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期盼:誰種糧就給誰補貼
“出臺糧食補貼政策,本義上為了鼓勵糧農多種糧,保護糧食。但近些年來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主要的問題就是農村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大量的耕地被扔給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或者干脆撂荒。如果還是按當初的辦法進行補貼,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了。”于寶豐說,近年來,仁豐農機聯社就是在農村土地耕種不力的情況下,將大量的土地以承包、托管的方式流轉過來,進行集約化經營,實行全程機械化生產。在現有承包、托管的土地中,被村民棄置不管的山地、澇洼地就占了相當一部分。托管的土地在實行全程機械化經營之后,農戶一畝土地可以節省成本200多元。土地集中承包、托管作為眼下最有效的流轉方式,解決了農村家家戶戶小生產狀態下的低效率、資源浪費問題,正在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關注和歡迎。建立在托管方式下的全程機械化,已經成為農民的選擇。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加速土地流轉,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已經是大勢所趨。
那么在新的形勢下,糧食補貼政策應該如何調整?“當然應該是誰種糧就補給誰,這是實現糧食補貼真正意義的辦法。”作為土地集約化經營的實踐者,于寶豐深有感觸:如果有了這部分補貼支持,仁豐農機聯社可以采購更多更先進的設備,也會在現有托管面積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倍到兩倍。同時,借助土地集約化的優勢,聯社可以大面積推廣玉米密植新技術,進行保護性耕種(秸稈直接還田、深松整地、春季免耕播種)、標準化生產(科學施肥、提高地力)等。資金問題是仁豐農機聯社的瓶頸。今年,仁豐農機聯社為了增加大型農機設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貸款400多萬元。這部分貸款沒有享受政府提供的擔保支持,也沒有貼息,完全是農機戶自己承擔風險。而且后續的設備維修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近兩年來,由于糧食價格等因素影響,聯社一直在賠錢經營。因此,只有積極的政策扶持,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土地流轉才能加速,農業機械化的步伐才能加快。
仁豐農機聯社所在的瓦房店市泡崖鄉,近一半土地已經實現了土地托管,未來幾年,該鄉大部分耕地有望實現全程機械化。于寶豐說,土地集約化經營既然是正在大力推進的戰略,保護種糧大戶利益、鼓勵種糧大戶的積極性,也應該積極推行。這其中,種糧補貼等政策的調整,就應該向種糧大戶傾斜,實現“誰種糧就給誰補貼”的定向補貼目標,以往撒芝麻鹽的補貼辦法,應該休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