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人才越來越“吃香”,今年的高素質農民教育工作如何開展?
2021-05-13
4720
【農機1688網 編輯視角】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從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到農業農村部1號文件再到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等多項政策文件都為今年的農業、農村、農民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作為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實施者和成果享受者,農民隊伍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的高低影響著農業現代的速度和進程。
根據的人口普查結果,我國鄉村人口約有5億,相比而言,不足2000萬的高素質農民占比僅0.04%,遠遠不能滿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對鄉村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為重點,加快培養各類鄉村振興帶頭人,為確保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那么今年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要如何開展?
• 實施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緊密圍繞各地主導特色產業,開展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訓,鼓勵各地按產業開設專題班。根據人才發展需求分層開展培訓,農業農村部主抓領軍人才培訓,省市抓好示范性培訓和區域性培訓,縣級重點抓好生產管理服務和技能培訓。依據農業生產季節合理設置培訓時長,結合農時分段開展培訓。堅持訓育結合,強化訓后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支持受訓農民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實施好百萬鄉村振興帶頭人學歷提升計劃。加大高職擴招政策宣傳力度,鼓勵高素質農民報考職業院校,積極爭取學費減免等補助政策,支持更多高素質農民提升學歷層次。支持涉農高校探索定制定向培養模式,滿足高素質農民提升學歷的需求。鼓勵農民參加繼續教育,促進農民終身學習,持續更新知識能力。推進農民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銜接貫通,探索建立農民學分銀行。用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百所優質校資源,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推介本省人才培養優質校,聚集更多優質資源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
• 優化高素質農民培育形式手段。根據培育對象和培訓內容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計劃,綜合采用課堂教學、實習實踐、線上培訓等多種培訓形式,優選授課教師和精品教材,提高培訓針對性和質量效果。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對臺農業園區、科技小院、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平臺和基地設立實訓基地,培養用好農民講師,大幅提高實習實踐在培訓中的比重,生產技術培訓以實訓為主。依托農業科教云平臺等在線學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考核,鼓勵農民自主學習。統籌用好區域內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提倡學優學先,本地資源不足時可開展跨區域學習交流。繼續與婦聯組織聯合開展高素質女農民培訓,與共青團組織聯合開展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評選推介,與科協組織聯合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推進融資擔保培訓,可根據實際需求開設專題培訓班。
• 強化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力量作用,同時開展摸底調查、培訓組織、項目管理、績效評價等工作。用好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教育資源開展面向農民的學歷教育,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引導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廣機構發揮科技優勢,為高素質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跟蹤指導。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等承擔農民實習實訓任務。引導市場化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有序規范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規范市場主體培訓行為。
結語:“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十三五”以來,持續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中央財政累計投入91.9億元,累計培育各類型農民超過400萬人。與以往相比,今后對農民的扶持培育政策只多不少,作為農民,你愿意提升自身素質為家鄉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嗎?
根據的人口普查結果,我國鄉村人口約有5億,相比而言,不足2000萬的高素質農民占比僅0.04%,遠遠不能滿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對鄉村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以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為重點,加快培養各類鄉村振興帶頭人,為確保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那么今年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要如何開展?
• 實施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緊密圍繞各地主導特色產業,開展種養、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培訓,鼓勵各地按產業開設專題班。根據人才發展需求分層開展培訓,農業農村部主抓領軍人才培訓,省市抓好示范性培訓和區域性培訓,縣級重點抓好生產管理服務和技能培訓。依據農業生產季節合理設置培訓時長,結合農時分段開展培訓。堅持訓育結合,強化訓后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支持受訓農民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實施好百萬鄉村振興帶頭人學歷提升計劃。加大高職擴招政策宣傳力度,鼓勵高素質農民報考職業院校,積極爭取學費減免等補助政策,支持更多高素質農民提升學歷層次。支持涉農高校探索定制定向培養模式,滿足高素質農民提升學歷的需求。鼓勵農民參加繼續教育,促進農民終身學習,持續更新知識能力。推進農民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銜接貫通,探索建立農民學分銀行。用好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百所優質校資源,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省級農業農村部門推介本省人才培養優質校,聚集更多優質資源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
• 優化高素質農民培育形式手段。根據培育對象和培訓內容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計劃,綜合采用課堂教學、實習實踐、線上培訓等多種培訓形式,優選授課教師和精品教材,提高培訓針對性和質量效果。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對臺農業園區、科技小院、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平臺和基地設立實訓基地,培養用好農民講師,大幅提高實習實踐在培訓中的比重,生產技術培訓以實訓為主。依托農業科教云平臺等在線學習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考核,鼓勵農民自主學習。統籌用好區域內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提倡學優學先,本地資源不足時可開展跨區域學習交流。繼續與婦聯組織聯合開展高素質女農民培訓,與共青團組織聯合開展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評選推介,與科協組織聯合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推進融資擔保培訓,可根據實際需求開設專題培訓班。
• 強化高素質農民培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力量作用,同時開展摸底調查、培訓組織、項目管理、績效評價等工作。用好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教育資源開展面向農民的學歷教育,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引導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廣機構發揮科技優勢,為高素質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跟蹤指導。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等承擔農民實習實訓任務。引導市場化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有序規范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規范市場主體培訓行為。
結語:“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造就更多鄉土人才”是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十三五”以來,持續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中央財政累計投入91.9億元,累計培育各類型農民超過400萬人。與以往相比,今后對農民的扶持培育政策只多不少,作為農民,你愿意提升自身素質為家鄉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嗎?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