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和職業農民
2016-12-02
新民晚報5070
核心提示: 在申城,農民已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
在申城,農民已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
在申城,職業農民從事新型農業,能在哪里就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農業龍頭企業,都行。
職業農民是否勝任愉快,其間的經營和發展,又呈現怎樣的樣貌?今天,市人大代表年終視察新型農業,不妨借這個窗口管窺一二。
先看,家庭農場。2007年,松江區探索發展糧食生產家庭農場獲得成功。2013年起,全市推廣松江經驗。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計發展家庭農場3829戶,其中,糧食生產家庭農場3555戶,水稻種植面積達到45.9萬畝;同時,申城還支持發展機農結合、種養結合、糧經結合、經濟作物、水產養殖等多種形式的家庭農場。
再看,農民專業合作社。截至2015年底,全市通過工商部門年度報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6302家。其中,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合作社有3216家,實有成員6.46萬人,帶動非成員農戶12.28萬戶;合作社經營農作物種植和水產養殖達到128萬畝,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295萬噸,實現經營收入86億元;年經營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合作社有208家。值得一提的是,申城在國內首創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社聯社,由此增強市場競爭力,目前“社聯社”共計近30家。
再看,農業龍頭企業。截至2015年底,申城有農業龍頭企業386家,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林特產業等。年銷售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有84家,10億元以上的13家,50億元以上的有6家,100億元以上的4家。值得關注的是,申城農業龍頭企業正在加快證券市場上市步伐,通過上市融資,吸收社會資本,迅速擴大生產規模,謀求做強做大。
申城新型農業的樣貌,大體如此。至于職業農民,早在2011年,市政府辦公廳就“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關于本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情況的審議意見”復函已表明:在合作社登記過程中,將“農民”的認定由身份界定向職業界定擴展,放寬合作社社員的準入標準,同時著手建立合作社退出機制。
當時,為了促進規模化經營,保障市場供應,申城重點扶持蔬菜類合作社,推進“農超對接”和“農標對接”,鼓勵適當減免合作社生產的優質農產品進入超市和城區標準化菜場的進場費、攤位費。聯華、農工商、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一時間都成了跟合作社“手拉手”的合作伙伴;楊浦、普陀、虹口等中心城區,也協調落實十多家標準化菜場向合作社提供攤位,鼓勵合作社打造品牌。
不僅如此,申城還鼓勵大學生扎根合作社,每年組織招募一批大學生擔任“合作社助理”職務,允許將服務期從2年延長到3年。對在合作社工作滿3年的涉農專業大學畢業生,研究建立“學費代償”機制;合作社急需的農業專業人才也列入本市人才引進范圍,允許辦理人才引進類居住證。
時至今日,新型職業農民又該如何界定?市農委給出的素描是——以農業生產為職業,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而且達到一定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幾年來,申城拿出33個實訓示范基地,經過實訓的新型職業農民日益成為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的中堅力量。截至2015年底,申城共遴選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5566人,有3507人經認定獲得了“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即便如此,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農業專業人才依然匱乏。想想也是,即便不必像前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生產條件相對艱苦、收入相對偏低、社會存有偏見,依然羈絆著大學畢業生長期從事農業工作的職業選擇。以嘉定為例,這里有7萬畝糧田、2萬畝菜田,60歲以下的農業從業人員僅有120多人,要完成糧食和蔬菜生產保有量任務,只能吸納一部分60周歲以上的農民和外來人員從事農業生產,尤其是蔬菜生產。
農業,關乎的根基命脈。今年3月,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健全有利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的政策體系,扶持發展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打造高素質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
在申城,如何以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為核心,加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力度,加大財權、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家庭農場發展能級、提升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做強做大農業企業,都有待創新破解。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