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種糧,怎么種糧?——春耕探行:“雙重擠壓”下的農業出路
一年之計在于春。然而,有多少人了解春耕大忙、糧食生產背后的故事?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農業生產成本上升,主要農產品價格頂到“天花板”,在“雙重擠壓”下“誰來種地”問題日益凸顯。靠留守老人,一家三五畝地,怎么端起13億人的飯碗?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挑戰:在“十一連豐”背后,糧食增長速度趕不上需求增速,糧食遠不能輕言過關。一項研究顯示,城鎮化進程每年帶來的糧食需求增長約10億公斤。今后糧食怎么保?
春耕時節,我們走進希望的田野,透過農業的新變化新挑戰,探尋新時期農業出路。
三分村的新變化:
過半勞力外出打工,合作社種了近七成的地,成本節約10%—20%
小北汪三分村,河北邯鄲永年縣的一個普通村莊。清明一過,麥田里就忙碌起來。
450戶人家,2000多畝耕地,現在村里誰在種地?
“大部分都流轉給合作社了。”村支書郝建鋼說,華翔糧食專業合作社流轉了1360畝地,還有三四戶種糧大戶規模三五十畝,剩下的是農民分散種植。
和不少農村一樣,三分村1700多人中,外出打工的近800人。“相比打工,種地太不劃算了。”郝建鋼說,現在小麥每斤賣1.2元,這個價不低了!一畝地的成本,種子、肥料、澆地,要投入550元,算下來一畝小麥純收入只有600多元。而在外打工月收入兩三千元,有技術的,一個月能上1萬元。
“種地的就剩‘老兩口’了。”63歲的郝紅洋說:“俺家12畝地,村東頭的8畝流轉出去了,一畝地租金800元。村西頭的4畝地自己種,但也跟合作社簽了合同,統一供種、供肥,收獲后賣給合作社,每斤比市場價格還要高一毛錢。”
華翔合作社理事長是37歲的郝科向。合作社3年前成立,目前已流轉土地3000畝,還托管了周邊七八千畝耕地。
這么多地怎么種?
郝科向介紹,合作社下設5個生產小組,生產資料管理中心、供應中心、田間管理大隊、農機小組和植保小組,專業分工、各司其職。規模顯優勢,農資統一采購,價格能便宜10%—15%,農機、植保等成本也比普通農戶低20%以上,比如耕種收一體化機作業80元/畝,而農民成本是140元/畝;機收35元/畝,農民是60元/畝。另外,合作社種的是種子田,收購價還能高10%左右。
合作社一年兩季小麥、玉米種下來,刨去分紅和管理費用,去年盈余30萬元。
邯鄲市農業局副局長李春波說,三分村的新變化反映出一個趨勢,分散種植正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調研顯示,按普通農戶戶均6畝地計算,一年兩季種植小麥和玉米,每年最多收入萬把塊錢,這很難留住一些有能力、有機會外出打工的農民。如果是規模經營戶,按照200畝計算,夫妻兩個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這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目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205.8萬畝,流轉率達到23.2%。
- 2828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30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78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87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09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2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4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