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周寧: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農機裝備工業設計正當時
編者按: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農業機械化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弘揚農機化行業人士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開展了“紀念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動?;顒拥玫搅藦V泛響應,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參與活動。經組委會初步審核,決定遴選部分文章加以刊發,以饗同仁。
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我國農業機械裝備突飛猛進的四十年。2017年與1978年相比,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97245.6萬千瓦,增長8.3倍;拖拉機保有量2317萬臺,增長12倍:聯合收割機保有量190.2萬臺,增長100倍。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達到2500多家,各種農業機械3500多種,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6%。無論是農業機械裝備的品類數量,還是農機裝備生產制造水平,抑或是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能力,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逐步構建起了多元化的農機工業體系,躋身全球農機制造大國。
與此同時,我國的工業設計也伴隨著改革開放蹣跚起步。1977年6月,經機械工業部批準,湖南大學成立“機械造型及制造工藝美術研究室”,并建立了國內最早的人機工程實驗室,并于1987年更名為“工業設計”專業。1979年,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成立,時名為中國工業美術協會。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我國的工業設計不斷發展,為多個行業創造了中國奇跡。家電行業與工業設計的交匯,創造了海爾、美的等的品牌;手機行業與工業設計的融合,締造了小米、華為、VIVO等企業的銷售奇跡;汽車行業與工業設計的聯姻,讓國產汽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互聯網行業與工業設計(交互設計)的結合,打造了我們如今便捷的互聯網新生活;機械行業與工業設計的碰撞,幫助中國裝備實現了從依賴進口到如今三一、中車等企業在范圍內開疆拓土……
然而,農業機械與工業設計的交匯卻遲遲沒有到來,這兩個行業像兩條平行線,在各自的軌道上飛速發展,除了一些零星的碰撞,還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行業性的融合。筆者從2008年開始從事工程機械的產品工業設計工作,2013年開始進入農業機械領域,并為多家農業機械企業提供工業設計創新服務。依筆者之見,當前正是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創新,助推農機裝備“轉型升級”的大好時機。
一、農機行業已具備推進工業設計創新的產業基礎
工業設計在我國許多地方被定位為“科技服務業”,其特點之一就是要依托于行業,服務于行業,并改變行業。缺乏某一行業的支撐,工業設計便是空中樓閣。如前文所述,我國農機行業經過四十年的飛速發展,已經具備了雄厚的產業基礎,也就具備了推進工業設計創新的物質條件。
二、工業設計是農機企業提升品質、打造品牌的內在要求
農機大國并不等同于農機強國。2014年以來,農業機械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尤其是近兩年的農機行業形勢,業內人士普遍的感受是“寒冬”。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大而不強,同質化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歸根結底,還是受制于“品”、“牌”二字。“品”是指產品的質量、可靠性,“牌”是指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品”不良,造成中低端產品“便宜、能用、易壞”的現狀,“牌”缺位,后果就是缺乏高端品牌,同質化程度嚴重。
工業設計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融合工程學和藝術學等學科的系統方法。一方面,工業設計的理念可以引導企業的技術創新始終圍繞著市場和用戶兩個核心要素來進行,真正為了市場需求而創新,為了解決用戶痛點而創新,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和質量;
另一方面,工業設計可以為企業優化產品形象,打造企業具有識別性的品牌特征,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全球農機巨頭約翰迪爾、愛科等等,無一例外都對工業設計極其重視,而國內的福田雷沃、中聯重機等領頭羊企業也都建立了企業工業設計中心??梢?,未來中國的農機企業想要打造的品牌,把工業設計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將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愛科集團推出的IDEAL 9T聯合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