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畜拉人扛到智慧農機 阡陌之上的機械化風景
從夏收到秋收田野上的機械化風景
2019年,從夏收到秋收,新京報記者在多地都親眼見證了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與,說機器“完全解放了我國廣大農民的雙手”或許略有夸張,但讓農民普遍從重體力勞動中得以脫身。
5月底的夏收,在河南安陽,記者見證了新時代“麥客”跨區遷徙作業的繁忙場景。當地農民劉奎唐清楚地記得,以前在生產隊的時候,每到夏收,每個人都要手拿鐮刀抓緊時間割麥子,真是不能等,因為一旦過了時候,就要眼看著麥子爛在地里。而在5月24日,劉奎唐指著別家剛剛割完的4畝麥地,“這也就割了一個多小時,要擱以前,4畝地割完起碼得四天”。他算了算自家的17畝麥田,所有農活兒最多安排兩天,麥收工作也就完成了。
麥客們開著聯合收割機跑遍了小半個中國。新京報記者王巍攝
過去,人們把替別人收麥子的勞作者叫“麥客”,當時他們的工具是鐮刀。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推進,手拿鐮刀收割麥子的麥客們漸漸被時代拋下。從鐵鐮刀,到十幾萬元一臺的聯合收割機,效率上有天壤之別,人工割麥在的小麥主產區早已成為歷史。聯合收割機的“機手”,就是這個新時代的“新麥客”。每年5月份,僅在陜西渭南,就有16000名“機手”從家鄉出發前往各地收麥,跑遍小半個中國。
9月的秋收,記者在河北與江蘇再次目睹機械化農田作業的。河北張家口,新京報記者看到,大功率玉米收割機進場,一畝地收100塊錢還能砍價,機器今年居然還有了升級版,不但能把皮去了,連秸稈都直接粉碎處理完畢,地里有農用車接著,當時就被“秸稈經紀人”給拖走處理去了。
有的收割機在處理時因為玉米皮沒有剝干凈,還落了埋怨。地里有村民感嘆,以前在秋收時,進地里都害怕,玉米棒子純手工一個一個掰,太陽又毒,一天下來累得胳膊抬不起來,即便這樣也收不了兩畝地,而現在有收割機,百畝地也變得輕松容易。在江蘇太倉,水稻收割同樣已不算重體力勞動。田間有大型收割機和打包機,稻谷有農用運輸車“接送”,糧食加工中心有烘干機,收割再也不用跟陰雨天賽跑。
實際上,農業生產如今各個種類和“行當”都有機械化身影。在“馬鈴薯之都”烏蘭察布,從種植到收獲全程都是大型農機。在河北保定,花生收割機對當地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在南方,開始有了甘蔗收割機的身影。農藥噴灑,多地如今都出現了無人機植保隊,操控者被稱為“飛手”,一畝地莊稼幾分鐘噴完,的只需10塊錢。依靠現代化的農機裝備,在如今很多村合作社農場乃至大規模家庭農場,幾個人就能完成數百畝農田一年兩季的耕作。
無人機植保隊。受訪者供圖
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化道路
從“靠天吃飯”甚至“刀耕火種”,到“、全程機械化”,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1949至1980年,中央提出了明確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指導方針政策,并在有條件的社、隊成立農機站,支持群眾性農具改革運動。我國農機工業從制造新式農機具起步,從無到有逐步發展。
1981至1995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集體農機站逐步解散,開始允許農民自主購買和經營農機,農民逐步成為投資和經營農業機械的主體。為適應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的重大變革,農機工業開始輪大規模結構調整,重點生產了適合當時農村小規模經營的小型農機具、手扶拖拉機、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農用運輸車等。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具保有量停滯不前,機具配套比失調,田間機械利用率低,農田作業機械化水平提高緩慢。
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農村勞動力開始出現大量轉移趨勢,農村季節性勞力短缺的趨勢不斷顯現。有關部委開始組織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服務,聯合收割機利用率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探索出了解決小農戶生產與農機規模化作業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初步形成。農機工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產品結構調整,率的大中型農機具開始恢復性增長,小型農機具的增幅放緩,聯合收割機異軍突起,一度成為農機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
農業機具的更新換代其實就是我國農業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僅僅從拖拉機從無到有、機型逐步多樣化等,都從一個側面印證著我國農業機械,甚至是整個中國農業的發展變遷。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鄉村振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還是以拖拉機為例,目前,國產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均已研發成功,中國人工智能協會的預計是,到2030年,無人拖拉機將在中國農村普及。對比70年前拖拉機都是“稀罕物”的年代,這70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只能用“巨變”來形容。
農機學人心語:“再苦,我們也要堅持”
中國成為農機大國,無數工人農民與專家學者曾為之默默奉獻,已故農機專家曾德超的一生,可為縮影。
“社稷久經戰火,農民首當其沖,我們學農的,應該馬上回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廣大農民雪中送炭”,這就是農機專家曾德超1948年回國的理由,他隨后成為新中國農業機械和農業工程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農機專家曾德超。受訪者供圖
因為參與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阡陌舞者曾德超傳》作者、中國農業大學青年干部張遠帆有了對曾德超進行了解的機會,除了查閱各種資料,張遠帆還特意實地考察曾德超曾經求學、工作的地方,探訪其子女及同事好友,以便能將曾德超事跡寫的更真實、詳盡。
據張遠帆介紹,曾德超曾留學美國,這也使得他發現了當時中美農業的巨大差異。幼時,曾德超先生的奶奶在天色微亮就會帶他喂家里的兩頭小豬。而到美國求學后,他驚訝地發現一個普通美國農民就能通過自動喂料桶管理500頭豬。這讓曾德超先生意識到,唯有科技才能發展中國農業。不過,在帶來國外先進經驗同時,曾德超更注重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回國后堅持到農村的田間地頭,改良農業機械產品。后來在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前身之一)籌建工作中,曾德超擔任的農業機械化系主任,親自編寫教材參與教學,桃李滿天下。
2005年2月,年過八旬的曾德超院士因心率過低,入院進行心臟起搏器安裝手術。出院后,恰逢中國工程院一個重大咨詢項目立項實施,曾德超多次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張遠帆介紹,“后來據家人回憶,那時候,曾德超老人總是等到晚上家人都睡了,偷偷地去電腦前工作。有時勸阻多了,老人就會發脾氣,賭氣說家人是他工作時的敵人,還把手里的文明杖使勁兒地往地上敲,一邊敲一遍喊‘農業機械化,我有話要說’”。
如今,老人已離去七年,阡陌之上,農機縱橫馳騁,這火熱場面,當如曾德超老人所愿。不過,農機市場大而不強、整體質量待提升、創新研發能力仍然薄弱、部分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等瓶頸均不同程度存在。農業機械化在中國其實仍任重道遠,在很多場合,中國農業大學攻堅農機的師生常會記起曾德超的一句話:“三農問題是一項長遠艱巨的工作,需要真正有本事、有心的人,對最需要幫助的群體做些有益的事,是有意義的、值得的。再苦,我們也要堅持,如果你想為我們這個民族做一點事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