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改革將提振低迷的玉米加工行業
中國玉米庫存高達2.5億噸,要想減少庫存,來自玉米深加工行業、飼料加工行業以及乙醇行業的新需求顯得至關重要。目前的玉米庫存超過中國一年的消費需求。這些庫存來自政府臨儲項目下收購的玉米。
中國政府上周表示將停止玉米臨儲項目,縮小國際與國內玉米價差,鼓勵使用國產玉米而不是進口高粱和玉米酒糟粕(DDGS)等低廉替代品。
食品加工商使用玉米來生產淀粉、糖漿和乙醇,但是過去三年中國玉米淀粉行業一直面臨虧損,超過一半的產能閑置。
中國玉米淀粉協會(China Corn Starch Association)秘書長Fan Chunyan表示,這對淀粉行業是個好消息。更多公司將開始提高產量,并且開始盈利,一些公司可能會把產品出口。他補充說,產能利用率可能從近幾年的40%提高到70%左右。
玉米淀粉可以用來生產多種商品,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劑賴氨酸和檸檬酸。中國曾是全球的淀粉出口國。
中國將從今年秋季開始取消實施了十年之久的玉米臨儲項目。玉米臨儲項目導致國內玉米價格比國際水平高出50%,抬高了飼料加工商和食品加工商的成本。
遼寧一家玉米加工廠的經理稱,受臨儲儲政策的影響,許多工廠關門。對于活下來的企業來說,現在是個機會。他表示行業已經虧損多年,他所在公司的工廠也已經停產。
2015年中國飼料加工商進口的飼糧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如果加上玉米進口量,替代了4200萬噸國產玉米的用量,相當于中國全年玉米消費規模的四分之一。
中國每年發放一定數量的低關稅玉米進口配額。配額用完后,中國用戶通常會尋找價格低廉的替代品。在生產乙醇和玉米糖漿的玉米精煉行業,進口木薯和木薯粉經常成為國內玉米的主要替代品。2015年中國的木薯進口量達到近1000萬噸。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Lief Chiang稱,隨著國內玉米價格下跌,軟飲料生產商將會提高玉米淀粉用量,以降低成本。
政策改革也將降低中國養豬行業的飼料成本,提振乙醇生產商的利潤。Chiang表示,飼糧價格下跌將會延長養豬戶的高利潤期,目前養殖戶正在恢復存欄量,而對于玉米加工行業而言,一些產品將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力。
中國酒精行業協會官員稱,今年中國對低廉的美國乙醇的需求也可能減弱,因為國內公司提高產量。2015年中國的乙醇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因為國內玉米價格昂貴。這位官員稱,原材料價格下跌將會提高乙醇產量,進口將會減少。他補充說,中國可能向其他一些出口乙醇,其中包括韓國和東南亞,與美國和巴西競爭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