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機:新農人“深耕”智慧農業
眼下,安徽省廬江縣許多農民趁著當前晴好天氣,在新型農機的助力下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飛防作業。一架架輕型無人機“嗡嗡”地在稻田上空來回盤旋。
金牛鎮圩壩村,廬江縣西北部的一個普通村莊,像以往一樣,迎來了一年中繁忙的時節。上午時分,圩壩村許屯組村民許保柱家的稻田上空,一架輕型無人機在精準施藥。站在田埂上,許保柱眼瞅著無人機馬達轟鳴,機翼飛旋。不大一會兒的工夫,許保柱30畝地的病蟲害防治作業已全部結束。
陪同筆者采訪的廬江縣千萬家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宗兵打開手機里的APP,讓許保柱查看托管土地飛防效果。他說,由于安裝了北斗農機信息終端監測系統,農業機械所在位置、機收面積、作業質量等信息一目了然。“你看,就是這個小盒子。”王宗兵指著無人機上的一個黑色小盒子對筆者說。“為確保糧田作業質量,這兩年在農機推廣部門的幫助下,合作社對每臺機械都安裝了監測系統。”
“‘互聯網+農機’新型作業模式,大幅提升了農機作業的‘精準度’,從而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效益的提高。”王宗兵對眼前“寶貝”贊不絕口。農機能聯網,還能在手機上監控、分析作業質量,這對很多農民來說,聽著都新鮮。但作為“新農人”,王宗兵卻早已感受到了其中妙處。他說:“農機監測系統采用衛星定位、無線通訊技術和機具狀態檢測傳感技術,能夠對農機作業的過程和面積實施準確檢測。這家伙還支持機械作業數據統計分析、圖形化顯示、作業機具管理、作業視頻監控等功能。”提起監測信息化服務系統,他總會有說不完的話。“有了它,等于安上了‘千里眼’,極大地節約了合作社監管成本。”王宗兵樂得合不攏嘴。
不光王宗兵高興,許保柱的臉上也笑開了花:“有互聯網幫忙,我們種地質量怎么樣,心里跟明鏡似的。”新機具、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讓許保柱對新一季作物的豐收信心滿滿。農機化工作實現信息化,使農機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可操作,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再添一重保障。千萬家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的農機作業電子智能實時監控,只是廬江縣近年來推進“互聯網+農機作業”服務農業生產的一個縮影。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農業面臨諸多新機遇和新挑戰,現代農業如何借力“互聯網+”提質升級?廬江是傳統農業大縣,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據了解,廬江縣目前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達4370多人,年產值達86億元,占全縣農業生產總值近七成。最近幾年,廬江縣農業不斷探索“智慧之路”,一些農業生產主體深耕智慧農業,從“跟著感覺種”逐漸變為“數據說了算”。該縣農機行業也借“互聯網+”東風,用“智能、互聯、信息”定義“新農機”,助力新農民作業向智慧化方向轉變。“互聯網+農機”作業新模式的推廣,讓鐵牛插上了“金翅膀”,從而推動了廬江農機化實現全程、、高質、發展。
“在今年糧食生產中,廣泛運用互聯網技術的智能農機,為新農人帶來了更為個性化的精準服務。”廬江縣農機推廣站站長王立坤說。據介紹,廬江農機推廣站已在全縣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中型農機具上安裝監測系統800多臺(套)。“在推進農業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路上,堅持‘讓信息多跑路、讓農機多干活’,讓農機越來越智能,將會為廬江實現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夯實基礎。”王立坤樂呵呵地說。
一場以“互聯網+”為主導的農機作業管理革命,正在廬江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也正在為今年的農業生產持續發力。如今在廬江縣,過去傳統的農作模式正被“只見農機不見人”的現代生產方式逐步取代。曾經繁重的農事活動,代之以輕點鼠標優雅完成。“從耕種、管理到收割可以實現一鍵操作,手機成了我們的‘新農具’。”王宗兵感慨地說。筆者在廬江縣鄉村的田間地頭,欣喜地看到“互聯網+農機作業”的場景處處可見,更由此看到了這片土地上孕育的新希望。(趙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