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萬畝家庭承包耕地“上了戶口”農民吃上“定心丸”
“把農村一塊塊田地的承包經營權搞清楚了,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就能放心流轉土地,也能更大力度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市委農辦人士介紹。我市自2013年起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目前已有近30萬農戶的承包地面積搞準了、四至搞清了。為扎實推進土地確權,我市搭建市級、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息應用平臺,為下一步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數字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礎。確權過程中,各村、鎮設立了調解員,市(縣)區設有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庭,今年以來記錄在案的1500余起用地矛盾絕大部分都得到了妥善處理。
我市確權成果已有初步應用。目前有承包地的鎮(街道)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已基本建成,推動了承包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累計進場交易1.2萬畝,成交金額1600余萬元。惠山區于2015年獲批成為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市、區),目前貸款金額已超8000萬元,居全省前列。2016年,宜興市被確定為創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省級創新示范縣試點,通過土地托管等形式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今年我市394個應確權村要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上半年完成發證到戶,三季度完成縣級驗收,四季度迎接省級驗收。市委副書記徐劼要求各地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再接再厲,一抓到底,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推進機制,確保確權頒證任務圓滿完成。
通過土地確權,我市將著重在“放活土地經營權”上做文章,進一步深化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鼓勵更多銀行加入,提高農戶、農業企業等參與積極性。我市還將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等方式,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經營權的途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又訊當天,會議還就新一輪示范鎮建設作了細化部署。示范鎮培育建設名單公布,產業集聚型的有新橋鎮、官林鎮、東港鎮、洛社鎮,生態旅游型的有徐霞客鎮、湖氵父鎮、陽山鎮、馬山街道、鴻山街道,古鎮保護型的有長涇鎮、丁蜀鎮、鵝湖鎮。
會議明確,瞄準統籌推進“產城人文”一體發展,各地要打造具有規模優勢、效率優勢、市場優勢的特色支柱產業,努力使示范鎮成為我市謀劃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培育大產業的新高地,成為全市現代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軍。創建示范鎮的鎮、街道要科學完善鎮(街道)發展規劃,大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成一批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和專業園區。針對示范鎮創建,各地要健全完善決策咨詢、掛鉤聯系、工作例會、現場推進、督查考核等制度,對經年度考核被評為不合格的鎮(涉農街道)實行退出機制。各地各部門要深化重大項目、規劃建設、財力投入、土地利用、金融支撐等扶持舉措,探索通過產業基金、PPP模式等融資方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全力推動示范鎮建設,使之成為全省乃至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