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何以要堅守三條底線
2017-01-05
金融時報徐紹峰3890
核心提示:圍繞這條主線,2017年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大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力度;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2017年農業農村工作主線。
圍繞這條主線,2017年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大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力度;要積極穩妥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要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要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圍繞主線,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有一個前提,必須守住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的三條底線。
為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以堅守三條底線為前提?
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這個不用說,因為事關糧食。發改委副主任兼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在回應糧食產量結束12年連增時表示,2016年糧食總產量結束了12年連增,主要跟結構調整有關。雖然減產了,但是從大的數量概念上仍然是豐收的,不影響大局。雖說不影響大局,但糧食數量還是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每年吃飯是個大事。中央之所以特別強調糧食生產能力,也正是擔心一些地方政府,借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一味追求糧食質量,而將數量棄之不顧。特別是,目前玉米等主糧庫存過高,給人一種錯覺,似乎我國主糧都是高庫存,都需要加速去庫存。這種錯覺,會帶來地方政策跑偏,認為主糧種植,只需把質量放在位就可以了,而數量已經高枕無憂。中央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作為前置條件之一,足見中央政府的未雨綢繆、高瞻遠矚,也提醒地方政府,時刻不要忘記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則與我國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否則,在2016年順利完成1000萬人脫貧目標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所要求的“確保2017年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就難以完成。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平均水平。這些都離不開農民的持續增收。中央將“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作為三條底線之一,也正是擔心一些地方政府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甚至帶來農民增收勢頭逆轉,最終使脫貧的農民返貧,影響脫貧目標順利實現。
確保農村穩定不出問題,固然跟十九大召開需要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有關,更重要的是,中央提醒地方政府,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慎重決策,穩步推進,不能胡干、蠻干。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公報中,有這樣一段表述,可謂振聾發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農業的長遠發展,在方向性問題上不能出偏差,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由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牽涉的利益方眾多,對農村社會的震動很大,容易引起群體事件,因此有關方面在改革中,必須吃透中央精神,把準改革方向。一旦在方向性問題上出現偏差,一旦發生顛覆性錯誤,將對農村穩定帶來不容低估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將此作為底線之一,對地方政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行為加以約束。
標簽:
供給側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