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小麥有了雜交品種 ——京麥9號京津冀聯合示范觀摩會側記
圖為趙昌平在田間查看京麥9號小麥品種長勢。本報記者王澎文/圖
小麥是全種植最廣、適應性最強的糧食作物,幾乎所有文明都和小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樓蘭遺址發現的碳化麥粒,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從古至今,小麥都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芒種時節,天津市寶坻區駱家莊村種植戶張德的麥子已經臨近成熟。來自山東、河北、天津等地的200多位種植大戶和種子經銷商齊聚田間地頭,有的在交流著自家麥子的長勢、探討著今年的收成,有的查看田中麥粒的飽滿程度或拔起一顆麥子查看根系。
天上淅淅瀝瀝下起了雨,卻絲毫沒有影響第二代強優勢雜交小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京麥9號京津冀聯合示范觀摩會的火熱。
適宜輕簡化栽培,鹽堿地上表現更好
農作物的雜種優勢利用,從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到雜交蔬菜不斷發展,在上世紀,更是掀起了一輪農業產業的綠色革命。“但很遺憾,這次農作物雜種優勢利用革命小麥沒在其列,拖了后腿。”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昌平在觀摩現場坦言,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的成功選育和產業化推廣,為糧食產量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一個世紀來,小麥雜種優勢利用一直是一個性難題,各國科學家都沒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直到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為代表的中國科研團隊,基于小麥光溫敏不育系的首次發現,和其不育機制、恢復性與強優勢規律、異交生物學等科學理論的探索與揭示,攻克了育性恢復、制種、優勢組合三大技術瓶頸,創建二系雜交小麥育種體系,這一性難題的解決才迎來曙光。
目前,雜交小麥雖然比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的產業化推廣晚了很多年,但它的潛力卻不容小覷。
趙昌平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以2018年產量數據為例,在經受了晚播至霜降節氣、冬季嚴寒低溫至零下20℃、春季氣溫劇烈波動、全生育期幾乎無有效降雨等各種不利條件的考驗,在采用播種量僅為常規小麥50-70%、全生育期僅灌水1-2次的苛刻種植管理方式下,京津冀京麥9號20個示范區平均畝產仍達到1100斤以上,增產幅度達15-20%。
“氣候、灌溉等條件越苛刻,雜交小麥的表現就越突出,在高產田上是如此,到了鹽堿地上就更加明顯。”趙昌平介紹,“在一些鹽堿地上,雜交小麥甚至能比對照品種增產幅度超過50%。”
據統計,京津冀環渤海區域鹽堿地面積達1000余萬畝之多,因此既要抗鹽堿、又要節水、還要兼顧穩產高收益的小麥綠色種植,是該區域糧食生產突破的關鍵與核心。此次觀摩會上所展示的京麥9號,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培育的第二代強優勢雜交小麥品種,具有突出的大穗和高粒重優勢,產量潛力可達每畝800公斤,尤其在鹽堿、旱作等中低產區具有更加突出的穩產增產抗逆優勢。
在過去的5年里,雜交小麥在津冀大地上扎根發芽,憑借突出的穩產抗逆優勢為京津冀綠色農業發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初步估算,按雜交小麥在京津冀環渤海區域鹽堿地應用300萬畝計算,預計每年可節約灌溉水1.5億立方米,增產小麥約1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