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風向標:兩會時期關于農業的四大熱點
熱點一:現代農業現代農業作為重要板塊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現代農業是什么?如何發展?代表委員們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人大代表、江蘇省農業委員會主任吳沛良說,要想發展現代農業,首先得靠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吳沛良總結的辦法就是“提高老農民、培訓新農民、吸引有智慧的農民”。
吳沛良:“提高一批老農,這些老農民,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他們有經驗,所以提高一批老農;第二培育一批新農,就是職業農民,他們哪里來,就是出去打工的,但是他們又融入不了城市,積累了資本,開拓了眼界,有市場意識;三就是智農,有智慧的知識分子,但是政策上要有吸引的政策。”
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要提升科技實力,提升糧食基礎保障能力。
余欣榮:“要提升科技的支撐能力,加快現代種業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推廣運用,實現藏糧于技。”
熱點二:新型城鎮化實現新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城鎮化發展難題。
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要實現新型城鎮化,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醫保、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才是關鍵。
劉永好:“在新的城鎮里面,他們的社會保障,他們的養老,就醫能夠得到保證,我覺得這是新型城鎮化是否成功的關鍵。”
人大代表、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建議,解決就業問題,就要加大對進城農民的職業培訓。
鄭俊康:“城鎮化更要體現產城融合,我們讓人們進的來,不光有就業,而且能夠真正融入到城市里面去,那就要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養。”
熱點三:糧食質量代表委員對糧食質量很關注,他們說,糧食質量首先要控制源頭,其次加大執法力度,讓人們的飯碗里裝上放心糧。
政協委員、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副會長霍學喜認為,當前的小農經濟,促使了農產品生產時的種種不規范行為。
霍學喜:“小規模,過度競爭的食品企業很多,農村中西部地區,黑作坊遍地都是,產業組織化程度很低,行業聯盟,能夠自律企業行為的組織基本沒有。”
如何破解這種“不規范”?政協委員、正大集團副總裁楊大偉說,以正大為例,將農戶的資源集約起來,把他交給更加規范、專業化的新的經營主體去經營,可以大大改善生產環節的種種不規范,他提到兩個詞,叫“動機和能力”。
楊大偉:“只有從源頭上改善,才叫治標又治本,監管,后面都不行。這個就要有一個動機和能力的問題。比如你說,現在監管部門有這個動機農民其實也有這個善良的心愿,但是他沒有這個能力。所以怎么把食品長城造起來,就要把權力、科技、資本,通過一個新的經營主體去結合。”
熱點四:美麗鄉村建設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中國現代農業背景下,如何繼續加強我們的“新農村建設”。來聽代表委員們的看法。
當前,很多地方更重視物質建設,但一些基礎設施建設脫離了地方實際,反而帶來一些阻礙。政協委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認為,現在有一些盲目照抄照搬,復制的方式,實際上沒有給新農村建設帶來益處。
王海波:“現在新農村建設一些房舍的改造出了問題。一些改造破壞了自然與建筑的和諧,導致高能耗,冬天要燒很多煤取暖,夏天要燒很多煤降溫。像這種硬件要在以后的建設中注意。這些硬件建設都應該和產業發展和農業的多功能方向,相結合。”
陳錫文建議,新農村建設除了在政令落實、政府主導等方面加強之前外,調動和發揮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體作用也是重中之重。
陳錫文:“新農村建設我們從來強調:農民是主體!政府要引導他,支持他,但不能替代他。政府對農村新農村建設,你要怎樣全包下來?這是不可能的。你很多的基礎設施是和農民的生產生活連在一起的。”
兩會只有十三天,關于農業相關問題的討論遠遠沒有結束。我國目前農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不僅要進行討論,更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農業實際、保護大多數農民利益的改革道路,才能實現李克強總理提出的“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目標。
- 282712024農機市場10大關鍵詞
- 182922025農機市場十大利好趨勢
- 16783前五占七成,前十本省占四席,江蘇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5864冠軍東方紅占比近28%,河北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4095冠軍一拖東方紅,前三占比超47%,陜西2024年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6前三占比近56%,1-11月湖北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3307冠軍東方紅占比超20%,山西1-11月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2528前三占比六成多,常發奪冠迪爾第十,2024年寧夏10大拖拉機補貼銷量與價格
- 1140911月拖拉機數據出爐,1-11月產量45萬多臺,預計全年5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