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而上,精準發力,打造農機產業新高地
2016-11-08
李社潮6590
核心提示:在近期農機整體市場下行、短期內產業面臨陣痛的形勢下,吉林省四平市科學研判農機化發展趨勢,因勢利導,化危為機,乘勢而上,高位規劃,行政統籌,以本區域農機中高端產品供給短板為突破點,借力借勢、引技引資,推動農機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打造東北區域中高端農機產業制造新高地,為農機制造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近期農機整體市場下行、短期內產業面臨陣痛的形勢下,吉林省四平市科學研判農機化發展趨勢,因勢利導,化危為機,乘勢而上,高位規劃,行政統籌,以本區域農機中高端產品供給短板為突破點,借力借勢、引技引資,推動農機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打造東北區域中高端農機產業制造新高地,為農機制造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各地舉辦的農機行業論壇、峰會不少;然而,由一個地市級政府作為主辦方來組織的農機行業會議,還從來沒有過這樣行政高規格的,而上個月以吉林省四平市政府為主要主辦方,聯合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吉林省農委,就共同在四平市主辦了“中國四平·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峰會——2016玉米生產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交流演示”活動。四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班子一把手悉數出席,市委趙曉君親自致辭,市長王振才親自做農機產業發展報告。這充分體現和彰顯出四平市對大力推進農機裝備產業做大做強,促進四平市現代農機裝備區域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的實際決心和強有力的重大舉措。
正式在這次峰會上,四平市市長王振才市長正重發布了四平市政府將四平建成吉林省農機產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吹響了在“十三五”期間,立足四平、面向東北、輻射,打造國內的現代化、規模化、功能化、集約化的區域性大型農機產業基地的號角。
近幾年我國農機化快速發展,成為農機制造和使用大國,到2015年規模企業總產值近4300億元,增速7.39%,我國農機制造規模以上企業2000多家,其中包括了主機生產廠,也包括配套件生產廠,形成相對較為完整的農機產業鏈。
為什么四平市政府毅然決然大膽地在這樣的農機產業背景下,特別是農機市場正出現供給大于需求,產品出現過剩,不少企業正選擇或者收縮投資、或者退出農機行業的形勢下,四平市要把農機產業作為優勢產業、作為藍海助推企業積極進軍?
這是四平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對農機進行產業進深入分析論證,審時度勢,從市情實際出發,從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和產業發展規劃。
-------以問題為導向,看到農機產業機遇與挖掘出行業短板。他們通過聘請專業團隊和專家分析,深刻認識到,經濟新常態下給農機產業創造和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保障糧食的戰略需求——人口持續增加和食物消費剛性增長,需要完善保障糧食生產與增產增效農機技術與裝備,成本和價格雙重擠壓;全程機械化的發展需求——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農林牧副業發展,需要推進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和農牧漁業生產機械化技術裝備;調結構促轉型的市場需求——低端市場飽和,農機市場由新增市場逐漸走向更新市場,向中高端產品升級;產業鏈與價值鏈融合的創新需求——“新四化”同步以及智慧農業等新業態的催生,農機技術創新需農機農藝融合,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工程技術與生物技術融合。?這種新常態下區域內的農機持新需求,會給農機產業發展提供具有持續性的市場空間。
新常態下的行業存在的突出短板,又為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提供了舞臺。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在農業裝備市場規模迅速膨脹的背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長期積累的矛盾顯現,產品同質化已成為農業裝備行業的挑戰;中低端傳統農業機械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進入低利潤時代;主要產品產銷持續下降,固定資產投資降溫。?長期提質增效目標下,短期內產業將面臨陣痛:高端產品缺乏核心技術,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創新能力不足成為農機工業發展“軟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農機行業任重道遠。?
----四平具有發展農機的基礎條件。四平市不但是源于解放戰爭時的一座英雄城市,更是一座農機之城,農機產業是四平市傳統優勢產業,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較好的產業基礎。在這里誕生了東風收割機廠等老牌農機企業,近幾年涌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生產規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主打產品的農機生產制造企業,逐漸在省內乃至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從播種到收割全產業鏈,一批以耕整地機械、播種機械、收割脫粒機械、烘干機械、秸桿整拾機械等產品為主的中小農機生產制造企業逐步發展起來,農機裝備制造業成為全市重要產業,例如吉林康達、中聯重科吉林公司等農機制造企業。四平市農機產業一定能夠迅速發展和壯大,成為我國農機化進程中的一只重要力量。
近年來,該市以建設新型裝備制造業示范基地為契機、不斷加大嫁接改造、技術研發力度,加快企業轉型升力,農機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四平由裝備制造業大市向強市邁進,為建設吉林省乃至裝備制造業基地奠定堅實基礎,進而再現四平市農機產業在吉林省乃至的優勢地位。
農機產業是《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將在投資、重大技術專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各方面給予重大支持,這為四平農業立市、打造中國農機城帶來歷史性機遇。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四平市農機產業將進一步整合全產業鏈系統資源,構建現代農機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瞄準市場需求,搭建農機科技融資、信息和服務平臺,加大先進適用機具研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智能轉型,不斷提高中高端型全產業鏈農機裝備供給水平。
---四平所處區域具有農機需求的市場基礎。四平市既是農業發達地區也是農機化發達地區,也必將成為農機產業的集中區。東北黑吉遼加蒙東地區耕地面積4億畝,農業機械化水平走在前列。吉林省耕地面積1.05億畝,農機總動力達到2800萬千瓦左右,大中型拖拉機約45萬臺,綜合農業機械化率73.6%,處于8位。四平是農業大市,糧食播種面積1305萬畝,農機總動力350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4.9萬臺,綜合農業機械化率80%,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未來五年,吉林等東北地區將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機裝備產業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大型、多功能農業機械將逐步成為主導生產工具,處于東北亞區域中心的四平必將成為東北的農機裝備產業研發生產物流基地。到2015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累計投入1435.07億元,補貼各類農機具達3856萬臺。農機補貼政策農民得實惠、企業得發展,農業生產水平、綜合能力、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特別是對農民個人和農機服務組織購置農業機械進行補貼,使農民購機熱情高漲。
國外農機工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動化和駕駛舒適化是農業機械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發展節本農業的有效途徑。借鑒國外農業機械發展的經驗,我國農業機械也應該逐步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同時,四平市具有地理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必將為四平農機產業蓬勃發展助力護航。
---繪制出農機產業發展新規劃。據了解,四平市已經制定出農機制造產業的詳細發展規劃,從產業發展定位上,將四平建成吉林省農機產業基地。“十三五”期間,立足四平、面向東北、輻射,打造國內的現代化、規模化、功能化、集約化的區域性大型農機產業基地。
從企業培育上,做大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以區域內的四平東風、四平康達、中聯重機吉林公司為基礎,規劃建設農機產業園,整合全省資源,制定優惠政策,招大引強,吸引相關企業和新建企業入駐,形成聚集效應,承接產業轉移,以農機項目實施來推動園區建設。
主要規劃構想是,建設一個園區、八個中心。即規劃建設占地500公頃的四平市農機裝備產業園區,園區內布局農機產品制造中心、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產品實驗鑒定中心、售后服務與區域維修中心、農機實用技術培訓中心、物流中心、展銷中心和商務中心。
---四平市已敲定出農機產業主要發展任務。大力發展田間機械。收獲機械:以小麥、大豆、玉米、水稻聯合收割機為重點,提升大型聯合收割機在國內的優勢,形成大中小系列配套產品,擴大市場覆蓋面,提高市場占有率。開發適應收割套種作物的自走式收割機、麥豆收獲機、麥稻收獲機、水稻全喂入式收獲機、半喂入式收獲機、系列玉米聯合收割機等。播種機械:以大型智能化精準播種機為重點,開發為大馬力拖拉機配套、可應用衛星定位的大型智能化精準播種機、免耕覆蓋施肥氣力式精密播種聯合作業機,形成全系列產品,為農村市場服務。動力機械:引進拖拉機制造企業,以生產大中型拖拉機為重點,支持大馬力大型拖拉機發展,形成規模。整地機械:發展為小四輪拖拉機到中大型拖拉機配套的全系列深松整地聯合機械、高地隙半懸掛犁、水田整地機械等新型作業機具。大力發展農牧加工機械。大力發展秸稈打捆、打包、粉碎壓實加工設備。
四平市建成吉林省農機產業基地的戰略規劃,得到了農機行業的認可。在2016“中國四平·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峰會“上,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李安寧代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毛洪代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吉林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包維國代表吉林省農委都表示,要為四平發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全力支持四平農機產業發展,積極做好相關服務工作,為行業和企業發展辦實事做奉獻。
結束語:
政府推動,化危為機,借力引資,政策政策,四平市計劃經過十年的不懈發展,努力將四平農機裝備產業打造成為支撐該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骨干產業,建成國內知名的農機產業基地。
標簽:
農機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