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渴望適應山地丘陵種植區的谷子生產機械

   2017-04-27 中國農業新聞網9570
核心提示:2015年山西省谷子播種面積是340萬畝左右,受市場價格影響,2016年的播種面積是300萬畝,近年來的播種面積基本上是2000萬畝,山西占到1/6左右,較時期面積已經縮減一半以上。
    近日,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建福前往山西農大拜訪郭平毅教授。郭教授是山西農大谷子創新團隊的領頭人,這幾年在谷子生產全程機械化研究中取得了不少突破。又到谷子播種季節了,還有沒有更適宜的農機具?成為老王的一個心結。“去年一畝地間苗費用300元。”王建福覺得,人工費用高是制約合作社發展的一個瓶頸,關鍵300元還請不到熟練、盡心的間苗農民,還是機器靠得住。


 

渴望適應山地丘陵種植區的谷子生產機械

 

    難:丘陵地區缺乏播種機具

 

    2015年山西省谷子播種面積是340萬畝左右,受市場價格影響,2016年的播種面積是300萬畝,近年來的播種面積基本上是2000萬畝,山西占到1/6左右,較時期面積已經縮減一半以上。

 

    “比較效益不差,但是勞動強度大,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兼業種糧的形勢。”王建福說。

 

    盡管谷子耐旱,但品種生育期短、產量不高,增產又有限,再加上谷子種植要整地、施肥、播種、間定苗、除草、中耕、收打、晾曬等,各環節勞動力投入都比較大。

 

    據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數據顯示,種植谷子每畝需10.8個工日,其中最繁瑣的環節——間苗每畝地就需2.5個工日,所以影響了谷子種植面積。

 

    “這幾年,平川地區連片種植的谷子地機械化播種和間定苗,已經解決。”王建福說。

 

    2004年前,榆社縣河峪鄉谷子的種植面積僅6萬畝,畝產300斤左右,畝收入在400元左右。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目前,全鄉谷子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畝產也提高到600斤以上,每畝收入穩定在1800元以上。

 

    面積、產量、收入的“三增長”,這離不開合作社牽頭試驗示范的機械化作業帶動。目前合作社采用的機械化精量播種已經實現旋耕、鎮壓、鋪膜、施肥、播種一次完成,并且實現了不間苗、不除草。

 

    “其中的原理是改變了條播的種植方式,采取了穴播方式,地膜可以將草壓住。”王建福解釋,每畝地除了節省人工,還可以增產100斤左右,而且省下了地膜費用。

 

    “這項技術對晉中所在的東山地區來講是一項增產技術。東山地區積溫低,地膜可以起到增溫保墑的作用。”郭平毅教授認為,一個60歲的勞動力一年種200畝谷子已不是問題。

 

    “但丘陵小地塊的播種和間苗問題還在困擾我們。”王建福說。

 

    王建福的問題不是個性問題。山西是小雜糧王國,氣候多樣,山區丘陵面積占到全省2/3以上。然而適合山區丘陵耕作的小型谷子播種農機具開發不足,成為山西這個谷子種植大省發展的一個瓶頸。

 

    “目前使用除草機動力改裝的播種機一天可以播種十幾畝地。”去見郭平毅之前,有關專家給王建福推薦了長治市永成農機廠的一款小型機械。郭教授又給他推薦了忻州市五臺縣一家農機廠的播種機。隨著山西雜糧產業振興工程的實施,丘陵地區谷子播種機械化已經成為當地農機企業探求的目標之一,但是取得市場認可還需時日。

 

    第二難:谷子機收瓶頸待破解

    “谷穗和麥穗不一樣,是彎曲的,雖然目前市場上有谷子聯合收割機,但都是小麥、水稻收獲機的‘改裝機’,收獲時容易漏谷穗,而且碾壓出來的谷子含雜率高,不利于下一步加工成商品米。”王建福解釋。

 

    這是王建福拜訪郭平毅的另一個小九九。傳統種植中,谷子收獲主要靠人用鐮刀收割、掐穗以及碾壓、脫粒,收獲期長,勞動強度非常大。

 

    隨著農村勞動力老齡化程度加劇,機械化收獲已成為河峪小米專業合作社的一個夢想。近年來,王建福從河北等地購買了不同的谷子聯合收獲機,但是收獲效果很難滿意。

 

    據了解,谷子植株重心高、易倒伏,給收獲增加了難度;在脫穗中容易導致秕谷混雜在谷子里,肉眼難以分辨,給小米加工帶來很多麻煩。谷子脫粒時的損傷和損失問題依然是脫粒機企業需要攻克的首要技術難題。“這中間,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郭平毅教授認為,這種彎路不是研究的方向出了問題,而是國內一些脫粒機廠家誤導,信誓旦旦地說沒問題,一到田間就出現問題。

 

    后來,郭平毅選擇了日本的一款農業機械,對篩子等關鍵零件進行了改裝,實現了谷子收割、秸稈粉碎、脫粒一次完成,在山西晉中壽陽、忻州繁峙縣等地試驗示范表明,其收割效率和脫粒效果取得了質的突破。

 

    “比以前是好多了,但漏穗問題還存在,撿谷穗也不是長久之計。”郭教授團隊的王宏富教授說。

 

    “把谷穗直起來。”郭平毅認為直穗品種有可能是解決谷子機械化收獲的一把鑰匙。

 

    據了解,山西農大選育的一個尚未進入評定階段的“農大10號”,就是一個矮化直穗的品種。“雖然口感還存在問題,但克服這一困難,機械化收獲就不成問題。”王宏富說。

 

    “谷子體系今年也有個直穗的品種進入試驗示范。”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楊軍說。

 

    第三難:需求個性多研發投入少

 

    “精力都耗費在尋找機械上了,咱們一個小合作社,沒有能力和高校、企業共同研發適合自己使用的農機具,但的資源是讓人家把我們作為試驗基地。”王建福說。

 

    河峪小米合作社的機械化窘境也是山西乃至谷子機械化問題的現狀。

 

    谷子在山西不是小雜糧,但是在卻是一個小品類。谷子相對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而言,播種面積小而分散,機具需求量少,小眾化特征明顯。

 

    這意味著研發機具所需投入大且回報率低,所以針對谷類專用機具在我國一直處在研發和小范圍試驗示范階段,無論是地頭的“土專家”,還是農機廠的“正規軍”,都是小麥、水稻等作物的“改裝者”,再進一步就很難了。而且現實是,農機企業一沒有做公益的實力,二沒有利潤驅動,很難有研發的動力。

 

    如何改變谷子“借鍋做飯”的機械化窘境成為一個亟待破解的課題。

 

    “政府部門應大力支持谷子生產機械化項目的開展,企業也應準確定位谷子收獲機市場,各領域通力合作,產學研推聯合攻關,共促谷子生產機械化。”有關專家建議。

 

    “政府補貼,讓大學、農科院等公益研究機構和農機企業合作,形成產業聯盟,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是一個路徑。”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有關人士提議。

 

    “考慮到丘陵山區谷子生長的現實,我們渴望的是適應山地丘陵種植區的小型輕簡機具,而且一定要是要與谷子生長特性相匹配的專用機械。”王建福認真地說。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