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解讀種植業結構調整 力爭"兩保、三穩、兩協調"
2016-05-05
中國經濟網18860
核心提示: 5月5日,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發布會上就《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的特點和目標進行了解
5月5日,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發布會上就《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的特點和目標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實施好種植結構調整規劃,要力爭達到“兩保、三穩、兩協調”的目標,即保口糧、保谷物;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給水平;做到蔬菜生產與需求的協調,飼草生產與畜牧養殖的協調。
余欣榮表示,《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剛剛公布,對“十三五”時期主要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作了總體設計,其目的就是引導各地按照科學的、生態的和可持續的要求,按照功能區的布局,進行科學調整。總體考慮是,保口糧,保谷物,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給水平,同時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產供應。
他指出,玉米結構調整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調整的區域是“鐮刀彎”地區。“去年下半年,農業部制定并下發了《“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現在各地正在按照《意見》積極做好今年的調整優化工作。在《意見》里,我們提出總的玉米調整思路是,保產能、適當調、產業化。保產能,就是鞏固提升優勢產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玉米生產能力。適當調,就是適當調減非優勢區域特別是“鐮刀彎”地區(包括黑龍江內蒙古第四、第五積溫帶的冷涼地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和西南石漠化地區)的玉米面積。產業化,就是以產業的理念來推動玉米的轉化,提升玉米的綜合效益,實現農民增收、地方經濟能夠比較好的發展。”
余欣榮介紹稱,農業部目前已經先后派出了多批工作組到東北、黃淮海等結構調整任務重的區域進行督導檢查,指導基層干部群眾做好結構調整工作。另外,還組織專家指導組赴東北等區域開展指導服務,而且制定了一系列適宜各地結構調整的技術方案。同時,為了維護玉米調整區農民的利益,農業部會同財政部整合了32.5億元資金支持玉米結構調整,重點用于補助發展糧改飼和糧豆輪作。同時配合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進一步完善玉米收儲政策,積極推進“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改革。他透露,預計今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大豆種植面積預計今年可增加600多萬畝。
此外,余欣榮在發布會上還解讀了《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的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突出綠色引領。提出要把握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做到三個效益的統一。
二是統籌協調推進。在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區域布局、產業融合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和創新辦法。
三是聚焦重點發力。按種植業結構的規劃來指導種植業的結構調整,突出生物和氣候條件的多樣性,遵循農業本身規律,既守住糧食底線,同時又注意到那些非優勢區,指導他們發展更適宜地區發展的產業和品種。對一些糧食主產區,采取特殊的支持政策,比如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四是打好“組合拳”。做好加法,樹立大食物觀,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多途徑地開發食物資源。做好減法,立足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調減非優勢區生產,調減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減輕環境壓力。做好乘法,充分利用光、溫、水、氣、土和生物資源,改變單一種植模式,建立合理輪作制度,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統籌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從而實現農業資源永續利用。
余欣榮表示,《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剛剛公布,對“十三五”時期主要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作了總體設計,其目的就是引導各地按照科學的、生態的和可持續的要求,按照功能區的布局,進行科學調整。總體考慮是,保口糧,保谷物,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給水平,同時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產供應。
他指出,玉米結構調整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調整的區域是“鐮刀彎”地區。“去年下半年,農業部制定并下發了《“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現在各地正在按照《意見》積極做好今年的調整優化工作。在《意見》里,我們提出總的玉米調整思路是,保產能、適當調、產業化。保產能,就是鞏固提升優勢產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玉米生產能力。適當調,就是適當調減非優勢區域特別是“鐮刀彎”地區(包括黑龍江內蒙古第四、第五積溫帶的冷涼地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和西南石漠化地區)的玉米面積。產業化,就是以產業的理念來推動玉米的轉化,提升玉米的綜合效益,實現農民增收、地方經濟能夠比較好的發展。”
余欣榮介紹稱,農業部目前已經先后派出了多批工作組到東北、黃淮海等結構調整任務重的區域進行督導檢查,指導基層干部群眾做好結構調整工作。另外,還組織專家指導組赴東北等區域開展指導服務,而且制定了一系列適宜各地結構調整的技術方案。同時,為了維護玉米調整區農民的利益,農業部會同財政部整合了32.5億元資金支持玉米結構調整,重點用于補助發展糧改飼和糧豆輪作。同時配合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進一步完善玉米收儲政策,積極推進“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改革。他透露,預計今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大豆種植面積預計今年可增加600多萬畝。
此外,余欣榮在發布會上還解讀了《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的四個主要特點。
一是突出綠色引領。提出要把握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做到三個效益的統一。
二是統籌協調推進。在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區域布局、產業融合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思路、創新措施和創新辦法。
三是聚焦重點發力。按種植業結構的規劃來指導種植業的結構調整,突出生物和氣候條件的多樣性,遵循農業本身規律,既守住糧食底線,同時又注意到那些非優勢區,指導他們發展更適宜地區發展的產業和品種。對一些糧食主產區,采取特殊的支持政策,比如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四是打好“組合拳”。做好加法,樹立大食物觀,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多途徑地開發食物資源。做好減法,立足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調減非優勢區生產,調減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減輕環境壓力。做好乘法,充分利用光、溫、水、氣、土和生物資源,改變單一種植模式,建立合理輪作制度,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統籌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從而實現農業資源永續利用。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