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藍海 “中國制造2025”激活農業機械市場
2016-03-13
中國投資咨詢網7940
核心提示: 近日,兩會正在如火如荼開展,關于各個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也陸續出臺。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兩會同樣將農業的發展作為重點強
近日,“兩會”正在如火如荼開展,關于各個產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也陸續出臺。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兩會”同樣將農業的發展作為重點強調。特別是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肯定去年發展的同時,強調今年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在此基礎上,農機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典型代表特征,其發展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不言而喻。
眾所周知,盡管近幾年工程機械市場一直處于下滑趨勢,但是農業機械的發展勢頭卻非常迅猛,農業機械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甚至有一些企業在逐步拓展農機領域,欲在農機領域取得突破。今天小編整理了我國農機市場的分析形勢以及企業對在農機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盡管農機行業已從前幾年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回落至8%左右的平穩運行;但在洪暹國看來,無論是從政策大勢還是市場需求等多方面來看,我國農機工業依然處在“大發展”的時代!
“2015年1—11月份,農機行業2422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74.43億元,同比增長7.61%;相比2014年8.55%的增長率,增長速度是下降了,但總體來看,農機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平穩的。”對話一開始,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就不無感慨地說道。
他的感慨,似乎來源于多個方面。首先,相較于整個機械工業的運行狀況來說,農機工業的表現可謂十分亮眼: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1—11月份,機械行業延續了去年的下行趨勢,各項指標均處于低位運行狀態,整個行業的利潤增長率僅為1.18%;而農機工業卻實現利潤總額229.4億元,同比增長9.52%,堪稱整個行業寒冬期里的“一抹春色”。
另一方面,在整體表現不俗的情況下,農機行業本身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行業的運行亮點說明了這些變化:大馬力、新型農業機械漲勢良好;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青飼機械、烘干機械等產品出現熱銷;農機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模式在加快運用。行業變革在醞釀中悄然發生著,這似乎讓洪暹國感到了某種欣慰:“這些行業的運行亮點說明了我們的農業結構在發生變化,從而推動了我們農機工業的變化。”他說道。不過除了欣慰,他似乎更希望這些變革能夠更快一點,尤其是在“攻高端”方面的變革。
眾所周知,與國外先進相比,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水平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那么,這些差距體現在哪里呢?這恐怕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不過,一個小例子似乎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差距。
洪暹國介紹說,現在國外已經出現了一種草莓采摘機械。“我們都知道草莓是很嫩的,所以機器必須得用合適的力度去采摘,不能產生破損;而且,成熟的與不成熟的草莓都長在一起,所以在采摘過程中,機器還得進行智能識別和判斷;此外,采摘完成后,機器還會按照果實大小等特定的規格完成分裝,在田間地頭裝成一盒一盒直接就可以出售了。你想想,這得需要多高的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在草莓這么細分的領域國外都能達到這種水平,我們的差距得有多大!”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而2014年底對廣西甘蔗收獲機械的那次調研經歷,始終讓洪暹國難以忘懷——一個日加工能力為8000噸的糖廠,每天都得需要1萬個勞動力砍甘蔗才能維持其日常運轉。勞動力缺乏、人工勞動效率的低下和勞動成本的增高使國產糖的成本比進口要高出一千多元,已嚴重威脅到我國糖業的;而類似的情況也在棉花等多個領域出現。統計數字顯示,在機械化水平很高的美國,每個農業勞動力所創造的附加值和養活的人口數分別為我國的26倍和20倍;而由于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生產低效率,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均已超過了進口價格,這正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發展的。
事實上,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不僅導致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對農產品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覺得日本大米品質好,所以他們能賣出高價錢;但其實我們東北的大米從質量上來說并不比他們差,只是我們的機械化水平比較低——我們基本上都是自然曬干,烘干機的使用率還很低。”洪暹國說道,“大家都知道,大米的含水率對口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通過自然曬干,含水量就無法得到控制;此外,自然曬干也會面臨著空氣中的污染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我們大米產品的競爭力。”
而畜牧業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洪暹國介紹說,在國外,青飼機、打包機、打捆機等產品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他們用這些機械把草收割、打包、密封起來,密封起來的草會有一個氨化過程,能夠產生更多的蛋白質,牛羊吃了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奶、肉等等質量會更好;但是我們把草收割回來就那么干放著,這部分營養就沒有了。”洪暹國說,語氣中不無惋惜。
事實上,國外農機產品的開發已經向著提供系統化、綜合化解決方案方向發展,產品覆蓋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從整地準備、種植、管理、收獲、到產品加工提供系列化機械與之對應;而在我國,過去只重視拖拉機、收割機等“幾大件”產品的發展,諸多細分領域和生產環節的機械化被嚴重忽視。隨著農業勞動力的日漸匱乏,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已非常嚴峻。
在國內,許多人想到農機產品,可能都會覺得低端;尤其將農機產品與汽車進行對比時,更覺得農機“土氣”。但洪暹國卻不這么認為。“實際上,在國外,農機都是很高端的產品,許多國際知名的企業都以能為農機配套為榮;與汽車相比,農機產品在技術上要求更高、更難,因為汽車只是在行走,而農機卻既要行走,又要在行走的過程中干活。這就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他介紹說,在國外,農機產品技術正向著率、自動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GPS導航、遠程監控、衛星綜合應用系統等諸多先進的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已在農機產品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美國農機巨頭企業迪爾公司的某些種類產品可以自動記錄已作業過的位置,并能找到原作業位置;無論是夜間、無論是風天、無論是丘陵坡地,都能保證作業質量;各種衛星資料可實時提供農產品質量、產量的預測數據;而應用由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專家智能系統和遙感技術相結合,可以根據地力變化實施變量播種。不僅僅是迪爾,凱斯紐荷蘭、阿格科等多家企業均可提供類似的產品。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發達的農機產品不僅品種覆蓋面廣,而且質量精良、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農業生產方式;而我國農機工業雖然在快速發展中,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基礎共性技術薄弱、綠色制造水平低、高端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缺乏,3000多種農機裝備需填補空白;我們行業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有2200多家,但工業總產值僅相當于兩個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洪暹國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這一方面顯示了我們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農機工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在過去的幾年間,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在范圍內掀起。中國于去年正式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緊跟時代步伐,搶占制高點。讓洪暹國感到高興的是,農機工業被正式納入其中,作為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能夠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之中,對于農機工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雖然多年來對于農機工業的發展一直有著支持,但始終缺乏比較系統、的支持,而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意味著這個行業將會有更加系統而的支持措施。”他不無興奮地說道。
據悉,在相關部門的委托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經過充分調研和準備,已初步形成了《農機裝備制造發展行動方案》。洪暹國透露,方案將以五年為契機(2016——2020),實施“公共平臺建設、基礎共性強化、農機農藝融合”等七大重點行動,以及“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金融資本扶持政策、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等六大保障措施,以此大力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制造的跨越與發展。“我們沒有直接形成十年的規劃,而是結合實際,先制定五年的行動方案;實施完這個方案后,再實行下一個五年行動方案,以此循序漸進、逐步推行。”洪暹國說道。
眾所周知,盡管近幾年工程機械市場一直處于下滑趨勢,但是農業機械的發展勢頭卻非常迅猛,農業機械在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甚至有一些企業在逐步拓展農機領域,欲在農機領域取得突破。今天小編整理了我國農機市場的分析形勢以及企業對在農機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盡管農機行業已從前幾年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回落至8%左右的平穩運行;但在洪暹國看來,無論是從政策大勢還是市場需求等多方面來看,我國農機工業依然處在“大發展”的時代!
“2015年1—11月份,農機行業2422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74.43億元,同比增長7.61%;相比2014年8.55%的增長率,增長速度是下降了,但總體來看,農機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平穩的。”對話一開始,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洪暹國就不無感慨地說道。
他的感慨,似乎來源于多個方面。首先,相較于整個機械工業的運行狀況來說,農機工業的表現可謂十分亮眼: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1—11月份,機械行業延續了去年的下行趨勢,各項指標均處于低位運行狀態,整個行業的利潤增長率僅為1.18%;而農機工業卻實現利潤總額229.4億元,同比增長9.52%,堪稱整個行業寒冬期里的“一抹春色”。
另一方面,在整體表現不俗的情況下,農機行業本身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行業的運行亮點說明了這些變化:大馬力、新型農業機械漲勢良好;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青飼機械、烘干機械等產品出現熱銷;農機電子商務等新型商業模式在加快運用。行業變革在醞釀中悄然發生著,這似乎讓洪暹國感到了某種欣慰:“這些行業的運行亮點說明了我們的農業結構在發生變化,從而推動了我們農機工業的變化。”他說道。不過除了欣慰,他似乎更希望這些變革能夠更快一點,尤其是在“攻高端”方面的變革。
眾所周知,與國外先進相比,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水平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那么,這些差距體現在哪里呢?這恐怕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不過,一個小例子似乎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差距。
洪暹國介紹說,現在國外已經出現了一種草莓采摘機械。“我們都知道草莓是很嫩的,所以機器必須得用合適的力度去采摘,不能產生破損;而且,成熟的與不成熟的草莓都長在一起,所以在采摘過程中,機器還得進行智能識別和判斷;此外,采摘完成后,機器還會按照果實大小等特定的規格完成分裝,在田間地頭裝成一盒一盒直接就可以出售了。你想想,這得需要多高的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在草莓這么細分的領域國外都能達到這種水平,我們的差距得有多大!”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而2014年底對廣西甘蔗收獲機械的那次調研經歷,始終讓洪暹國難以忘懷——一個日加工能力為8000噸的糖廠,每天都得需要1萬個勞動力砍甘蔗才能維持其日常運轉。勞動力缺乏、人工勞動效率的低下和勞動成本的增高使國產糖的成本比進口要高出一千多元,已嚴重威脅到我國糖業的;而類似的情況也在棉花等多個領域出現。統計數字顯示,在機械化水平很高的美國,每個農業勞動力所創造的附加值和養活的人口數分別為我國的26倍和20倍;而由于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不高、生產低效率,我國主要農產品價格均已超過了進口價格,這正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發展的。
事實上,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不僅導致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對農產品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覺得日本大米品質好,所以他們能賣出高價錢;但其實我們東北的大米從質量上來說并不比他們差,只是我們的機械化水平比較低——我們基本上都是自然曬干,烘干機的使用率還很低。”洪暹國說道,“大家都知道,大米的含水率對口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通過自然曬干,含水量就無法得到控制;此外,自然曬干也會面臨著空氣中的污染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我們大米產品的競爭力。”
而畜牧業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洪暹國介紹說,在國外,青飼機、打包機、打捆機等產品的使用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他們用這些機械把草收割、打包、密封起來,密封起來的草會有一個氨化過程,能夠產生更多的蛋白質,牛羊吃了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奶、肉等等質量會更好;但是我們把草收割回來就那么干放著,這部分營養就沒有了。”洪暹國說,語氣中不無惋惜。
事實上,國外農機產品的開發已經向著提供系統化、綜合化解決方案方向發展,產品覆蓋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從整地準備、種植、管理、收獲、到產品加工提供系列化機械與之對應;而在我國,過去只重視拖拉機、收割機等“幾大件”產品的發展,諸多細分領域和生產環節的機械化被嚴重忽視。隨著農業勞動力的日漸匱乏,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已非常嚴峻。
在國內,許多人想到農機產品,可能都會覺得低端;尤其將農機產品與汽車進行對比時,更覺得農機“土氣”。但洪暹國卻不這么認為。“實際上,在國外,農機都是很高端的產品,許多國際知名的企業都以能為農機配套為榮;與汽車相比,農機產品在技術上要求更高、更難,因為汽車只是在行走,而農機卻既要行走,又要在行走的過程中干活。這就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他介紹說,在國外,農機產品技術正向著率、自動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GPS導航、遠程監控、衛星綜合應用系統等諸多先進的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已在農機產品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美國農機巨頭企業迪爾公司的某些種類產品可以自動記錄已作業過的位置,并能找到原作業位置;無論是夜間、無論是風天、無論是丘陵坡地,都能保證作業質量;各種衛星資料可實時提供農產品質量、產量的預測數據;而應用由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專家智能系統和遙感技術相結合,可以根據地力變化實施變量播種。不僅僅是迪爾,凱斯紐荷蘭、阿格科等多家企業均可提供類似的產品。
“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發達的農機產品不僅品種覆蓋面廣,而且質量精良、技術水平越來越高,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農業生產方式;而我國農機工業雖然在快速發展中,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基礎共性技術薄弱、綠色制造水平低、高端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缺乏,3000多種農機裝備需填補空白;我們行業規模以上農機企業有2200多家,但工業總產值僅相當于兩個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洪暹國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這一方面顯示了我們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農機工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在過去的幾年間,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浪潮正在范圍內掀起。中國于去年正式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緊跟時代步伐,搶占制高點。讓洪暹國感到高興的是,農機工業被正式納入其中,作為十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能夠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之中,對于農機工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雖然多年來對于農機工業的發展一直有著支持,但始終缺乏比較系統、的支持,而被列入《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意味著這個行業將會有更加系統而的支持措施。”他不無興奮地說道。
據悉,在相關部門的委托下,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經過充分調研和準備,已初步形成了《農機裝備制造發展行動方案》。洪暹國透露,方案將以五年為契機(2016——2020),實施“公共平臺建設、基礎共性強化、農機農藝融合”等七大重點行動,以及“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完善金融資本扶持政策、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等六大保障措施,以此大力推進我國農機裝備制造的跨越與發展。“我們沒有直接形成十年的規劃,而是結合實際,先制定五年的行動方案;實施完這個方案后,再實行下一個五年行動方案,以此循序漸進、逐步推行。”洪暹國說道。
標簽:
農機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
- 2813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03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61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73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98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4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2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38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3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