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您好,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  |  官方微信
     手機版

咨詢熱線

18701651688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高峰:衡水:現代化農機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8-12-20 中國農機化協會高峰5710
核心提示:1978年,我哇哇落地。也就是那一年,我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了,歷史巨變就此拉開帷幕。

  編者按: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農業機械化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就和貢獻、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弘揚農機化行業人士不懈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開展了“紀念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動。活動得到了廣泛響應,各界人士積極投稿,參與活動。經組委會初步審核,決定遴選部分文章加以刊發,以饗同仁。

  1978年,我哇哇落地。也就是那一年,我國的改革開放開始了,歷史巨變就此拉開帷幕。

 

  中國農村在安徽鳳陽小崗村大包干的影響下,逐步推行了包產到戶的生產責任制,在此輪政策紅利的影響下,廣大農民發自內心深處生產熱情被徹底釋放出來,迸發出無比巨大的創造能力,農業生產經歷了跨越式的高速發展,然而,這一切都與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和普及息息相關。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麥收時節,爸爸都要帶著我回到老家幫爺爺收麥子。那時天蒙蒙亮就帶著磨好的鐮刀,大壺的涼白開,套上的騾子就來到麥田。家里的大人們一字排開彎腰飛舞著鐮刀,一會兒汗水就浸濕衣背,不時的直起腰來緩解一下酸痛和疲憊。割倒后還要打起捆來,裝上騾子車拉到場院里。

 

  場院是幾天前通過除草、平整、灑水,最后用碌碡軋平的一片空地,平日里不用,就是用來曬麥軋場的。待麥子完全曬干后,再用騾子拉上碌碡一圈圈碾軋,直至麥粒完全脫離,然后將麥秸用叉子挑起來壘成麥秸垛。

 

  這是我們小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在麥秸垛上跳躍、翻滾,就像是現在的孩子在跳蹦蹦床。而大人們將場院上的麥粒和麥殼聚攏在一起,迎著風向用木锨揚上天空,任風將麥殼和雜物吹走。還有一個人帶著草帽用大笤帚不斷掃去麥粒中沒有被風吹走的殼葉,留下的是干凈的麥粒和自食其力的那份踏實。經過軋場、起場、揚場的工序后,還不算完,還要裝入麻袋,時逢晴天倒出來反復暴曬,直至完全干透入倉,收麥季才算結束,前后歷時十天半月。

 

  千百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祖祖輩輩們,年復一年的重復著這近乎原始的耕作方式,用辛勞和堅韌創造了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

 

  但這延續千年的人畜耕作方式在改革開放后被悄然的改變了。

 

  先是小型拖拉機在農村興起。購置拖拉機成為先富裕起來的農戶,也成為財富和實力的象征。在當時很多農村題材的宣傳畫中都有吐著煙圈的拖拉機。在不經意間拉運麥子、轉圈軋場的牲畜被換成了鐵牛。

 

  緊接著割麥子的鐮刀被換成了拖拉機頭前的像一排大剪刀似的割曬機,走過之處,麥子被一片片整齊的放倒。在場院中也添了一個吞吐麥子的叫脫粒機的大家伙。人們把麥子從輸送臺上推進去,在機器的那頭樂呵呵的拿著麻袋接著麥粒。開足馬力一畝地的麥子不到一小時就脫粒完畢了。這樣的速度已經讓當時的人們欣喜不已,家家戶戶排隊等待著能早點用上這為數不多的脫粒機。

 

  當人們還幸福的沉浸在這兩種機器給帶來的省力、省時喜悅中的時候,更大的驚喜讓人們有些措手不及。飛速發展的科技把這兩種機器融合在一起,還加上了自走的平臺,收割到脫粒從麥田里一氣呵成。小麥聯合收割機閃亮登場了,成為時代的寵兒,注定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征程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時衡水的小麥聯合收割機非常少,每年麥收季農機部門都要從河南等地調入大量的聯合收割機來支援衡水的小麥收獲。這一現象不光衡水有,小麥主產區的省份都面臨者機少田多這樣的難題。

 

  于是跨區作業這種獨特小麥收獲方式應運而生。跨區作業這種方式整合了機收資源,彌補了區域機具不足,巧妙利用地域氣候差異。南起安徽、河南經河北北上東北、內蒙古,歷經兩月左右麥收機具大遷移,成為中國獨有,首創的麥收方式,同時也催生了“機收麥客”這一職業。他們在廣闊的麥田中馳騁,譜寫著豐收交響曲。

 

  有了聯合收割機和鐵麥客,使得臉朝黃土背朝天,揮鐮割麥徹底成為歷史。人們再也不用在麥田和場院之間奔波了,在田間地頭就收粒入袋了。更有甚者,收獲的麥子在田間直接讓面粉廠拉走,將以前十天半月的麥收季極大縮短為半天甚至幾小時內結束戰斗。進城的不用返鄉了,打工的不用請假啦,最讓孩子們意想不到的是小麥聯合收割機居然導致實行多年的“麥假”被取消了.......

 

  回想當年,聯合收割機初興乍起,人們為了找到一臺聯合收割機為自己家收割麥子,全然不顧到公路上去攔截。甚至不惜與鄉鄰起口角,就是因為數量稀少,供不應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小麥聯合收割機迅猛發展,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割幅越來越寬、功能越來越強、且保有量一路猛增。到2018年,衡水市的保有量已經達到1.1萬臺,平均近400畝就擁有1臺聯合收割機,小麥的機收率在2011年就達到了。

 

  今天,我們從小麥收割方式演變這個微小的側面,去感受時代變遷的脈動、衡水農業發展的律動,衡水農業裝備大發展的躍動。

 

  40年來,衡水農業穩步發展的進程一直沒有停歇。特別是近年來,糧食產量一直都在370萬噸以上,人均糧食產量多年來一直位居全省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03至2013,夏糧生產還實現“十連增”。

 

  這里除政策、科技因素之外,背后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農業機械化重要的助推作用。

 

  農業機械作為現代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物質裝備,在購機補貼惠農政策的帶動下得到高速發展。到2017年,全市農機裝備總動力已經達到793萬千瓦,拖拉機21萬余臺,小麥聯合收割機1.1萬臺,玉米收割機10468臺。

 

  農業機械的大量應用,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讓農民能夠更加從容地掌控農業生產的進程,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當前全市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已經達到87%。小麥、玉米從播種到收獲的各個生產環節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棉花、油料除收獲外其它生產環節也實現了機械化。在2018年三夏,全市就有22萬余臺(套)各類農機具參加麥收會戰。在廣闊的田野上遍布奔馳的各型農業機械,“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迎面撲來。耕牛騾馬已無蹤影,聽到的都是機器的轟鳴,看到的是農機的奔忙、谷物的流淌和笑容的蕩漾。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過去的40年,我市農業發展成就是輝煌的,取得的經驗也彌足珍貴。經過40年改革開放養分的厚植與滋養,衡水農業有了更加深厚的發展底蘊,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新時代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更多更美的期盼,是我們衡水農機人為之奮斗的光榮使命。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農機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農機資訊
點擊排行