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記憶》兩集紀錄片《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誕生記》第二集
1957年,
第一拖拉機廠的廠房基本完成建設。
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臺拖拉機
呼之欲出.....
大家迫不及待地為這臺拖拉機
起一個響亮的名字。
當然,第一臺只代表開始。
想要提高拖拉機的產量和質量,
一拖人還要繼往開來、不斷探索......
1
中學文化的游擊隊長
學習一年成工業專家
為解決干部素質問題,第一拖拉機廠內迅速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由外行變內行”、“向科學進軍”成了最流行的口頭禪。
第一拖拉機廠分批派遣了各個崗位的管理人員到蘇聯哈爾科夫拖拉機廠去實地學習,其中的第一批由廠辦主任馬捷帶隊,蘇聯方面由一位副總工程師親自接待。
安順宗
原第一拖拉機制造廠黨校校長
蘇聯的副總工師就問:“你們這一批人來學習的肯定都是大學生吧?”然后馬捷就笑了笑說:“據我所知,我們這一批人沒有一個大學生。”馬捷是新四軍的游擊隊的隊長,也就中學畢業。當時蘇聯總師就很詫異:“那你怎么學,你們都沒有文化。”馬捷就說:“正因為如此,我們才來向你們學習嘛。”
一年后,這批中國學員回國時全都獲得了成績優異的評價,巨大的進步讓蘇聯老師刮目相看。而馬捷成為了專家型干部,得到了周總理的肯定。
2
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
名叫:東方紅
毛澤東主席在一機部關于產品選型的請示報告上寫下了他的要求:
拖拉機樣式和性能一定要適應我國的氣候和地形,一定要綜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盡可能降低。
于是,第一拖拉機廠引進的第一個拖拉機被最終確定為蘇聯的DT-54型履帶式拖拉機。這是一臺大型履帶式拖拉機,重5.1噸,每天可耕地8公頃,相當于40頭牛的工作量。
但是一拖的干部和職工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為拖拉機起一個響亮的中國名字。
第一拖拉機廠打算用型號名稱“DT-54”來命名這臺拖拉機,但是毛主席在關于選型的批示中特別要求:拖拉機型號名稱不可用洋字。
一場起名熱潮開始了。有人提出以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洛陽的標志性景點來給拖拉機命名,但大家認為都不夠理想。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一首歌曲給起名的工作帶來了轉機。第一拖拉機廠職工合唱團曾演唱的歌曲《東方紅》啟發了安順宗的父親——廠辦主任安道平,新中國的第一臺拖拉機最終得名:東方紅。
1958年7月20日。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終于裝配完成,雖然這只是用手工方式完成的一臺樣機,但卻有著非凡的意義。它是新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臺履帶式拖拉機。
拖拉機徑直開到附近的唐屯公社,一進村就被圍得水泄不通,鄉親們撫摸著這臺拖拉機,就像撫摸自家剛剛誕生的嬰兒,喜悅溢于言表。
3
不能依賴老師
仍需自己摸索
第一臺拖拉機是由工人肩扛手抬、敲敲打打組裝起來的,但是這距離批量生產差得還遠。第一拖拉機廠的設計年產量是1.5萬臺,這對于初次接觸大規模機械制造的第一拖拉機廠來說并不簡單。
履帶是拖拉機的關鍵零件,它既要耐磨又要強韌。而在試生產初期,履帶的鑄造給總工程師張文凱出了大難題。仔細研究鑄造的全過程時,張文凱發現:產生裂紋是因為磷元素的含量太高。
張文愷
原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副總工程師
蘇聯的磷含量標準是不小于0.12,這標準定得太高了。我們煉鋼的時候把磷含量降低至0.08,馬上見效。
作為學生,不僅不再依賴老師,還發現了老師的不足,這是張老職業生涯中的得意一筆。在第一拖拉機廠建設投產的過程中,中國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實踐中探索,迅速成長起來。
各種難題被逐漸攻克,拖拉機廠的生產效率穩步提升。
4
周總理:“你們是中國的第一啊”
1959年10月,周恩來總理視察第一拖拉機廠。周總理參觀了車間,與工人們座談,還和工人們一起在食堂吃工作餐。
這是周總理和裝配車間工人的一張合影。周總理沒有站著也沒有坐著,而是和工人一起蹲在了最前排,此時后排的工人還沒有站好,而周總理已經和身邊的工人們一起露出了開懷的笑容。
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大型拖拉機廠,這讓周總理非常喜悅。在這建廠投產前最關鍵的時刻,周總理對大家說:“要記著,你們是中國的第一啊,要出中國第一的產品,出中國第一的人才,創造中國第一的業績。”
直到今天,周總理的囑托依然激勵著每一位職工。
- 299312025第五屆中國(江西)農業機械及農業科技展覽會新聞發布會在昌順利召開
- 26892久保田70-95馬力拖拉機電控功能簡介
- 13723關于變更2025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會址的公告——內蒙古農牧業機械工業協會宣
- 132442025西南農機展:丘陵農機、糧油機械、畜牧機械與春耕農機團購節大集結!
- 13175聚焦現代農業!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農機展2月28日盛大舉行
- 12826關于推介2024年設施種植機械化生產主推模式的通知
- 12307湖南省關于進一步明確存量變型拖拉機年檢審相關事項的通知
- 12178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 12119拓展終端 開發渠道 | 500家農機企業5000家合作社300家經銷商的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