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效節水農業需要科技支撐
資料圖
發展節水農業,要充分發揮科技對現代農業的引領、支撐、保障和帶動作用,發揮首都科技、人才與資源優勢,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北京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農業活力和競爭力。
推進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
“十二五”以來,本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取得了重要突破,區縣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建設、村級全科農技員隊伍建設實現了全覆蓋,農技推廣機制創新、條件、隊伍、示范推廣基地建設都取得了明顯進展。在未來5年內,要著力完善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體系的條件、隊伍建設,創新服務機制。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村級全科農技員的考核管理和調整,提升服務能力。
多年來,農業科技推廣存在點多面小、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服務不到位、局面混亂等問題,需要創新農技推廣機制,量化農技推廣指標,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服務。要加強市農委、市農業局、市科委、市教委、市園林綠化局、市科協等部門聯合,統籌安排市農科院、農學院、農職院和市級推廣機構科技人員,按照主導產業區域分布、農業結構調整規劃實行網格化服務,各區縣農技推廣工作也應參照此模式開展。
必須突破原來那種單項內容的示范推廣模式,要加大技術、品種、設備、設施、材料和管理措施的整合和集成,創新并形成相對穩定的農業、節水農業或生態農業模式,諸如雨養旱作模式、林下經濟模式、豬-沼-菜生態農業模式等,在原有基礎上建設一批展示各種農業模式的綜合示范園區和基地,由此推動產業發展。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
當前,要突出解決許多農業科技成果成熟度低、難以形成有效生產力的問題,通過完善農業科技項目的立項和實施機制,提高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縮短從實驗室到田間的時間。政府首先按照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設立資金、制定項目及農業生產目標;然后,在政府引導下,科技研發機構負責提供科技支撐,農業經營主體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為科研機構提供部分研究經費或者研發平臺、示范基地,并優先承接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未來5年,需進一步推動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以農業生物技術、工程技術、裝備技術、信息技術的組裝集成為支撐,以現代種業、設施園藝業、集約化畜牧業、工廠化漁業為基礎,以不斷融入創意、文化為突破,發展工廠化農業、加工農業、生物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觀光農業,促使農業產業形態由低端走向高端。
適時推動農業分工與專業化,以增強農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勢必導致分工與專業化。要加強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制度建設,政府和農技推廣人員要適時推進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的分工和專業化,并鼓勵有實力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承擔農技推廣項目,開展農技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幫助其培育農產品品牌,提高綠色競爭力,確保、環保、生態、。
應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大力引進先進適用技術。通過設立專門的農業國際合作專項,開展長期合作和交流,推動先進技術在國內推廣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市農業局等部門與法國、西班牙、荷蘭等農業發達有關部門建立的長期穩定合作關系,必將對北京發展節水農業產生深刻影響。
要圍繞發展節水農業,明確各項技術需求,并盡快立項實施,在設施園藝業、節水、雨水收集和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突破一些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難題,實施節水、生態景觀農業、智慧農業和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等農科服務工程。同時,在現有基礎上,持續推進北京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圍繞節水農業,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