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糧大戶的“三喜三憂”
“今年小麥大豐收,俺流轉的3000畝地,平均畝產超過了700公斤!”河南省修武縣五里源鄉磨臺營村種糧大戶夏三德向縣農業局局長楊法誼報喜。
2012年以前,夏三德種地還是“小打小鬧”,技術老一套,土里刨食,一年到頭吃干打凈也就賺個10000多元。變化的背后,透著這位20多年種地“老把式”的由衷喜悅:
一喜是農技“保姆”讓他分外安心。為了改變夏三德的“死腦筋”,楊法誼帶著技術人員三天兩頭到田間指導,傳授高產經,這讓老夏長了見識。如今,說起精量播種、寬窄行種植、氮肥后移等新技術來,老夏同樣講得頭頭是道。
二喜是科技種糧鼓了腰包。去年,他種植的小麥每畝產量超700公斤,純收入達80余萬元。其中,僅精量播種一項技術,就節省了近10萬元的投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夏三德跑步前進——土地規模擴大,從300畝增至3000畝;農機裝備“擴軍”,擁有了3輛大型拖拉機、2輛小麥收割機、1輛玉米收割機、1輛玉米播種機;大型糧倉正在建設,建成后可儲藏2000多立方米糧食。
三喜是自己有了接班人。“俺家紅陽爭氣,技校畢業后跟著俺闖蕩了10年,也成了種田好手,各種農機駕駛、電氣維修比俺更精通。”說起自家小兒子,夏三德臉上寫滿了驕傲。
在朝既定目標奔跑的路上,夏三德也有一些隱憂。面對擴大再生產、沖擊10000畝的目標,他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一憂攤子鋪得太大,顧頭難顧尾。近3000畝土地被零散分散在四五個村子,無法實現精細化管理,夏三德時常感嘆自己“分身乏術”。
二憂種糧成本增加,利潤空間縮小。就拿人工噴灑農藥來說,投工又投料,效率不高,效果不好,極容易出現打藥不均勻的現象,影響農作物生長,造成減產。
三憂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管家”。“啥時候也能有個職業經理人給俺操盤,讓俺不光能吃上白面饅頭,也能體驗到‘綠富美’的現代農業!”夏三德說。
“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繼續向科技要潛力,向管理要效益。”楊法誼為夏三德今后的發展把脈,開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