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壯大前提是規范
農民合作社已成為鄉村資源要素、引領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但其發展還面臨運行不夠規范、與成員聯結不夠緊密的問題。合作社能否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靠補貼,最終要靠自己,由市場決定命運。一方面,應建立規范的合作制產權關系,讓合作的理念真正落地。另一方面,應建立規范的治理體系,讓農民真正成為合作社的主人
經國務院同意,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文件提出,不得對新建農民合作社的數量下指標、定任務,同時開展“空殼社”專項清理。筆者認為,這是農民合作社發展思路的重大轉變,合作社壯大的關鍵是改變重數量、輕質量導向,規范是合作社發展的前提和生命。
截至今年7月底,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220.7萬家,輻射帶動了近一半的農戶。不僅數量增加較快,產業類型也日趨多樣,合作內容不斷豐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已成為鄉村資源要素、引領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正是基于此,中央提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
縱觀中外,農民合作社的出現與市場化小農群體的形成是并行的,農民合作社就是為解決小農戶進入大市場的問題而生的。我國農情是人多地少,農戶經營超小規?;?。據統計,經營規模在10畝以下的農戶占8成??梢姡瑥V大小農戶尤其需要合作社。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合作社發展步入快車道。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將農民合作社界定為特別法人,合作社又迎來了新機遇。
不過,農民合作社發展還面臨運行不夠規范、與成員聯結不夠緊密的問題?,F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空殼社”頗讓人頭疼:一些企業領辦的合作社,僅加掛了合作社的牌子,只為享受政策優惠,套取補助資金,成了“掛牌社”;有的合作社以村組干部家庭成員湊人數而成,沒有實現合作經營,成為“家族社”;有的合作社雖然把章程貼上了墻,也能看到成員名冊,但運營和分配往往是理事長一人說了算,成了“一人社”。
近年來,中央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的金額實現了翻番。之所以支持和引導合作社發展,是因為其成員主體是農民,以服務成員為宗旨,扶持合作社就等于扶持了農民,扶持了農村。與資本導向的公司農業不同在于,合作社是圍繞保障農民利益開展經營,其扎根于所在農村地區,為本地區的農業發展、農村繁榮作出了貢獻。
當然,合作社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靠補貼,最終要靠自己,由市場決定命運。過去是先發展再規范,成立合作社不設門檻,農民入社不設門檻,目的是先引導發展?,F在的思路已經作出調整,就是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防止無序發展。因此,既要下力氣規范名不符實的“空殼社”,激發合作社自主發展活力,也要防止對合作社的非法行政干預和賦予過多社會功能。
一方面,應建立規范的合作制產權關系,讓合作的理念真正落地。這要求農民入社或現金認購股金或讓渡產品銷售權,以取得社員資格。在生產經營中力求實現農資、技術、標準等的統一。也要求合作社自身增強為農服務特性,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對外追求盈利,對內追求非盈利,才能真正體現合作精神,成為“風險共擔、利益同享”的利益共同體。
另一方面,應建立規范的治理體系,讓農民真正成為合作社的主人。合作社由農民組成,合作社的運營是社員自己的事,不是理事長個人或某個部門說了算。當然,政府部門有責任引導、幫助合作社依法建設和經營。合作社最終要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的分配和監督機制,使入社農戶增強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