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烘干機,想說愛你不容易

   2015-06-16 中國農機化導報5650
核心提示:我國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10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發展糧食烘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我國的烘干機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生產企業少、機具價格高、使用要求高等諸多因素都制約著其發展。
   我國每年因霉變造成的糧食產后損失高達2100萬噸,占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發展糧食烘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我國的烘干機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生產企業少、機具價格高、使用要求高等諸多因素都制約著其發展。

 

  每到收割季節,烘干機便成為農民朋友愛不釋手的農業機械。烘干機在基層普及的情況如何?在推廣發展中有哪些難題?記者近日來到農業大省安徽進行調查。

 

  現象:有人歡喜有人愁

 

  午收時節,記者來到安徽省定遠縣連江鎮路陳村種糧大戶周幫明家中時,他正在忙著用烘干機烘干小麥。高達近10米的一組烘干機正在“轟隆隆”地運轉。“一天能加工15噸小麥。”周幫明說,除了自家流轉的5000畝小麥加工外,他還代加工鄉鎮其他農民的小麥,收3分錢一斤的成本費用。

 

  “這臺烘干機是2013年上馬的,當時享受了的農機購置補貼,我個人掏了十來萬元。”周幫明說,這組機器基本上可以滿足整個連江鎮的糧食烘干需求。

 

  相隔幾十里路的劉集鎮張莊村的種糧大戶曹尚略同樣也享受到了農機購置補貼。去年,他投資數十萬購進了一臺大馬力的烘干機。“自從有了烘干機,我們再不怕收麥子時遇到惡劣天氣了。”曹尚略稱,特別是自己家有倉儲設備了,麥子烘干后也不用急于出手,等到價格高走時再出售,讓種糧的效益化。

 

  同樣在安徽,濉溪縣種糧大戶王俊良可就沒有這般幸運了。從事多年種子種植的王俊良一直以來夢想上一套烘干設備,多方打聽機型和價格,希望能通過農機購置補貼優惠購買烘干機。誰知道卻被告知,該縣還沒有將烘干機列入農機購置補貼的目錄。這意味著他只能靠自己全額投入購買機器了。他思考再三,還是想等等政策再買。

 

  原來,安徽省的農機購機補貼資金是分配到各縣區。由各縣區根據實際需求情況來列出當年可享受農機購置補貼的農機目錄。由于資金有限,大多數縣區都根據實際需求的輕重緩急來設置購機目錄。這就造成了各個縣農機購置目錄不一樣的情況。有些縣區把烘干機列入目錄,有些則沒有列入。

 

  發展:走得早且快

 

  “安徽省扶持發展糧食烘干機械化,主要基于三個需要,一是抵御陰雨災害天氣;二是緩解曬場緊缺矛盾;三是提高糧食品質。為推動發展,從2005年起,安徽將糧食烘干機械作為非通用目錄納入購機補貼范圍。2010年之前按照規定的補貼率(30%)進行補貼。2010年起實行定額補貼。2015年將其納入重點補貼機具范圍。”安徽省農機局副局長縱風云介紹說。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安徽省就開始關注糧食烘干機械化,并開展推廣試驗。起初,因烘干機械大都是大型機組,產品單一,投入較大,且與家庭經營模式不相適應,進展緩慢。直到2000年,隨著性能良好的小型烘干機械出現和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以及機械化收獲水平提高、收獲期集中,糧食烘干機械逐漸受到農民青睞,該省農機部門趁勢將烘干機械化作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一環,首次把烘干機械化納入現場演示會、技術培訓班的內容,加大了推廣示范的力度,烘干機械逐年增加,尤其是沿江、沿淮的水稻種植區,糧食烘干機械化發展速度非常快。到2012年底,全省糧食烘干機保有量為3204臺,2013年達到了4398臺,2014則達到5447臺。

 

  分析:“攔路虎”仍不少

 

  “近年來,安徽糧食烘干機發展勢頭迅猛,超過了比鄰的江蘇省、浙江省,但同時,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在于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不足。”安徽省農機化協會會長郭子超介紹說。

 

  郭子超稱,以2012年為例,安徽省對烘干機采取定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臺4萬元。全年共補貼糧食烘干機1055臺,使用補貼資金3326萬元,其中省內企業補貼714臺,使用補貼資金2277萬元。目前烘干機市場需求量仍然較大,尤其是部分水稻產區,購機補貼資金還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據悉,自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安徽省糧食烘干機購買量逐年提高,但是大范圍推廣應用還存在較多困難。安徽省農機部門還曾為此專門召開過座談會。與會專家認為還是有許多制約烘干機推廣發展的實際困難。

 

  一是機具價格較高,進入安徽省2012年補貼范圍的84個型號的糧食烘干機,因功率、容量、品牌不同,價格在6萬元-42萬元之間。農民購買一臺烘干機,除去補貼個人也需要投入數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對農民而言負擔較重。安徽省烘干機批量生產與戶營規模小、品種不統一之間存在矛盾,烘干能力得不到實現,投入產出比低。農民選擇機械化烘干支付的成本由于糧食出售時在價格上得不到回報,影響了使用烘干機械的積極性。

 

  二是機具占地要求高,糧食烘干設備屬于長體大型設備,對庫房建設、電力配置均有較高要求,而農機具倉儲庫房建設和經營場地審批難的問題,也成為制約烘干機發展的一大因素。投入大,用地難。購買使用烘干機,購買機械的成本占總投入30%,加上建廠房、倉儲的投入,總投入較大,而且在農村用地問題難解決,農民自建的積極性不高。

 

  三是機具操作技術要求高,不同的糧食品種對烘干要求不同,安徽省主產小麥、水稻,烘干需求以水稻為主,這需要特定的技術人員按技術規程操作,同時烘干機的維修保養要求也比較高,一般種田散戶發展烘干機基本不可能。

 

  除此之外,烘干機購買者很多是糧食收購、加工企業,與農機購置補貼補給農民的初衷有一定沖突,給購機補貼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惑。烘干機機械單一,特別是缺乏移動式產品,難以滿足家庭經營需求和擴大服務面。

 

  鏈接


  怎樣選擇合適的烘干機?


  ◇挑什么機型?

 

  不同的糧食品種可以選用不同的烘干機。如以小麥、水稻為主的糧食產區可選擇混流、混逆流型式的烘干機。如以玉米為主的產區,可選擇多級順流高溫快速烘干機。如以水稻為主的產區,可選擇順逆流、混逆流等低溫、大緩蘇段烘干機。不同的糧食有不同的干燥工藝和不同的烘干溫度,根據烘干期糧食數量的多少,也可選擇不同型式的烘干工藝和烘干機。如糧食品種多,數量少或糧食分散存放,應選用小型分批(循環)式烘干機或小型移動式烘干機。如品種單一,數量大,烘干期短,應選用大型連續式烘干機為宜。

 

  ◇選什么熱源?

 

  選擇烘干機時必須考慮當地的能源資源,以做到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如有煤礦的糧食產區,熱源以用煤、無煙煤或焦炭為宜,其價格經濟,但燃煤熱風爐一次性投資大。有油田和天然氣的糧食產區,可用輕柴油、重油或天然氣及丙烷等作為熱風爐燃料,這類燃料使用成本高,但熱風爐一次性投資小。專用種子烘干機應用燃油或天然氣的熱風爐為宜,因為它的風溫穩定,易控制,能夠保證烘干種子發芽率。

 

  ◇要什么附屬設備?

 

  烘干機要完成好烘干作業,需配備一些附屬設備。連續式烘干機在儲糧段應設上下料位器(或溢流管等),流程中的暫存倉應設滿倉料位器,提升機應有自動停機及堵塞報警裝置等。電機應設有過載保護裝置,并能實現手動和自動連鎖控制。排糧機構應能實現調速或無級變速。溫控儀表應能顯示熱風溫度及各段糧溫,并能高溫報警。為測試糧食的含水率,應配備快速水份測試儀。

 

  ◇出了故障咋辦?

 

  烘干后的物料水分含量大于規定數值,其方法是控制烘干機的生產能力,加大或減少熱量的供給。

 

  滾圈對筒體運轉有擺動,其原因是滾圈的凹形接頭側面沒有夾緊,方法是用墊板使滾圈和凹形接頭保持均勻且夾緊適當,防止過緊而容易發生事故。

 

  大齒輪與小齒輪的嚙合間隙被破壞,其原因是拖輪磨損、擋輪磨損、小齒輪磨損,其方法是根據磨損情況進行車削或更換,也可以反面安裝或成對更新。

 

  通體振動,其原因是拖輪裝置與底座連接被破壞,方法是校正緊固連接部位,使其處于正確位置;滾圈側面磨損,方法是根據磨損程度,對滾圈進行車削或更換。

 

  專家觀點:大有可為的烘干機

 

  糧食烘干,入倉,應是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最后一個關鍵環節。當農業機械化在解決了糧食生產的耕耙播收以后,當農民看到發展烘干機械既能確保糧食,又能提高糧食品質的時候,烘干機械便成為農民的重要選擇。

 

  當前,農機化的發展進入一個升級換檔,強力爬坡的新階段。烘干機的發展正趕在這個節點上。

 

  2004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強勁推動下,安徽省樅陽縣農民首先購買和使用烘干機械。在此之前,安徽農民收打的糧食基本全靠太陽曬。烘干機械的使用僅僅局限在糧食、種子、農墾等部門。因為那時農民口袋里沒有錢,手上沒技術,市場上少產品,農民對烘干機可望不可及。

 

  農機化的發展是一個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發展過程。長著一雙市場眼的企業家們看準了烘干機市場。2005年,安徽省家烘干機制造企業——合肥金錫機械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其產品受到農民青睞。接下來的十年,全省烘干機生產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技術不斷創新,產品不斷完善,到去年底,全省烘干機生產企業增加到23家,是清一色的民營企業。產品從兩噸到一百噸有近百個型號,去年的生產量超過5000臺。

 

  烘干機的上市吊起了農民的胃口。他們知道使用糧食烘干機械,不僅能確保糧食生產,還提高了糧食品質和效益。基于這種認識,烘干機的發展便勢不可擋。

 

  生產上需要,是烘干機發展的要素。以小麥生產為例,過去農民把收、種作為小麥生產的關鍵環節。每到收獲季節,農民像打仗一樣緊張。成熟的麥子早一天收割就是實實在的果實,晚一天收割,遇到連陰雨,小麥可能會發生霉變,甚至化為烏有。民謠說:“小麥生長230(天,即小麥生長期),收多收少在兩端,種時有個好墑情,收時有個好晴天。”農民把豐收的希望寄托在老天。隨著農機化的快速發展,舊民謠變成新民謠:“小麥生長230,收多收少在兩端,種時使用精量播,收時使用大聯合。”民謠反映了時代的進步和變遷,標志著農業正由傳統的生產方式向機械化生產方式跨越。這表明農民對農機作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農機的應用要求越來越高,機械化在建設現代農業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

 

  經濟上可能,同樣是烘干機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民口袋里有了錢,便把農機化向高層次推進,購買使用烘干機械,逐步擺脫種田完全依靠大自然陽光雨露的狀況。合作社、種糧大戶、糧食加工大戶成為購買烘干機的主體。目前,安徽省烘干機基本上都是糧食大戶或合作社購買的。省農機部門全力支持烘干機的發展,早在2005年就把它列入安徽省農機補貼非通用目錄,實行限額30%的補貼。在烘干機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政策,由按臺補貼調整為按噸位大小補貼之后,進而實行全額補貼。烘干機發展較快的懷遠縣,2007年比上年增加6臺,2014年則比上年增加了142臺。全省烘干機由每年增長十幾臺,逐步發展到上百臺,去年一躍增長超過千臺。烘干機總擁有量超過了6000臺。

 

  使用效益高也是烘干機加快發展的關鍵因素。最早購買使用烘干機的樅陽縣曾多次測算:一臺烘干機一天可將20噸水稻水份從30%降到16%,烘干成本500元,而人工翻曬到同樣的水平,則需要400平方米的曬場和8個勞動力進行3個晴天的翻曬,僅人工費用就超過1200元。現在的糧食烘干企業,直接從田里把糧食收走,烘干后出售,效益相當可觀。

 

  安徽省農機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引導和推進烘干機的發展。在經營形式上,鼓勵糧食大戶及合作社購買使用,提高服務規模和效益,使糧食烘干服務組織和種糧農民雙方受益;在管理方式上規范市場有序競爭,加強烘干機械質量監管;在發展重點上由水稻產區向小麥、玉米產區拓展,擴大應用覆蓋面;在引導方式上通過召開現場演示會,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加大政策引導和行政推動。省農機協會連續四年舉辦烘干機發展研討會,探討烘干機發展的技術路線。專家預測,未來10年將是烘干機快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作者系安徽省農機協會會長郭子超)

 

 
標簽: 烘干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