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進田農民清閑
2014-06-13
人民日報6110
核心提示:麥收時節,記者走進河南周口。放眼看去,一望無垠的金色麥田里,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轟鳴著踏浪作業,一株株金黃的麥穗瞬間被吸入機艙。
麥收時節,記者走進河南周口。放眼看去,一望無垠的金色麥田里,一臺臺大型聯合收割機轟鳴著踏浪作業,一株株金黃的麥穗瞬間被吸入機艙。
周口種糧大戶杜衛遠輕輕抓起一小把麥粒,收獲的喜悅立即掛滿眼角眉梢。杜衛遠經營的10400畝土地位于商水縣的30萬畝高標準糧田里。“人勤天幫忙,一場雪四場雨,都下在小麥生長的關節口上,畝產一千三四百斤沒問題!”
看到小麥豐收幾成定局,周口市委書記徐光舒了一口氣。“周口是河南產糧大市,對保證糧食負有重要責任。但保糧不只是保面積,還要保單產。”徐光說。
6月的關中大地,麥浪翻滾、機聲隆隆。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種糧大戶陳建斌也開始了自己緊張而“輕松”的三夏:“我100多畝小麥收種兩天‘搞定’,全機械化很方便。”
陳建斌前幾年是一個擁有20多臺農機具的農機大戶。去年他經營了100多畝地,加入了種糧大戶行列。之所以自己種糧食,是因為陳建斌看到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出臺,通過自家機械大規模經營,種糧效益一定不會差。他算了一筆賬:“一年兩季,一季麥、一季玉米,種麥把這一年兩季的成本都收回來了,種玉米一畝地收入大概800到900塊錢,100畝就是8萬到9萬塊錢,這就是咱的純利潤。”
“農機進田,農民清閑。”以前的收割是農民彎著腰,從早忙到晚、累得腿發酸。“往年,‘三夏’大忙季節,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都返鄉參加生產,而今年卻與往年大不一樣。”陳建斌說。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