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互聯網+農業,能否接地氣

   2015-04-27 人民日報6000
核心提示: “手機導航種地真神!”4月14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青樹包村農民鄧發德站在自家菜地,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示,這塊地屬于幾等地,地力怎樣,施肥的氮、磷、鉀比例應該是多少,屏幕上一目了然。“過去憑經驗,蔬菜產量沒個譜,如今用上高科技,省了肥料,每畝還能增產700公斤!”
   智慧農業長啥樣


  怎么種、怎么養,一個按鍵全搞定

 

  “手機導航種地真神!”4月14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青樹包村農民鄧發德站在自家菜地,拿著手機向記者展示,這塊地屬于幾等地,地力怎樣,施肥的氮、磷、鉀比例應該是多少,屏幕上一目了然。“過去憑經驗,蔬菜產量沒個譜,如今用上高科技,省了肥料,每畝還能增產700公斤!”

 

  “手機導航種地系統”是長陽縣農業局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開發的一款軟件,它集成測土配方、作物栽培、病蟲診斷等實用技術于一體,去年9月以來,全縣農村有274臺電腦、1.2萬多部手機裝上這套系統,10%的農戶受益。

 

  走進荊門市鐘祥市彭墩村,青龍湖水庫碧波蕩漾,大片的湖面上漂著幾根白色的長桿子,這是什么?“這是傳感器。養魚最怕魚缺氧‘翻塘’,有了這個設備,2000畝水面的水溫、含氧量、pH值等數據都能隨時看到,什么時候要增氧,什么時候要投餌,一點鼠標全解決。”技術員余磊打開電腦演示,“如果魚生病了,抓一條放在儀器上,影像就傳到物聯網系統里,顯微鏡能放大魚得病部位,這樣,專家就能及時解答問題,告訴我們魚生啥病,怎么治。”

 

  生產方式之變


  提升勞動生產率,打通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手機指導農民精準施肥,物聯網實現科學養魚,澆水、施肥、打藥,都由互聯網把關……在湖北,信息技術正給傳統農業帶來新變化。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業局局長程剛說,手機導航種地好處是解決了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長陽山大人少,靠有限的農技人員忙不過來,但農民每家至少有部手機,很多問題農民在家通過手機咨詢就能解決。另外,測土配方施肥還能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

 

  面臨資源緊缺的約束,農業迫切需要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在青龍湖農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陳世源看來,物聯網的好處一是降低養殖成本,二是提升品牌。他說,將電腦和傳感器互聯,就能知道魚得什么病,給什么藥,大大減少了過量投藥造成的損失。

 

  通過物聯網技術改造農業,提升各環節智能化程度,有助于實現“環境可測、生產可控、質量可溯”。陳世源說,有了物聯網,“彭墩”牌產品都加上了二維碼,掃描一下,施的什么肥、用的什么藥,消費者都能看到,雖然價格貴一些,可照樣暢銷。

 

  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位于荊門市屈家嶺的聯想佳沃公司千畝藍莓園,一行行藍莓整齊排列,每排藍莓中間,是長長的黑色水管和滴灌系統,田里安裝著白色傳感器。“藍莓對土壤酸堿度要求很嚴,pH值必須維持在4.5到5之間,超出這范圍就生長不了。但本地土壤pH值在6.5左右,必須隨時調節酸堿度。”基地管理人員呂剛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講起技術非常專業。

 

  呂剛介紹,過去種藍莓要請人隨時取土測酸堿度,人工在田里一點點地堆肥,一個工一天要150多元。現在只要輕點鼠標,就能讓田里的滴灌系統自動澆水、施肥,方便多了,也更。

 

  目前,湖北省發展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38個,涉及15萬畝種植農田和20多個養殖場。

 

  銷售方式之變


  小生產對接大市場,農民輕點“鼠標”,農產品賣向

 

  互聯網改變的不僅是生產方式,還有銷售方式。在恩施市“大山鼎”高山蔬菜網上,有機蔬菜供不應求。農民譚天友說:“同樣種菜,過去種出來賣不上價,現在打出‘原生態、無污染’招牌,訂單在網上飛起來,鼠標輕輕一點,貨款就打入我的銀行卡。”巨鑫現代農業公司負責人張昊說,過去農產品滯銷、特產難賣,如今的“電商+協會+農戶”模式打通了銷售瓶頸,日均銷售3萬多元。

 

  農村電商如雨后春筍。荊州電視臺在全市設了600多個農民服務站,每個站培養一個農民站長,會用手機、電腦上網購物,幫助鄉親從網上買到更放心的商品。會員服務中心副總經理黃晨說:“許多農民不會上網,這樣能培養農民使用電商的習慣,為解決‘買難賣難’問題打好基礎。”

 

  農業企業熱情高漲。2014年,荊州市有300家農業企業在網上開店,自建中國綠谷網、速樂購兩家網站,其中,中國綠谷網去年線上線下交易額達到168.9億元。洪湖大學生楊晶2006年回鄉創業,在淘寶網上開了個洪湖農產品店,銷售洪湖蓮藕。去年,他的網店銷售額近500萬元,他也成為洪湖“蓮藕大王”。

 

  湖北省已相繼開建淘寶宜昌館、恩施館,不少農產品在淘寶、阿里巴巴等第三方交易平臺開設網店。秭歸縣的高山黃洋芋、秭歸夏橙、青灘百花桃等10多個農副產品被推上網絡,農民在家輕點“鼠標”,農產品就能賣向全。

 

  發展面臨難題

 

  政府投入不能包打天下,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技術應更方便實用

 

  專家表示,盡管互聯網+農業發展迅速,但與其他領域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破解發展難題,關鍵是讓其真正接地氣。

 

  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民學得會物聯網新技術嗎?

 

  在長陽縣龍舟坪鎮三漁沖村,記者問起30多歲的村婦代會主任楊紅英,“你家誰種地?”

 

  她說:“我家只有2畝田,我爸媽種。他們都六七十歲了,現在農村種地的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那他們會用手機導航嗎?”

 

  “老年人肯定不會,有什么難題讓我在網上查了,再告訴他。”楊紅英回答。

 

  農民用不用得起?

 

  在長陽,記者了解到,“手機導航種地系統”利用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數據庫,當地不需投入。但軟件系統開發花了30多萬元,后續數據采集、系統維護,還要持續投入,好在農民安裝軟件是免費的。

 

  聯想佳沃的藍莓園1000畝基地,只有100畝進入試點,為什么沒有全覆蓋?荊門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說,物聯網推廣使用,許多是依靠政府項目。100畝藍莓基地,僅安裝物聯網就花費了50萬元,這還不算智能灌溉系統的硬件投入。

 

  “這樣的投入不是一家一戶能夠承擔得起的,就是大公司、大基地也希望有政府項目,而不愿輕易自己投資。”不少基層干部都有相同的感受,光靠財政資金是不可持續的,政府不可能對農業物聯網包打天下,關鍵要加強機制創新,通過財政資金杠桿,引導市場主體投入。

 

  有關專家表示,一些物聯網技術還不夠接地氣。目前,農業物聯網研發多出自高校院所的實驗室,與農業實際應用差異較大。“不接地氣肯定是沒有前途的。希望農業物聯網立足農村需求,力求技術方便實用,易于掌握,讓新技術早日落戶田間。”

 

  “農業電商也是一樣。”剛剛啟動速樂購荊州本土電商平臺的荊鵬集團董事長王曉春說,對農村市場主體調研發現,現在大量的農業合作社、大規模種養殖基地正不斷涌現,但他們中“觸網”的還不太多,一家一戶在網上開店很難,把他們整合到一個平臺,才能發揮優勢。

 

 
標簽: 互聯網 農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