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購機的“漁夫”遇到“農夫”
前言:據某經銷商介紹,今年農夫履帶拖拉機在川銷量翻番。雖然我心有準備,但還是吃驚于農夫銷量的高速增長;近幾年,履帶類產品也成為國內農機企業的產品研發重點。恰逢周末,約訪了幾位農夫履帶拖拉機的用戶,通過他們的購機故事了解山區丘陵農機的真實需求。企業做宣傳時候會想到用戶各種購機理由,如成本賬、配置等等。但部分用戶的購機原因可能很簡單,如“油箱大”“別家有我也得買”。而此次我走訪一位種植面積僅10多畝的用戶,購機理由更佛系:“少打麻將,掙包煙錢。”
“漁夫”賀師傅購機記
高中剛畢業的賀師傅就隨親戚到沿海打工,主要工作就是隨漁船出海打魚,每年都有幾個月的休漁期。休漁期間,賀師傅就返回四川老家,幫助父母打理10多畝農田。賀師傅談到:“我在漁船主要工作就是做飯,事情單純且輕松。但是家里農活強度大,即使有如微耕機旋地,折騰一天下來人要散架。”
賀師傅:“每年的休漁期就回老家幫忙種地”
年初,賀師傅動了買臺履帶拖拉機的想法。原因有二:其一、村里幾臺拖拉機都是輪式,當地的作業工況惡劣并且土地狹小,輪式機轉彎不便、通過性較差;其二、父母年齡越來越大,靠微耕機作業力不從心。自己買臺履帶拖垃機既彌補了休漁期的空閑也賺點煙錢。
“漁夫”賀師傅和“農夫”履帶拖
收入頗高的賀師傅在5月份提了村里首臺履帶拖拉機-農夫702。后期,“農夫”履帶拖不僅僅滿足了賀師傅孝敬父母的想法,也讓他賺了超出預期的“煙錢”!
2小時車程抵達賀師傅分享的位置,剛做完保養的農夫拖拉機,更換了機油、重新噴漆。交流過程逐漸解開了我的疑惑:“10多畝地,為什么花大幾萬購買一臺履帶拖拉機?”
單項冠軍——“農夫”
農夫履帶拖以其對土壤破壞性小、原地轉向靈活、操控簡單等優點備受水田用戶喜愛。據某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農夫履帶拖市場占有率占全國市場份額近50%,屬于典型的單項冠軍企業。
農夫機電的成功既是對于研發的投入也是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農夫機電每年堅持從銷售收入中提取4%至5%作為研發經費。投入不僅僅帶來的是技術上成果,如獲得國家級專利61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其研發的液控差速轉向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獲得了市場的認可,2021年,其產品銷往東南亞及贊比亞、斐濟等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收入3.5億多元,比上年增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