發了。因為我們的無人機植保飛防服務隊該去作業了。此時不禁慶幸自己只是個參觀的看客,而不是一名真正的植保隊員。
從縣城到作業地塊,我們開車足足走了3個多小時,進入田地的最后幾公里,全是坑坑洼洼的泥地,小轎車根本無法通行,大家只好集中到大卡車上顛簸前行。
在無數飛手和技術人員看來,在植保作業的旺季,道路上的顛沛流離已是家常便飯,不過最讓他們精神上“顛來倒去”的還是作業技術上的艱難突破。
“最人頭疼的就是精準定位的事兒,簡直困擾我前半生啊。”一位飛手的金句讓所有人都隨著卡車搖晃的節奏前仰后合。
不精準作業成全行業痛點定位不準堪稱細節中的魔鬼
到了田間地頭,才發現前期的準備十分復雜,既要調試裝備、規劃航線,又要協調藥劑、水、充電設備等,一切就緒,已近中午。因戶外陽光太過炙熱,會導致噴出去的藥水大量蒸發,無法有效達到植物,不宜作業,大家只好午餐、休息,等下午2點以后才開始正式作業。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進行植保作業的無人機為多旋翼機型,性價比高,適應性強,易操作。一架無人機搭載5-10公斤的藥劑,可以按照既定航線進行噴灑,起降一次約5-10分鐘。不間斷作業的情況下一架飛機每小時可作業60畝。
聽起來是不是十分完美?單純按作業量來看,無人機的效率要比人工高幾十倍,但上的事就是這樣,細節中藏著的魔鬼會讓一切美麗的東西迅速走樣。
在現場看了才知道,無人機并不是從地頭開始撒藥的,而是有1-2米的空隙,這部分邊界要等到整個地塊都完成后,再進行專門作業,這叫“掃邊”,是個很考驗無人機飛行精度的問題。無人機電量不足或藥劑噴完自動返航后,再次作業的續接也很容易造成麻煩。
因定位精度不足而存在的控制誤差比比皆是,“比如每次作業規定好是4米的噴幅,但普通GPS的定位精度不足,傳統磁傳感器測量航向角的方式也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干擾,無人機的位置就可能偏出去6米多。”一位飛手表示,這就會直接導致重噴、漏噴,“重噴可能造成藥害,漏噴更可能造成部分區域的植被飛防作業無效果,給農戶造成嚴重損失。”
“不精準作業可說是所有植保人的大敵,噴灑技術和產品不成熟是一個方面,無人機的定位精準度不高也是直接原因。”回望和這一問題的交手,南京傲翼飛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傲翼”)產品經理陳程深有體會。
“一般植保無人機都是用普通的GPS導航定位系統,誤差在1至5米,對航拍飛行來說,沒啥問題,但對農業來說,誤差太大了,理想的狀態應該能在一張面巾紙上起降。”陳程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就是說,固定好一張面巾紙,無人機的起降都能精準到這張紙上,這樣才能保證植保無人機能夠實現全自主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