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高素質農民“高”在哪兒?

   2019-11-13 農民日報王澤農 陳顯萍6230
核心提示:單從收入一項看,2018年高素質農民的農業經營純收入3.13萬元,是農民平均純收入的2.16倍,相當于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的80%

單從收入一項看,2018年高素質農民的農業經營純收入3.13萬元,是農民平均純收入的2.16倍,相當于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的80%
 


10月31日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黨委書記杭大鵬(右四)和參加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的部分代表在洛陽神州牡丹園藝有限公司農民田間學校參觀。

 

高素質農民“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代表中國農業的未來。記者日前在河南洛陽召開的第二屆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上獲悉,一年來,以高素質農民為主體的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又取得喜人成績。

 

目前,農民教育培訓專項工程已基本覆蓋所有農業縣,2018年總投入資金20億元,帶動省級財政投入資金6.25億元,重點開展農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創業創新青年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共培養高素質農民約90萬人。各地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截至2018年底,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或提供相應服務的高素質農民已達170多萬人。

 

高素質農民隊伍結構優化,經營良好、帶動有力

 

論壇發布的《2019年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顯示,高素質農民隊伍質量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從受教育程度看,2018年高素質農民隊伍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1%,比第三次農業普查農業生產經營人員高出22.8%。從年齡結構看,35歲及以下的占16.8%,35至54歲的占72.11%。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年齡相對年輕,是高素質農民隊伍的典型特征。

 

高素質農民生產經營狀況保持良好。2018年高素質農民的農業經營純收入達到每年3.13萬元,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萬元的80%,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萬元的2.16倍。

 

高素質農民作用有效發揮。2018年84.37%的高素質農民對周邊農戶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比2017年提高了9.49個百分點。他們主要是給周邊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指導、統一購買農資和銷售農產品,或者提供農業信息及就業服務等,在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帶動廣大農民共同進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期發布的《2019年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顯示,九成以上的高素質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年數在5年以上,近20%的高素質農民正在接受從中職到本科及以上的學歷教育;六成以上的高素質農民為規模農業經營戶,其中土地經營規模在100畝以上的占近四成,大部分實現了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生產;噴灌或滴灌等節水技術以及減藥技術在高素質農民中得到廣泛采用,他們多數都實現了畜禽糞便、秸稈和農膜資源化利用;85.80%的高素質農民家中接通了互聯網,大多數能通過手機或電腦進行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有10%的高素質農民獲得縣級及以上榮譽或獎勵,20%的高素質農民在村里擔任村干部。

 

但是《2019年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也顯示,高素質農民發展存在地區差距。東部地區高素質農民發展程度較高,其次是中部地區,東北部和西部地區高素質農民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東部地區因隊伍發展和產業水平優勢而領先,東北地區隊伍發展、產業發展和示范帶動不夠有力,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相對薄弱。

 

農村百業俱興,人才渴求度前所未有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張桃林在論壇上談到,到各地調研聽到最多的,就是農村缺人才、缺干部、缺能人。沒有一支高素質農民隊伍來發揮引領、支撐、服務作用,各項工作難以在農村真正落實落地。堅定不移培養一支高素質農民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

 

有關專家表示,隨著規模化經營快速發展,流轉耕地面積5.12億畝,37%的耕地實現了不同程度的規模化,覆蓋農戶近400萬戶。專業化生產加快,品種專用、生產定制、標準嚴格、流程規范的生產形式日益普遍。融合化發展成趨勢,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加快,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并能夠快速復制推廣。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融合化向前發展不可逆轉,因此農民素質提升必須跟上步伐,與形勢相適應。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需要推動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這就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社會各項事業,不僅要關注農業生產,更要關注農民生活、農村生態。如今,農村基礎條件改善、村民自治、人居環境整治、社會事業發展、農民體育事業等各個領域都比以往更加需要專門人才支撐。

 

據統計,2018年我國務農勞動力平均年齡53歲,比十年前提高6.8歲,老齡化趨勢十分明顯。確保有人種地、有人興村,必須加快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通過提高個體的勞動生產率應對結構性變化的挑戰。而土生土長起來的青壯年農民,面對的是全新農業,更加依賴有效的組織來充分對接市場,亟待創新培養形式,把他們培養成市場化復合型人才。此外,返鄉下鄉創業熱潮方興未艾,返鄉人員總量達到740萬人,年增速超過100萬,成為農業勞動力的重要補充,他們也迫切需熟悉農業產業特點、補齊農業知識短板,提高創業成功率。

 

突出重點群體,辦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

 

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既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廣大農民群眾實現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和渴望,要求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努力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張桃林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服務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滿足農民需求為核心,以提升培育質量效能為關鍵,根據鄉村振興各類型人才的需要,真正以農民為中心,辦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加快形成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農業農村部科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要突出培訓重點群體,主要面向農業經理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農村創業創新青年和產業扶貧帶頭人等對象,強化學員遴選,堅持因材施教,推動分層分類分模塊按周期培訓,提高針對性、精準性、有效性。還要大力發展涉農職業教育,深入實施“百萬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計劃”,用5年時間培養100萬基層組織帶頭人、產業發展帶頭人、社會事業帶頭人,打造100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院校。要把農民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以助力農民成長、成功、成才為成績。

 

高素質既是培養對象標準,也是對教育培訓資源的要求。論壇提出,要以“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開放心態,統籌各類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等各類資源,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真正實現在產業鏈上、在生產實踐中推進人才培養。部、省、市、縣各級都要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分層培訓的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差異互補的立體化多元化培養體系。探索培訓時長、學分、證書轉換互認,暢通各層次教育培訓渠道,實現“兩條腿”協調同步。

 

論壇還強調了要加強“農業科教云平臺”建設,推進各省各地落地對接、推廣應用和拓展開發,發展線上線下融合培育,加大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力度,助力手機成為農民的“新農具”。還要培養一批來自院校的接地氣的理論教師和創業導師,培養一批來自推廣隊伍的產業技術講師,培養一批管理干部成為政策宣講師,培養一批生產一線帶頭人成為實訓講師。 

 
標簽: 農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