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供給亟須新戰略
資料圖
誠如美國前助理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所言:“糧食和能源,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軟肋。糧食依賴進口將給中國經濟資源造成緊張,也使中國更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打擊。”
供給制約與需求增長困局
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均農業資源短缺,農業發展日益受到環境和資源的制約。首先是農業資源有限性的制約。未來用于農業的土地和水資源不僅不可能進一步增加,而且面臨不斷增強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競爭而減少。其次是既有農業資源利用強度的制約。現有的農業發展模式已對資源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各種資源投入的邊際效益已經很低,再通過進一步提高農業資源利用強度來提高農業生產量的空間有限。三是工業等非農部門污染造成的制約。由于許多工業污染毒性大、難以降解,對農業生產的制約更具剛性和持續的特征。工業化和城鎮化造成的對農業資源特別是土地和水的污染直接影響到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四是可持續發展需要對當前發展帶來的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下,發展方式的轉變、農業資源的休養修復以及對農業環境投入的增加,將進一步增加生產成本、制約國內農產品供給能力的增長。
一、未來中國農產品需求必將剛性增長
從國際比較看,中國農產品消費需求增長有潛力有空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消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人均主要農產品消費水平大幅提高,許多產品消費水平已達到或超過平均水平,但與發達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中國人均食用油消費量已達到平均水平,但仍不到歐美消費水平的一半。人均食糖消費低于平均水平,也較大幅度低于日韓,更遠遠低于歐美。人均肉類消費已經超過平均,也超了日本,但遠低于歐美;肉類產品與水產品人均消費量合計仍低于日本。乳制品消費方面,中國人均消費水平僅為平均的1/3,更遠不及歐美等傳統乳制品消費大國。
從現實發展看,人口增長、膳食結構升級、精深加工業發展,將有力推動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中國每年新增人口650萬人,這將增加糧食消費300萬噸、肉類40萬噸。
目前,城鎮和農村居民食品消費結構仍存在較大差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農村勞動力轉移以及轉移人口市民化將有力地推動我國食物消費結構升級,拉動油脂、肉、蛋、奶等食品消費的繼續增長,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3年的調查,一個農村居民到城市來就業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間接消費的糧食將會增加20%。同時,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以及非食用加工產品需求的增長將進一步拓展農產品用途,增加對農產品新的需求。因此,未來10年中國主要農產品需求仍將呈現剛性增長。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估計,從現在起到2020年,每年新增需求為:糧食1000萬噸、肉類80萬噸、食用油40萬噸。
二、2020年中國重要農產品產需缺口相當于11億畝耕地播種面積的產出
在資源環境剛性制約和消費需求剛性增長的共同作用下,未來中國農產品產需缺口將呈不斷擴大趨勢。鑒于生產能力向實際生產量的轉化受多種因素影響、農業資源的使用在不同產品之間具有較強的替代性、產品的消費需求相互間也具有替代性,要準確預測未來農產品產需缺口特別是具體產品的產需缺口是十分困難的。機構不同、假設條件不同,選擇的需求彈性不同,預測的結果就不同,特別是對具體產品的預測存在很大差異。
綜合分析國際機構和國內有關部門的研究預測,未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需缺口折合的耕地播種面積呈增加趨勢,不同預測的總體結果大致相同。基于當前生產和需求增長趨勢,到2020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需缺口相當于10億畝左右耕地播種面積的產出。
如果考慮到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業環境問題治理項目實施的需要,到2020年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需缺口將增加到相當于11億畝耕地播種面積的產出。按耕地播種面積當量計算,我國主要農產品進口量占國內產量的比例將由目前的36%增加到45%,主要農產品自給率將由目前的74%下降到69%。
- 2827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29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78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86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09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2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4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